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青夹竹桃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黄海龙

眼前,青翠的夹竹桃一丛丛,阳光垂落如水;跑道边水泥缝里,野草悄悄地绿茵一片;操场边的竹竿上面,一只红蜻蜓静静地停在上面……

这个季节,我走进曾经的校园。周围很静,静得让我感到有点陌生,有点惆怅和寂寞,我渴望遇见一张熟悉的脸孔,和他相逢在青青的夹竹桃边,说起曾经,说起那时的我们。

那时,这里多么闹热,一幅幅青春的剪影晃动在校园里、在树荫下。校园里有许多夹竹桃,在教室旁边、图书馆旁边、宿舍楼旁边,还有许多高大的槐树、玉兰树,校园一片绿荫。也许是从那时起,在我眼里,夹竹桃就成了青青校园的代名词。

校园的前面是一块大大的操场,操场旁边是办公楼、宿舍楼、食堂,宿舍楼的后面是图书馆,图书馆之后是教学楼、实验室;校园的边上有一片试验田。阅览室里,留下了我们课余读书的身影;操场上,留下了你追我逐的欢笑;试验田里,留下了我们相互比拼的汗水……我们就生活在这里,一晃就是四年。

早春三月,气温依然还很低,寝室几个室友相约着去学校后山的一处深潭洗澡,冷得我们牙齿相嗑、浑身抖动,两个腿儿不停地打颤,我们依然没心没肺地笑着。冷不防,香皂从打抖的手里脱落而出,悠悠地滑入了潭水的深处,我们的嘴巴圆成了一个个“O”型。忽而,潭水四溅,那位滑落香皂的同学被我们推入了潭中……

有一段时间,我们又迷上了足球。那时,学校没有足球场,我们就从山上砍来几根树枝,插在草坪上当球门,没有足球就把篮球当足球,十来号人追着跑着,玩得像模像样、大汗淋漓。旁边,竟然也围观着一群男生和女生。每进一个球,竟能引来女生的尖叫;每进一个球,进球的人必会学那些足球明星“挽弓射月”、“机枪扫射”之类的庆祝动作。那个得意劲儿,我至今还记得。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室友们又学着喝酒了呢。我们常去的那个地方,是学校田边一处小馆子,我们叫它“田家餐馆”。我在那里第一次喝了白酒,喝第一口酒的时候,被那股辛辣味儿呛得眼泪差点流了下来。在室友们哈哈的笑声里,我羞得满脸通红,只差没个地缝钻下去。我偷眼看他们,其实也比我强不到哪里去。这就是成长、是青春。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爱悄悄往自己的蚊帐里贴陈慧娴、张曼玉的照片;从生活费里挤出钱来,买来一台小小的单放机,然后往耳朵里塞进一个耳麦,自顾自地听着、唱着,什么《谁的眼泪在飞》《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黄昏的校园里,谁在林荫道的深处弹着吉他,把头发甩得和晚霞一样缠绵……大头照、单放机、吉他,有点悲伤的音乐就那么飘起,那么简单地、痴痴地、眼眸明亮地怀想着梦中的爱情。那种纯纯的心态,现在想来该是多么的美好。

我们在学校旁边的试验田里插秧、栽油菜、种包谷,我们做着水稻施肥的方差实验,我们做着油菜、包谷的授粉试验。当我们看到在自己亲手浇灌下,那一田黄澄澄的稻谷随风翻滚,那一片青幽幽的包谷娉婷起舞,那一层沉甸甸的油菜荚密实晃眼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在心里涌动,让我们忘记了挑粪、灌水的辛劳,心里就格外的自豪、舒坦。

那个春天,我们班倡议开展“义务助农月”社会实践活动,开始筹划的时候,班长担心报名参加的人不会多,想不到竟然十分火爆,班上参加的有二十多人。那一个月,我们不再像平日那样懒散,而是每天早早地起床,然后跑步去附近的农村,帮助那里的农人浸种催芽。当我们看到种谷破胸露白的时候,看到芽谷像胖娃娃一样白嫩嫩的时候,看到农人把它们撒入稻田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就像喝了蜜糖一样甜,全忘了一月来早起的辛劳。在我的记忆里,那个春天的阳光是如此的洁白而温暖。

我们在晨风习习的教室里书声琅琅,沉浸在唐诗宋词的意韵里;我们也曾把书本立起来,眼睛却迷糊在书本后面。我们捡到一把钥匙时,去那块大家必经的黑板上写一则遗失启事;我们也曾因为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败,把啤酒瓶砸碎在寝室后面的坪场上。我们认真做听课笔记;也曾去市场上买来枞菌,企图把那次食用菌实习蒙混过关。高兴的时候,把书本呼啦啦地抛向半空;忧愁的时候,盯着池塘里那片荷叶上的蜻蜓发呆;烦恼的时候,把自己的头发抓得怪模怪样;痛苦的时候,让自己的眼泪和着夜色在那棵树下尽情地流………青春就是这样,简单而透明,率性而热情,尽情释放,摇摇晃晃。

我至今还记得班上一位同学,单单薄薄、瘦弱文静,戴着一副眼镜,给我的感觉是非常聪明而灵透,整个就像一个玻璃人一样。我们一起去后山深潭洗过澡,在阅览室里看书,躺在冬天向阳的草地上看天,一起逛过街。记得一次,我们一起外出实习,路过一块新开挖的菜地时,他问:“谁知道这块地里种的是什么吗?”我们一个个摇头:“这个,鬼知道。”还有的说:“除非附近有农民可以问。”他狡黠地一笑:“我知道。”“真的吗?”大家瞪大眼睛看着他。他弯下腰,在菜地边四处寻找,他说:“这菜地种的是芫荽和芹菜。”我们都不太相信。走过去不多远,碰到一位本村的农民,我们就问:“那块地里种的是什么菜呢?”那位老人说的果然和我的同学说的一样,大家都很惊讶。我悄悄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注意到没有,那地边丢得有芫荽、芹菜的种子标签袋呢?”我由衷地佩服他的聪敏和精细。

夹竹桃花又开了,毕业季节转眼就到。那天,我和他站在那丛茂盛的夹竹桃前面说,毕业后我俩要多联系、多通信,要打破那些世俗的说法和时光的魔咒,建立属于我们的友情链接“模式”。然而,我们终究不敌时光、不敌世俗,在毕业后通了几封信之后,便渐次音信依稀,并最终不知彼此所踪,我们到底不能免俗,终究还是相忘于江湖。我们在尘世的喧嚣里遗落了许多,连同那段青葱时光。

最近,我联系上了他,开通了视频聊天,如果不是旁边有熟悉他的同学,我会根本认不出他来。我的眼前,是一位有了肚腩的中年人,头发已然秃顶,脸庞有点浮肿,人生的履痕全然写在脸上,那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我记忆中那位单薄文静、聪敏精细的少年呢,他在哪里?我再看看镜中的自己,不由然一声喟叹,心里涌动着一种莫名的苍凉与忧伤。

一晃,那段在当时看来似乎很漫长的青春时光就这样过去了;现在想来,犹如就在昨天一样。在一些夜晚,我依然会梦着那段青春时光,梦着正在读书,梦到期末了书还没有读完,梦到考试中一个题目都做不来,急得满头大汗;梦到想着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那里有憧憬也有惶惑。

眼前的夹竹桃依然青翠丛丛、繁花朵朵,有风吹过,好似一支寂寞的歌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