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工伤预防知识(三十)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一、如何预防物体打击事故伤害?

(一)物体打击事故伤害情形

1、在高处作业时,由于工具、零件、砖瓦、木块等物体从高处掉落伤人。

2、乱扔废物、杂物伤人。

3、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

4、设备带病运行,设备中的物体飞出伤人。

5、设备运转中用铁棍捅卡料,导致铁棍弹出伤人。

6、压力容器爆炸的飞出物伤人。

7、放炮作业中的乱石伤人等。

(二)物体打击事故预防措施

1、高处作业时,禁止乱扔物料,清理楼内的物料应设溜槽或使用垃圾桶。手持工具和零星物料应随手放在工具袋内,安装、更换玻璃要有防止玻璃坠落措施,严禁乱扔碎玻璃。

2、吊运大件要使用有防止脱钩装置的吊钩和卡环,吊运小件要使用吊笼或吊斗,吊运长件要绑牢。

3、高处作业时,对斜道、过桥、跳板要明确专人负责维修、清理,不得存放杂物。

4、严禁操作带“病”设备。

5、排除设备故障或清理卡料前,必须停机。

6、放炮作业前,人员要隐蔽在安全可靠处,无关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区。

二、如何预防坍塌伤人?

(一)预防土方坍塌

预防土方坍塌事故要注意:挖土方时,发现边坡附近土体出现裂纹、掉土及塌方险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下方人员要迅速撤离危险地段,查明原因后,再决定是否继续作业。

(二)预防脚手架坍塌

预防脚手架坍塌事故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对脚手架的日常检查维护,重点检查架体基础变化、各种支撑及结构连接的受力情况。

2、当脚手架的前部基础沉陷或施工需要掏空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加固措施。

3、当事故隐患危及架体稳定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制定针对性措施,限期加固处理。

4、在支塔与拆除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和工作程序进行。

三、拆除作业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1、在拆除前,应查明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的特点。作业前要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人员和标志,禁止无关人员入内。禁止立体交叉作业,防止相邻部位坍塌伤人。

2、了解拆除对象,掌握拆除房屋的结构以及煤气、水电等管路的分布和关闭情况。拆除整体的框架式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要注意钢筋特别的主筋的种类、位置与数目,以便正确地确定隔离缝。

3、操作时,一定要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要系好安全带,时刻注意站立面、位置是否安全可靠。

4、拆除作业一般应自上而下按顺序进行,先拆除非承重结构后再拆除承重结构,栏杆、楼梯和楼板拆除应与同层整体拆除进度相配合。

5、作业人员应站在脚手架或其他稳固的结构部位上操作,不准在建筑物的屋面、楼板、平台上有聚集人群或集中堆放材料。拆除物禁止向下抛掷,拆卸下的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分别堆放在指定的场所。

6、一般遇到有风力在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天、雷暴雨、冰雪天等影响作业安全的恶劣天气,应禁止进行露天拆除作业。

四、临边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应如何设立?

在施工现场,坠落高度在2m及以上的作业面,如边缘无围护设施或有围护设施但其高度低于800mm时,这类作业称为临边作业。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通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的外侧边通常被称为“五临边”。

临边作业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立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临边作业的主要防护设施是防护栏杆和安全网。

2、临边防护用的栏杆是由栏杆立柱和上下两道横杆组成,上横杆称为扶手。上横杠离地高度为1.0~1.2m,下横杆离地高度为0.5~0.6m。临边作业的防护栏杆应能承受1000N的外力撞击。

3、当横杆长度大于2m时,应当加设栏杆立柱。

4、在建筑施工现场用来防止人、物坠落或用来避免、减轻坠落及物体打击伤害的网具,统称安全网。安全网主要有平网和立网两种。水平方向安装,用来承接人和物坠落的垂直载荷的,称为安全平网;垂直方向安装,用来阻挡人和物坠落的水平载荷的,称为安全立网。

5、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0mm的挡脚板或400mm的挡脚笆。对临街或人流密集处、斜坡屋面处、施工升降机的接料平台及通道两侧,应自上而下加挂密目安全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