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无私奉献收获感动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本报记者

吴宜芝

欧阳仕君

通讯员

这是吉首市区里一家普通的宾馆。

玻璃大门的感应器已经关闭,门上贴着“无关人员

禁止出入”的贴纸。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大厅里面拉着隔离带,两名“全副武装”的医务人员端坐在一张桌子后面。门外的两侧,一边坐着身着制服的警察,一边坐着戴口罩着便装的志愿者。

在数日前,这家宾馆已改做了临时隔离点,里面有91个隔离人员。

服务这91位隔离人员的,除了专业的医务人员,还有来自太平镇政府的16名志愿者,他们在这个隔离点演绎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张楚涵:在隔离点入职

8月2日,是23岁的张楚涵作为选调生正式上班的第一天。按照程序,他将首先去太平镇政府报到,然后按照分工开展工作。

然而在前一天晚上,太平镇党委通知他,第二天直接到隔离点报到。

“还没进太平镇政府的大门就上了抗疫战场。”张楚涵说,刚来隔离点时很懵,有激动,也有害怕,但这不妨碍他认为“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肩上就有了责任。”

张楚涵的值班时间是每天零点到早上9时,工作任务包括执勤、为隔离人员配送早餐、了解隔离人员诉求等。每天早上交班前,他会将91份早餐推上小推车,按照隔离点房号及用餐情况表进行配送。

值班时,张楚涵习惯随身携带笔和小本子,便于随时记牢隔离人员的诉求。短短几天,那本小本子记录了好几页,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房间号及需要。每份完成后,他会在后面重重地打钩。

由于经常穿脱防护服,张楚涵穿一件防护服的时候,由最初的10来分钟,到现在只需3至5分钟。“夏天多汗,佩戴防护手套要慢一点,不然容易扯破,脱防护服的时候一定要用内侧包裹外侧……”张楚涵常跟抗疫“战友”总结经验。他笑着说,几天下来,工作的点滴和收获令自己成长。

“这是最难忘、最生动的入职培训,也是最珍贵的入职礼。”战“疫”的日子,张楚涵逐渐完成角色跨越,从需要保护的学生,到在工作岗位上守护他人的人。

陈亮:电话两头传递的更多是感动

8月2日凌晨,在家准备睡觉的陈亮,收到了同事发来的信息:“请马上赶到疾控中心会合!”陈亮内心一紧,来不及多思考,便答应了下来。同事说:“你辛苦了!”陈亮回复:“人民子弟兵!”

一路忐忑地来到疾控中心后,陈亮才知道他将被派往隔离点酒店执勤。他是退伍军人,面对安排没有片刻犹豫,随时准备出征。

到隔离点后,为方便及时了解隔离人员的需求,陈亮主动要求担任联络员,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张贴在每个房间门口。

要看电视、要肠胃药、要买生活必需品……陈亮每天都会接到隔离人员的各类需求。他的生活也因此安排得满满当当。“最晚的一次是凌晨两三点,有一位隔离者打电话来说没空调太热了,我跟他解释不开空调是为了避免密闭空间中的交叉感染,沟通了很久。”

偶尔有隔离人员在电话里抱怨,甚至言辞过激,陈亮总是一边耐心宽慰,一边自我消化。“我能理解他们的感受,封闭的环境、长期的独处、可能感染的压力,都会给他们带来紧张感。”

但电话两头传递的更多是感动。“和隔离人员通话快结束时,我都会送上祝福,或为他们加油鼓劲,或和他们开开玩笑。”陈亮说,隔离人员的感谢和鼓励也让他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

值班之余,站在酒店外,抬头望隔离楼,陈亮说,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这栋楼搬空,那就说明战“疫”胜利了,这栋楼完成了使命,大家的辛苦也值得了。

覃海清:在门口收到隔离人员的感谢纸条

几天前,覃海清将年幼的孩子送往太平镇排吼村请父母照看,因为他和妻子都太忙了。

覃海清的妻子张元元是吉首市峒河卫生院的一名医生,疫情发生后,除了日常的医务工作外,还要负责重点小区的消杀,一天工作10余个小时。

当然,覃海清也不例外。他的值班时间段为下午4时到次日凌晨,在隔离点酒店为隔离人员配送晚餐,收拾餐盒垃圾,还担负为公共区域消毒的职责。

“隔离点有严格要求,不能跟隔离人员有直接接触,通常在房门口放一个凳子,把餐盒放在门口凳子上,然后敲门,三四分钟后隔离人员就会把餐取走。”覃海清说,光配送餐食就需要2个小时左右。

刚来时,覃海清晚上在床上一躺就感觉浑身酸痛,穿上防护服行动也不太方便。因温度较高,防护服穿上10分钟就会大量出汗,“长时间的密不透风使得贴身衣物湿透了,随手一拧都能挤出汗水来。”

“但看到大家相互信任,像一个大家庭,再辛苦也值得。”覃海清说,微信群是大家交流最多的地方,隔离人员会在群里讨论电视剧,猜测下顿饭菜搭配,十分热闹。

在配送晚餐时,覃海清也经常收到特别“礼物”——一张放在门口的感谢纸条亦或者隔着门板的“谢谢”,“像充了电似的,一整天都高兴。”

夜深了,隔离人员入睡了,覃海清还在坚守岗位。什么时候才能脱下防护服下战场?他觉得,有那么多和他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战友,这一天,不远了!

16名志愿者,各有各的故事:

得知隔离点需要志愿者,志愿者曾德洁主动请缨:“我是学公共卫生的,我想发挥点作用。”

原准备一周后结婚的志愿者高翼,婚事延期,第一个到隔离点报到。

志愿者吴顺旺的妻子是古丈县公安局民警,两个人都在抗疫一线,只好把孩子送到乡下父母家。

……

16名志愿者,其实只有一个初衷:让云开“疫”散的日子,早一点来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