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浦市情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杨自健

我曾经和浦市有过接触。二十多年前,我在那里待过个把月。

1993年夏天“双抢”时节,高考失利的我,拿上两套换洗衣服,在母亲“千万别太劳累”的一再叮嘱下,和几个伙伴徒步跋涉了40多公里来到浦市打短工。从天蒙蒙亮开始走,直到下午三点多钟才到。之后,几个人就坐在离街不远的桥头等老板来揽工。当时桥上已经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在那里了,看到别人一个个被主家叫走了,我的心情都跌倒了冰点。终于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走到我旁边,问了我的年龄和经历。我就如实给他讲了我从哪里来的,高中毕业,寒暑假经常帮助家里干农活,放牛、犁田、打柴、抬岩、挑谷子,什么都干,也什么都会干,家里虽然伙食差了点,但没病过身体好,一身腱子肉。我很紧张怕他不收我,还好他没再问什么,用力拍了拍我肩膀,说了句“跟我走吧”,工钱都没讲我就跟他来到了他家。

从桥头转了两个拐就到了他家,屋里面已经有六七个和我一样的短工了,有三个和我年纪差不多,还有几个都是四十来岁的中年人。都不蛮高,看得出很结实。看神态,他们几个刚刚才从田里放工回来,看到我都只微微点了下头。该吃晚饭了,老板娘把菜炒好了。我一看,牛脑壳大一盆子水鸭子肉,一钵头擂辣子,一碗五花肉,两盘子小菜,一大碗西红柿汤。菜肴非常丰富,赶上过年了。吃饭时老板一直不做声,洗脸的时候走到我身边说了句“小伙子要得啊,和他们一样,工钱20块一天”,真是打得、吃得、骂得、做得,我才明白吃饭其实就是在考验我的战斗力。

晚上我们几个睡在一楼堂屋里,老板熏了艾蒿,加上河风大,少蚊子。我这人不想事,枕着哗哗的沅江流水声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不到六点半,我们陆陆续续起了床,来到老板的责任田里开始工作。浦市平坦宽敞,平得让人行不起!大片大片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黄澄澄、金灿灿的稻谷直逼人的眼,到处是打谷机“嗡嗡”的响声。加上老板,我们这个工作小组一共九个人,四个人割稻子,四个人打稻子,老板负责刨刷谷子。打谷机里面的谷子快装满了,我们就轮流把谷子挑回晒谷坪。因为打完谷子马上要插晚稻,所以田里的水很深,我个子不高,经常陷在泥里,很是吃力。稻草茬扎得脚生痛,蚂蟥咬得人看了都肉麻,有时抱稻子的时候还抓到水蛇。这几个钱真不好赚!

两小时后,休息吃早饭,荤素搭配还好。等营养在全身游走了一通以后,又下地干活了。现地方、现工作、现人,12点吃中饭。下午三点再出工,晚上六点半才收工。晚饭这一餐最是杀闹,有肉有酒,吃饭时还可以胡天海地地吹牛、聊天、讲荤段子。如果遇到雨天,我们就帮助插秧。期间因为老板的工夫不多了,他推荐我们去他的熟人或朋友家做事,工钱都一样。

就这样我在浦市扎扎实实地干了将近一个月,鸭子肉吃了很多,晒黑了,手脚上多了不少伤口,肩膀压起了老茧,人却更加精神了。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带着我自己辛苦挣来的学费、一身健康的疲惫和一个月来积蓄的“东山再起”的誓言,又徒步回了家。我记得,当我把辛苦挣来的钱交到母亲手里时,她老人家只说了三个字“造孽了”。我看见母亲的眼里全是泪水。父亲在一旁吸烟,瞪了我良久,牙缝里也蹦出三个字“攒劲搞”!

就这样,八月中旬我带上了家人的嘱托、自己的理想和生活的誓言再一次坐在了教室里,开始了新一轮的奋斗征程。期间,我无论遇到了多大的困难,浦市这一个月刻骨铭心的经历不光成了我弥足珍贵的财富,更是促使我前进的动力!天道酬勤,我如愿考入了吉首大学汉语语言文学系九四级本科班,如今在外打拼已到了奔五的年纪。

今天,我又一次踏上了浦市这块土地。二十多年了,浦市的变化太大了,记忆中很多东西都不见了。车子转了几个圈之后,我终于看见了那条再熟悉不过的倒洪渠管道,当年做工时我们经常坐在上面休息泡脚。四周一看,熟悉的稻田、熟悉的场地、熟悉的凉风、熟悉的弯弯绕绕,曾经的经历,放电影一般全部在我的脑海里一一出现了。我像小孩一样,发疯似的在水渠上蹦啊跳啊,还忙不迭地对夫人和女儿讲我的过去经历。女儿一脸的兴奋,夫人则一同分享了我的快乐和激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