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湘西婚俗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汪祖雅

嫁歌就是在男女订亲以后,历经一年以上或者三年半载相处相知成熟了,双方家长和族亲们十分重视,而办三天的婚嫁大事。

完婚是男女双方的终身大事,之前要经过媒人的提婚,媒人第一次上门,即便女方认可,也都会推却。养儿养女,都不是一碗米养大的,也不是买卖的人情。要把人家的女儿说走,绝对没有那么容易。男方要看上人家的女子,一般都要走过三媒六证的程序之道,女方才会经方方面面了解之后,女儿与家长协商一致了,才开答应之口。

现在即便是自由恋爱,在农村也要走媒人的程序,给女方的家长,说明儿女的情况,一起商讨相关的事宜。女方的父母和家族答应了,媒人就指导男孩给女方的父母磕三个头作六个揖,有爷爷奶奶,都要行感恩之礼。然后媒人宣布放鞭子或者礼炮,这是一种地方上的风俗。

再选择一个合适的日子,还要由男方对女方的列祖列宗进行一个简单的祭祀,就是在女方的堂屋,由媒人引导男方点香行礼,这一项叫做插香。也有把插香和另一个项目叫认亲的活动同时进行,就是男方带些礼品和食物去女方办聚餐,宴请长辈六亲。双方家族,就在儿女情缘上,理一理辈分,分清一下相互的称呼。

走了这个程序,男方就要提接亲了,也叫做“取八字”,在红纸做的包封上,填上男女双方出生的年月日时,男方在家由长者填上,送到女方后,由女方的长者填上。男方会请很多的人帮忙,给女方送礼,比如衣服鞋子首饰等等,以及各样的礼品和钱都要在这天送达,女方主要的亲戚、家族,都有一份礼品。具体在哪一天成亲,这个时候就要定下来了。有的男方,还会在“取八字”的队伍前,叫人拿一个牌子,红纸黑字地写着四个字:恭送佳期!

在婚礼之日即将到来的前几个月,男方又要送一次礼钱和礼物,那就是女方要办嫁妆,男方也出多数的一份钱,当着亲戚朋友的面,商量具体办些什么。这就开始了走近结婚的程序。婚嫁的活动男女双方各有三天时间,女方早一天,男方后一天,女方被接到男方后是整个婚礼的高潮。

第一天,女方请人帮忙,主要就是忙酒席事务,男方也会请人送来一些酒席所需,叫做圆礼。第二天男方会请“八仙”,也就是乐队,有的是打围鼓的队伍,有的是吹唢呐的队伍,现在流行新式的乐队,土话叫做洋鼓洋号乐队,在媒人和主礼人的领导下,带着一大群帮忙的队伍,喜喜庆庆地开拔到女方去,叫做发轿。过去接亲,是用轿子抬新娘的。后来改为走路了,现在流行轿车。有些人家为了慎重起见又复古,用花轿把新娘子抬来。第三天在女方叫出闺,在男方叫拜堂。以前女方要摆开架势,亲人朋友都来和闺女在闺房里哭一场,交代一番,叫做哭嫁。现在有所省略,但是女子出嫁,即是一场女方的离别,流眼泪在所难免。父女母女姐妹往往忍不住抱头痛哭一回。

真正的发轿,是乐队在女方演奏三遍。第一遍提醒女方做好准备,要走了。第二遍是给女方一些时间,第三遍是时间到了。新娘子由哥哥从闺房里背出来,在堂屋里对祖先的神龛行礼,对长辈拜別。再由哥哥背一段路程,在有人之路的地方,惜别妹妹随着乐队去了。闺女走了,嫁妆走了,女方也会有六个亲人跟着去送亲,给新娘子到男方去压惊。

新娘子来了,男方由喊礼的人主持婚礼,拜祖先,拜高堂,夫妻对拜。鸣炮(点鞭炮、礼炮)奏乐。男方还有一件大事,就是设宴,盛情款待送亲来的男女,分两桌,在堂屋里开餐,进行厚道、仁义的礼尚往来,相互敬重。然后宾客才能入席就餐。新郎新娘,这时候由长辈带着,给每一位在坐就餐的长者(包含辈分大,年龄小的人),送煮好的鸡蛋和花生、糖果、瓜子,用碗端着送到手上,同时理清称呼。长辈会给碗里放多少不一的钱,表示祝福和祝贺。小辈的人就发两根礼貌的烟。

婚礼最后一道程序,就是闺女回门。吃了饭之后,送亲的人,由一个代表发言。当着众多亲朋好友的面,对新郎新娘,交代成家立业以后,如何持家,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与周围邻居处理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基本内容就是这些,至于言辞如何是否使人叫好,这就要一种水平了。然后新娘子带着新郎跟随送亲的人回到娘家去,由于时间紧张,往往只有一餐饭的功夫,就跟丈夫回去了。

当然这次回去,一家人变成了两家人,两家人又成了一家人。再由女方的两个长者送闺女去男方。

这就是一个婚俗理想的圆满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