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是指对新入厂职工开展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1、入厂教育是指新入厂职工在被分配到车间或工作岗位之前必须进行的初步的安全教育,主要是了解本企业安全生产概况和企业内的特殊危险源,以及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等。
2、车间教育是指车间对新入厂职工进行的车间安全教育,主要是了解车间的规章制度和车间内的危险区、典型案例等。
3、班组教育是指班组长对新入厂职工在上岗前进行的安全教育,主要是了解本工段或生产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保管等。
二、什么叫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为什么从事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必须接受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担负着特殊任务,所承担的风险较大,一旦发生事故,便会给企业生产、职工生命安全造成较大损失。因此,从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安全操作技术训练,并经严格的考试,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或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书者,方可上岗工作。
三、做好工伤预防,要注意避免出现哪些不安全心理?
根据大量的工伤事故案例分析,导致从业人员发生职业伤害最常见的不安全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我表现心理——“虽然我进厂时间短,但我年轻、聪明,干着活儿不在话下……”
2、经验心理——“多少年一直是这样干的,干了多少遍了,能有什么问题……”
3、侥幸心理——“完全照操作规程做太麻烦了,变通一下也不一定会出事吧……”
4、从众心理——“他们都没戴安全帽,我也不戴了……”
5、逆反心理——“凭什么听班长的呀,今儿我就这么干,我就不信会出事……”
6、反常心理——“早上孩子肚子疼,自己去了医院,也不知道是什么病,真担心……”
四、什么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职工的安全生产职责有哪些?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的基本制度,是依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对企业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明确规定在安全生产中应负的责任,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
职工的安全生产职责主要包括:
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必须交接安全情况。
3、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发生事故要正确处理,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报告,并保护现场,做好详细记录。
4、按时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5、正确操作,精心维护设备,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6、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7、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
8、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
五、什么是“三不伤害”、“三违”、“四不放过”?
“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开展“三不伤害”活动的核心和目的就是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做到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所以,必须杜绝“三违”以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
一旦发生事故,对事故的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