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六月泉边遇救星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彭官清

在我的一生中,有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一九七四年农历六月初六。因为这一天,我遇到救星,救了我一命。

那年我所在的花垣县龙潭公社黄拉小学放暑假后,我和学校的几位教师维修了课桌椅、门窗等。到六月六这天早晨,我们捡完了校舍的瓦面。吃过早饭,我就急忙踏上了回家的路。因为父母和妻子儿女都是吃锄头上的“口粮”,我得回到家和社员们劳动挣工分,这样到年终决算时,好少交点口粮钱。

俗话说,六月六,石板上的粑粑都烤得熟。从当时的黄拉小学到我的家乡麻栗场公社尖岩大队,有近30华里小路。当时,久晴无雨,大地热得像蒸笼。我在崎岖的小路上走着,走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走了十几里后,来到雅桥乡猫儿坡大队地界的猫儿坡山坳上。我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取出烟袋,装上烟丝,卷了一支喇叭筒美美地抽着。这时,三伏的风向山坳吹来,吹得我面爽心畅脑清新。不料,不一会儿工夫,一股更大的风向我吹来,把我头上的斗笠吹下了山谷,真是“叫花子打落讨米的口袋”,有苦难言。

没有了斗笠,下山走了几百米,火辣辣的阳光,专门关顾我的头,让我燥热难耐。我扯断路边的藤条挽了个圈,再摘些树叶扎在圈边上,戴在头上防晒。走呀走,好不容易来到雅桥公社朋达大队地界。这时,我头上戴的藤叶遮阳圈,好似一个火圈,心里如汤煮,肚子里热胀胀的。看情况不妙,我就打算到六月泉那里歇一歇,喝喝泉水再走。

朋达山山嘴路边有一口山泉,一股手腕粗的泉水从石缝中冒出,泉下是数十亩稻田,泉的两边是几十亩包谷地。这口山泉久旱不枯,暴雨不浊,冬暖夏凉,特别是到三伏天,泉水特别清澈甘洌,过路的人喝了透心凉。因此,人们给它取名叫“六月泉”。

当我走到离六月泉只有数百米时,看见社员们在包谷地里收割包谷。快走到六月泉边时,正午的太阳照射我的头上,头像要炸开了似的;心里也好像有沸汤在翻滚,一阵阵的痛得厉害。耳朵也开始嗡嗡地作响,头上直冒汗,背上汗水长流,衣服裤子仿佛湿得能捏出水来,脚也不听使,一步比一步艰难……当我咬牙快走到泉边时,一步不稳,一个趔趄,倒了下去……

当我再次迷迷糊糊醒来,发现我是睡在用稻草铺的、上面垫有苗家女人围裙和男人衣服的地铺。在我身体上方,有几位苗家汉子把斗笠举起,为我遮挡炽热的太阳;又有两个苗家姑娘手拿斗笠,向我扇来一阵阵凉风。一位有五十多岁的苗族妇女,左手揉擦我的鼻梁,右手揉擦我的太阳穴。还有一位五十来岁的苗族汉子,右手捏我的人中穴,左手按压我的胸膛。只听,一位姑娘手里拿着笔记本,对那位五十来岁的苗家汉子说:“志仁队长,从这人挎包里倒出的笔记来看,是黄拉小学的教师,姓彭。”“管他是老师还是小偷,先把他救活过来。”停了下,这人接着说:“明珍,你来捏他人中,明强,你来按压他胸部,我去到田土坎上找几味草药来……”

就这样,社员们在我的头、胸、手和脚上捏的捏,按的按,擦的擦,抠的抠,一阵后,我清醒了许多。那位被称为“远义伯娘”的妇女,用慈祥目光看着我说:“谢天谢地,醒了就有救了!”把我围成一个圈的社员们,也感慨地说:“这人命大!”听着他们的话语,我泪如泉涌……

不一会儿,志仁队长拿着一把草药,用镰刀把在石板上捣碎,递给远义伯娘。远义伯娘接过药,对我说:“彭老师,志仁队长是十里八乡的老药师,吃了他的药,很快就会好的。”

远义伯娘右手拿着瓢,一口口地往我嘴里喂药水。人们看着我一口口把药吞下。喂了一会,我说:“伯娘,让我拿瓢自己喝吧?”远义伯娘说:“彭老师,还是我喂你吧,我可以多灌点。”随着伯娘把药瓢凑到我的嘴边,我大口地猛喝了一口,哪知喝得太快,呛得我直咳嗽。见状,远义伯娘连忙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着我的耳垂,像哄小儿一样念道:“呛哆哆,呛哆哆……”围着我的社员们则发出一阵笑声……

吃药近半个钟头后,我觉得全身轻松多了。我含着热泪,说:“远义伯娘,志仁伯,父老乡亲们,今天你们救了我,我今生今世永远不忘……”我干咳几声继续说:“从今以后,我每年都要来拜谢你们……”

远义伯娘一听,连忙认真地说:“我们今天救了你,莫是为了你来拜谢我们?我们只希望你把学生教育好。这是我们当着六月六的太阳说的明白话,大家说是不是?”“是!”嘹亮的声音在山谷震响……

我颤颤抖抖地站了起来,看着围在我身边的队员们,泪水长流,心潮澎湃,双手抖威威地举起,向着四面八方的人们抱拳叩首,然后双脚跪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