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眼中的州政府大院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湘西州政府机关大院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建的,苏式建筑模样,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灰色外墙就给人一种浓重的历史感。在为数不多的三层小楼群中,挤满了州政府各组成部门。开会倒也方便,散着步就走过去了,不用担心堵车或是路远。州人大、州政协机关也住在这个院子。此外,还有各个单位的家属住宅楼,让院子显得有些拥挤。可就是在这样一个院子里,有几处景致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一处是政府办公楼前的几株玉兰树。用株来表述,显示不出玉兰树的真实情形。这样讲,我的办公室在四楼,向窗外平视就能清晰地看见玉兰的枝叶。这样高大茂盛的玉兰树,在院子里有四株。很幸运,有两株就在我办公室窗外,还有两株在不远处的小花园边上。比起北方,湘西的气温是比较高的。去年我从北京刚来这里时是十二月中旬,正值隆冬,可这里的玉兰树就像感觉不到冬天存在一样,芽孢早已经挂在树枝,静静地等待着春天来临。我当时以为可能是暖冬的原因,但转眼一年过去了,前几天发现今年依然如此。生活在这里的玉兰真好,没有寒冬的侵袭。进入春天,玉兰花盛开时,满树洁白,映衬在蓝天下,宛如扬帆起航的一只只白船。玉兰花不似梨花那样纤纤细嫩,微风一起便漫天飞雪;也不像牡丹芍药那般强势霸蛮,容不得他人抢自己的风头。玉兰是充满灵气和大气的,花开时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白鸽,随风起舞;花落时犹如一只只小船,带着春天的味道划入泥土。玉兰不张扬,却总也让人忘不了,今年分别后,就期待着来年再相会。

再一处,就是院子中的几株桂花树。从小唱着“八月桂花遍地开”长大,可真正在农历八月看着桂花盛开,却是在湘西工作这一年。此时人生虽已过半,可终于还是赶上了这样的景色。吉首市的市花是桂花,来到这里不知是不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院子中的桂花树很有年头,或许跟这个院子同时代吧。这几株桂花树,树高冠大,八月花开时,在院子里散步总能隐隐闻到阵阵清香。初时还不知香自何处,隔了几天,抬头望去,才发现在不远处高大的树上,星星点点地开满了金黄色的小花。“揉碎黄金万点轻”,醉了心。与满树桂花这样的距离,花香浓淡相宜,恰到好处。树矮一分花会太香,树高一寸则花无味。一树的生机,一树的自在,一树的香飘四溢,一树的意兴盎然。

还有一处,就是拥挤院子中的一个操场。这操场,不到千平方米,却为院子带来了一道充满情趣和生机的风景。湘西是少数民族集聚地,唱歌跳舞是少数民族的天性。在湘西,只要有一块空地,不管多小,夜幕降临后,总能看到一支队伍在那里兴趣盎然地跳广场舞。院子内的这个操场自然也被舞者们占据了。但这里舞蹈有自己独到之处,不似大众广场舞那般喧闹,大喇叭震耳欲聋,反反复复就是最炫民族风、小苹果什么的。这里的舞乐舒缓而柔美,舞者个个身手不凡,舞姿动作很专业,有一定的难度。看着一群人身着舞服,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地在这里跳舞,真是一种享受。舞者中不乏男同胞,身姿矫健,在一群女子中间毫无违和感觉。在湘西一年间,动过无数次念头,想加入这支队伍,和他们一起跳跳,但总未能如愿。也许是自己没那般“武艺”,不大敢揽这个“瓷器活”吧。

从来到湘西的第一天,就听说州政府办公地点要搬到离此处20公里以外的乾州。新的大楼已经在那里静候多年,就等搬迁。政府办的同志说,新办公地点的条件将会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已经习惯于老院子生活的人,对这里产生了“故土难离”的感情,更多的是不愿意挪窝。这里地处老城区中心地带,商业发达,餐饮丰富,人流不息,生机勃勃。这一年,让我好好体会了湘西真实的生活。傍晚有时无目的的在街上走一走,看看天桥上卖菜的老人,看看来来往往、不同年龄的行人,让我有机会比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人文和今天现实生活中的湘西文化。至少,我能和他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每一个湘西人的生活都很有味,值得细细地品。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周名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