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
应该是去年立秋时节,正鹏先生赠送我一本他精心缮写的新书——《傍石话节气》。这是一本很精致很专业的中国传统文化专著,不那么适合一口气读完,需要喝着茶踏着四季节奏,慢慢品读,惟此才能走进作者的心境,读出作者的情趣,品出雅著蕴涵的道理。
《傍石话节气》给人很直观的感觉就是知识性很强,字里行间无不彰显出正鹏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执爱和求索,他的专业学识沉淀厚实,就像一缸老酒,散发着馥郁之香。很显然,正鹏先生读了很多书——他在泸溪浦市老家建有一间能给古镇增添古色的傍石书屋。
正鹏先生雅著知识涵盖广阔,但并不古奥晦涩,丝毫不影响其可读性和趣味性。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就大多数人来说,二十四节气并不突兀和生疏,至少在年少接受自然常识教育的时候,都或多或少懂得一些;至少还应惯性记得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情随事迁,万化多变,事实上大多数人对二十四节气运行变化规律和具体实践意义越来越知之甚少。正鹏正是带着一种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普及的责任感,经过缜密思考和精心谋划,以文学叙述的方式,以传习全书的形式,对二十四节气进行著述解说。正如他说:“从天文、气象、三候、农事、花事、养生、文化习俗等七个方面,对每一个节气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文化解读,力求在文献性、资料性、知识性、可读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文学性上有所突破,且不完全受制于‘雅俗共赏’的牵绊,尽己之能谋求在较为全面传播传统节气文化的同时,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正鹏先生说到做到,他把看似乏味简单概念式的二十四节气系统化地充填了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同时他又把渊源久远深藏道法的二十四节气变化机理阐述得如此通俗明了。这不仅仅是一种技巧,这里面更渗透了他对中华传统文化极为虔诚的理解和参悟。在年轻人过于迷恋“洋节”的热流里,善念善行的正鹏先生和他的《傍石话节气》无异于给这股热流注入了一丝清新清凉。“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忘传统节气节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不忘根本。
我们祖先自从萌生二十四节气节令之时起就具有很明显的实用性,就是顺应季节指导农事。正鹏先生深谙此理,不但在节气指导农事上继续研精发微,还深入探究了节气与花事、养生、文化习俗的内在和历史的关联,把二十四节气的功能延伸到种花、养生及文化习俗赓续,使人顿时觉得节气与自身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暗生一种求知的迫切。优雅康健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从《傍石话节气》书中获得一种让人深信不疑的提示。正鹏先生通晓传统中医学,我越发佩服。他在每个节气有关养生的阐述里倾注了大量心血,既娓娓论述不同节气给人身心带来的不同变化,又告诫人们适应时令遵循养生常识和禁忌;既引经据典讲解古代养生理论,又择要解析民间保健秘诀。尤其是在提倡膳食养生上,足以表达他研究中医学的诚心、恒心和爱心。他在书中毫无保留地精细注明了不少令人惊讶的养生膳食良方——其中很多都是他多年潜心研发的方子,他的大度和仁慈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的,反映了太阳运行周期规律,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周易·革卦》说:“君子以治历明时。”善于变革求新的人就应该懂得历法天时变化之道。正鹏先生长年习读《周易》,颇有心得。他很鲜明提出,二十四节气与中华易学渊源深厚,“滥觞于伏羲先天八经卦,成熟于《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十二辟卦’。”“二十四节气告诉往古来今的人们要顺应自然、敬畏自然,追求天人感应,以期‘天人合一’。因此,二十四节气从文化学意义上,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这一核心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华文化,应该引起当今国人的足够重视。”
不管怎样,我始终觉得正鹏先生这些观念是经过深思淬炼的,精辟新颖,体现了他研究二十四节气的一种灵感和成就感,更赋予了雅著《傍石话节气》的时代启示性。
《黄帝内经》言: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曰:夫道,有精有信,无为无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道是一种无形无名无状之状的神秘力量,道也是先贤圣人一直孜孜以求和需要后人不断追求的永恒规律。“天人合一”之道是久经历史考验的中国智慧,是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中国文化精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已经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共识。二十四节气源于中华易经之道,蕴藏“天人合一”之理。“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二十四节气,我们不仅不能忽视,更应该自觉地融入时令的节奏,去感悟道的玄奥和法力。“天人合一”并非高深莫测,但遵奉中少不了理性的抑制、真心的付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何况惟物之灵的人呢?
再过数日,便是白露节气,寒凉渐重,露凝而白。正鹏先生书中再三推崇“春捂秋冻”养生的经典要诀,入冬之前,让肌体冻一冻,更有利于调摄健康。这番素朴明言,使人入心入肺。有时候人不那么火急火燎迫不及待,或许更能适应季节变换,享受一份适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