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爱心浇灌静待花开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彭春芳

“班主任工作就像养花一样,需要用爱心,然后静待花开。”保靖县野竹坪小学一年级(1)班教室,班主任陈元怡一边侍弄花草,一边感慨。

班上的艳艳是一朵迟开的小花。艳艳全身上下总是脏兮兮,从来都是独来独往,不愿意与别人交流,也不做作业,成绩一直掉在班级的尾巴上。艳艳成了陈元怡办公室的常客,一遍遍说教、引导,甚至批评都没用,这令陈元怡十分头疼。

为了深入了解艳艳情况,陈元怡进行了家访。原来艳艳家是靠政府救助生活,她不仅要干农活,做家务,还要照顾行动不便的爷爷。尤其看到艳艳的手长满了冻疮,陈元怡既自责又心疼。

自那以后,陈元怡对艳艳特别关照,衣服脏了,陈元怡带她去自己家洗衣服;头发长虱子了,陈元怡给她洗头、剪头发;冬天给她买护手霜,为她捂手;课余带她到自己家里包饺子、做汤圆。渐渐地,艳艳变了,作业整洁了,上课开始举手回答问题了,她还主动承担班上的卫生工作,自觉参加班级活动。期末,当她从陈元怡手中接过“进步之星”的奖状时,脸上露出了花儿般的灿烂笑容。

“谢谢你,陈老师。”一天,陈元怡在办公桌上发现一封信。看着艳艳工工整整的笔迹,陈元怡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

其实,陈元怡曾经是一个整天板着一张脸的“严师”。

“严师出高徒”,这是老师曾叮嘱过陈元怡的一句话。刚开始走上讲台时,学生哪里没做好,陈元怡就是一顿批评。这样,陈元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学生有很多事也不爱告诉陈元怡。

直到有一次,陈元怡收到班长写的一张纸条:“陈老师,你能和我们一起跳长绳吗?”陈元怡爽快地答应了。那天,在操场上,陈元怡也玩得像个孩子。晚自习下课后,陈元怡收到一封匿名信:“陈老师,虽然你跳绳技术有待提高,但今天你的笑容很美,我们喜欢这样的你。”看着那封信,陈元怡心情异常复杂,她开始反思自己,只有“严”才是爱吗?

从那以后,陈元怡决定改变自己。每天,她都坚持微笑着面对学生,试着挖掘他们的优点。只要学生有一点小小的进步,陈元怡就立刻表扬他们;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陈元怡不再一味批评教育,而是第一时间关心他们哪里受伤了,和他们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遇到困难,陈元怡首先询问学生,老师可以提供什么帮助。这样,陈元怡很快走进学生的心里,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收获了许多迷弟迷妹。

“陈老师,你变啦,有点不像我们老师,倒像是我们的朋友啦。”一天,学生们笑着说。

听到这句话,陈元怡的心里特别开心。“我要永远做你们的大朋友。”陈元怡暗暗叮嘱自己。

开学时,陈元怡在网上买了花盆和种子,带着学生一起去山上挖泥土种花,学生们高兴坏了,一个个认认真真地播种,一丝不苟地浇水,花儿冒出一点嫩苗,他们就高兴地跑过来跟陈元怡炫耀。课间,也要跑去看小苗长高了没有,还抱着花盆给小苗晒太阳,小心呵护,生怕别人伤害它们。

“我要带我们的小苗苗去晒太阳咯!”课间,看到孩子们一本正经地抱着花盆去晒太阳,陈元怡有些忍俊不禁。

看到学生们认真投入的样子,陈元怡特别欣慰。“真诚、善良、还有点冒傻气,这是难得的童真。孩子们的成长是多方面的,我要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陈元怡说。

于是,陈元怡策划了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童年生活。在“护蛋计划”中,学生们体会了做母亲的不容易;在“大胃王比拼”中,学生们学会了珍惜粮食;在包粽子,包汤圆,包饺子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美食背后文化的力量……

另外,每周一次的班会课,也是学生们最期待的。每次班会课的主题,陈元怡都让学生自己去定,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最疑惑的话题,都可以成为班会课的主题。在一次次快乐的“聊天”中,陈元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正因为班主任这份工作,让我懂得了‘守望’的含义,明白了怎样去做一位合格的‘园丁’。在乡村教育这片园地里,我会一直用爱心浇灌,耐心等待每一朵花儿开放。”陈元怡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