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负光阴不负君书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宋耀邦

一个爱好写作的人,如果没有出过一本书来为自己的人生做个总结,会感到有些美中不足。

7月的某一天,好友石天元打来电话,对我说:“我出书了,送你一本!”当时,我还在北京学习,接到这个电话,天元激动的样子仿若眼前。

我也为天元出书感到高兴。我与石天元之间,总是略去姓氏,直呼其名。天元和我一样爱好文学,也和我一样是个渐老之人;故酝酿出书是既有的心愿。出书对于我辈尽管是做亏本的生意,但我们乐此不疲。因为这是一个人思想劳动的成果,一个写作人一生的总结。相信任何人都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天元先出书了,他又跑在了我的前头。

天元这个人,像一头吃苦耐劳的黄牛,外表明明白白书写着他的厚道耿实。他的脑袋虽然算不上完全秃顶,但稀疏花白的头发掩饰不住岁月的无情;宽阔饱满的前额仿佛老是在放光;长如小品大师赵本山自诩的

“正宗猪腰子脸”,憨厚谦和,每次看见都在荡漾着笑纹。他的眼睛透露出睿智和诚信的光芒;厚厚的大嘴唇,流淌出夹着浓重苗音、又极富乡土气息的铿锵而恳切的语言。

天元做过农民,当过乡村代课教师,乡镇文化站辅导员。对于写作,他属于“草台班子”里出的名角。天元的散文我看过一些。他是以写新闻报道走上创作之路的。所以,天元的散文,带有很多“新闻报道”的影子。他笔下描写的内容,新鲜,真实,靠谱,文章不矫情、不做着、不歪曲、不虚夸。

从北京一回来,我便急忙问天元去要书。他将书送给我,并用蓝色水笔写下赠言。这是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散文集,用其中一篇《山路弯弯山路长》作为这本集子的书名。天元在这本散文中描写的对象,主要以苗乡的事物为最多。天元对事物的观察有其独特的审美视角,能于平淡无奇中发现清新而浓厚的主题。天元在花垣虽然被称为“名记”,但他写散文好像更得心应手。团结报社副刊编辑石健老师说:散文是最能看出作者性格的一种文体。我深有同感。在天元的散文中,他通过新闻报道中不允许出现的艺术想象,使自己熟悉的生活画面,幻化成传情寓意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

读天元的散文,就像在读天元本人。天元的散文,是从苗乡岩头缝隙间长出的山里包谷,生长时虽然风雨艰苦,却茂盛挺拔,结出的包谷籽金黄喷香;天元的散文,是奔泻在苗寨山谷沟壑里清清的山泉水,泉水鳞光闪闪,在五颜六色的鹅卵石上穿梭;天元的散文,是漫山遍野风姿绰约瘦瘦弱弱的金银花,它们顺手插一枝就能长芽、牵藤、开花、香气四溢,还能避暑解凉当茶喝;天元的散文,是油菜花,无数的蜜蜂在其间一边翩翩起舞、一边采蜜;天元的散文,是老家那口钟,是青石岩间悠悠情,是山里的女人们,是父辈们的天地情结,是家乡的老古树……

犹如花垣苗山弯弯的长长的山路,天元的散文崎岖而坎坷,一路走来,清幽而干净,在文艺园地中若隐若现、迤迤逦逦。

我问过天元出书的经过,他说将自己多年发表的书稿收集起来,联系了出版社自费出版,自己销售。想到自己写书,自己花钱出版,我立即联想到在农贸市场卖青菜萝卜白菜的农民大叔大妈们,大家都活得很不容易。

将自己的菜蔬拿到市场去卖,没准还可以卖个好价钱。而书呢,如果像菜农们一样去市场吆喝着兜售,会引来观众怎样的眼光呢?

想到包销,我为天元发愁,便要扫码付款给天元。他连忙阻止,还多送了我几本,让我发给我单位爱看书的人。在天元的眼里,钱好像不算什么事,其实他是看重了我们之间的一份沉甸甸的友情。

说实话,我曾经讨厌过出书。因为现在阿猫阿狗都能够出书了,垃圾满天飞,作者还自命不凡,认为自己赛过了莎士比亚和莫言。天元出书后,又鼓起了我出书的勇气。因为自己出书自己收藏,留着纪念,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到时候我也会对天元打电话:我出书了,送你一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