上半年,全市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及时调度,精准发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向好,并呈现出四大特点。
特点一:经济运行稳中趋优
上半年,全市多数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好于去年。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速持续回升,1至6月,全市经济总量(GDP)为778.49亿元,同比增长8.2%,比全省高0.4个百分点,排全省第7位,比去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排全省第3位,为近年来同期最好成绩。工业用电量1至6月累计增长16.9%;大中型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60.05亿元,同比增长8.9%,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6个百分点;新增“四上”单位76家,占全省总量的11.96%,排第3位,其中,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家,排全省第2位;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1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全省第5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排全省第5位,实际利用内资排全省第5位,实际利用外资排全省第6位。1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以上8项高于全省,只有3项低于全省,分别是:固定资产投资排全省第9位,主要原因是大幅压减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财政收入排全省第11位,主要原因是大幅压减非税占比;进出口总额排全省第7位,主要原因是进口大幅萎缩。应该说,在化解政府性任务、大幅压减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经济质量正在提升,上半年,财政全口径税收收入增长15.2%,比去年同期高6.1个百分点,比财政收入增速高12.8个百分点。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增长14.4%,非税收入下降25.7%,税占比达到60.8%,收入质量大幅提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特点二:实体产业开始上行
近年来全市狠抓产业建设,开始奏效。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16.9%,比固定资产投资高9.6个百分点。三一湖汽、连泰鞋业、阳光发品、宝庆煤电等45家较大企业的总产值增速均超过20%。湘商产业园(135创新创业园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1亿元,为年计划的67%,新建标准厂房11.8万平方米,竣工27.3万平方米,投产46.94万平方米;新增签约企业50家,新增入驻企业93家,新增投产企业95家,为年计划的95%,实现产值56.38亿元,税收2.26亿元。
在全省26个重点园区10项主要指标排名中,邵东经开区有3项指标排名靠前,分别是: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排全省第2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家,排全省第2位;实现进出口总额16.37亿元,排全省第7位。邵阳经开区完成技工贸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4.5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总税收13.1亿元。
新兴产业加快成型,全市纳入省“5个100”工程项目11个,其中6个“省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5.89亿元,为年计划的49.66%;3个“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完成投资1.38亿元,为年计划的43.18%;2个“省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完成投资0.42亿元,为年计划的70%。彩虹特种玻璃制造项目预计10月份点火投产,家用厨电智能制造项目年内也将正式投产,桑德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生产线项目部分建成投产。
(下转3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