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薇:是园长,更是妈妈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本报记者

同事们称呼她“薇园”,孩子们唤她为“薇妈”。她,就是州慈爱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张薇。

这些年,她倾情关注园里的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收获满满赞誉,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

初见张薇,很难把这么一位柔弱的女子和慈爱园的创建联系在一起。谁也想不到,她那1米5几小小的身躯竟能迸发出那么大的能量。

由于历史原因,全州两千多名孤儿,大部分散居在偏远的山寨,基本生活、教育、医疗等条件堪忧。2015年8月,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下,经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努力,由州慈善总会牵头,组建了州慈爱园。拥有伦理学硕士学位和社会工作师职称的张薇成为组织心目中的合适人选,年过不惑之年的她成为该园第一任园长,肩负起创办救孤成才示范园的光荣使命。

万事开头难。建园之初,张薇身兼数职,带领慈爱园的员工们没日没夜地干,越到晚上越忙,越到周末越忙,3个月没出过园子。一到晚上,空旷的荒地里风“呜呜”地叫,由于害怕,她干脆叫上儿子和她一起住进了慈爱园;对新聘员工,张薇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多年从事民政工作的经验,亲自为他们进行岗前培训;临近入园,张薇和员工们又马不停蹄地不断修改、装扮、布置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区域,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家。

同年8月20日,来自我州8县市的166名健康学龄孤儿,在监护人的陪同下来到慈爱园,正式入住他们的新家。州慈爱园也成为湘西州首个探索孤儿集中养育的慈爱机构。

家有了,但是怎么当好这么多孩子的家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些孤儿由于遭受过失去至亲的打击,缺失完整的家庭教育,心理普遍较自卑、胆怯、敏感。慈爱园每个孩子监护人的家里,张薇都到过,有的还不止一两次。张薇每天都会走到孩子们的房间,挨个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在园的生活感受。

为了让孩子们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张薇经常奔走于吉首市第八小学、吉首市第四中学、州民族中学、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四所学校之间,和每个学校的负责人落实每个孩子的转学、插班等问题。

孩子们进校了,张薇作为家长的责任就更大了。“我们是家长,学校一喊就得去,去了还得赔笑脸。”对于孩子们在学校的各种状况,张薇不厌其烦,把这群特别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讲究策略,想办法去沟通,不去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张薇对孩子们真心的投入,母爱般的关怀,孩子们越来越阳光、充满朝气。很快,全园的孩子都喜欢上了这位长发及腰、梨涡浅笑的园长,孩子们都亲热地喊她“薇妈”。

刚刚过去的5月9日母亲节这天,张薇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薇妈,祝您母亲节快乐!”一大早,女儿杨自蓉就给张薇发来了问候。2015年,16岁的杨自蓉和13岁的弟弟是慈爱园第一批入园的。在张薇的影响下,2017年杨自蓉选择了长沙民政学院的殡葬专业。2020年7月毕业后,杨自蓉考入祁东县殡仪馆事业编,成为州慈爱园走出的第一个国家干部。如今杨自蓉的弟弟也考上了衡阳医学院的特岗生,姐弟俩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生活也越来越好。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是薇妈您给了我人生最大的转变,让我知道什么是跨越血缘的爱。因为有您的帮助和鼓励,我才能够健康茁壮成长。张薇女士,能和您成为家人真是太好了。”这是在部队当士官的儿子贾胜友在母亲节写给张薇的书信里的一段话。

贾胜友是个苦命的孩子,但他又是幸运的。贾胜友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随即改嫁,留下他和爷爷奶奶生活。慢慢长大后的他,对母亲这个称呼是陌生的,也是排斥的,是张薇慢慢地打开了他的心结,让他理解了母亲的苦衷,并感谢母亲给予他生命。

其实对于张薇来说,每天都在过母亲节。她说,当好妈妈,是她一辈子的事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