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老人的日子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湘西团结报
吴顺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望老爷养成了一个习惯,总爱拿着一把柴刀去看那丘田,一去就是一个下午。

其实,那丘田早就让望老爷收拾得光秃如蛋壳,田埂几米开外都无一根杂草。他有时一天要去好几次,次数多到几乎能数清有几株水稻,能说出哪一株先分蘗,能指出哪一株先抽穗。

实在找不出活儿干时,他就坐在田边那块光溜宽大的石头上。这几年,野外做工的人极少,有时一连好几个午后都不见人影。但望老爷仍能找到很多乐子:他看白鹭捕鱼虾,看蜻蜓上下翻飞,看蚂蚱欢跳,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若不是天快落雨,或是肚子饿了,望老爷一定要等天黑了才回家。

这一天,望老爷从田里回家,拉上灯,煮好米饭,就着剩菜又将就了一餐。吃完饭是几点,望老爷并不关心,他担心的是他又没事可做了

,地面干净如同碗底,屋里就一个人,卫生也不需要费神。一个人的日子总是孤寂的。

望老爷的寨子极小,只有七八户人家。有几户举家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屋前屋后的野草高过人的肩膀。有一家有个老头,听力差,打雷也听不见,要去他家,喊门就是个问题。还有一家有个老婆婆,年纪不很大,可一天到晚都在唱苗歌。

望老爷想找个人扯扯闲话,思来想去也不知去哪里。电视不知哪里出了问题,几个月前就放不了了。想了想,又该给手机充电了,望老爷绝不会让自己的手机没电的。他知道,只有手机的那边的儿子听到他的声音正常,听到他说能吃能喝能睡,也不缺什么才安心。要是手机打不通,儿子会担心,保不准立即买了车票回来了。

有一次,手机充不进电,望老爷打算等到赶场天拿去修理。可打不通电话的儿子儿媳急坏了,寨子里又没有可靠的人。不祥的念头在儿子儿媳的心里暗长,家里一定出事了。第三天傍晚,儿子已经火急火燎地赶到老家了。

知道儿子突然回来的原因后,望老爷很是内疚:儿子儿媳都很孝顺,并不想丟下老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家里住的还是不知道哪年修的瓦房,孩子读书要花钱,哪一处都要用钱。再说这几年,村里村外修建了多少楼房,谁不羡慕呢?在村里种那几亩薄地,只能勉强果腹。于是,望老爷怂恿他们跟别的夫妻一样,外出务工。虽然百般不舍,也知道自己一个人在家极不方便,如果脑热头痛,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但又怎能因为自己而让一大家子落后于他人呢?为了不让儿子儿媳担心,每次过年团聚时,望老爷总是表现一副坚强的样子,每次接听电话,他都要用最硬朗最轻松的语气。

“叮……”望老爷插好充电器刚要离开时,电话来了。

“爸,你吃饭了吗?”

“刚吃了,你们也吃了吧?”

简短的问候后,儿子从通话的语气中判断老人没什么事,就拉起了家常。

“要帮你寄什么东西回来吗?明天我们不上班,需要什么你就说,这边东西便宜,质量也好。”

“不要什么,园里的菜都吃不完,米家里有,油盐我自己买。这些小东西都寄回来,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要是平时,通话到这个时候就快结束了。可这次望老爷感觉到儿子还不想挂掉,好像有什么不好开口的事情。

“孩子们快读书了吗?”

“快了,只有十多天了。爸,我想让春强回来读……”去年秋季开学时儿子儿媳也提到这个事,但后来终究没下决心,这事就搁下了。不用问,望老爷也知道,儿子儿媳担心孩子回来读书,他又得多操一份心了,洗衣服,去学校办事等等。但望老爷不怕这些。相反,这事足足让望老爷高兴了一阵子,因为周末孙子还能回来跟自己说说话。

“但孩子回去跟你一起,恐怕……你年纪大了……我们又不能帮你什么。”

“回来好!”

望老爷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回答得迅速而坚决。

“那我们再商量看看。”

挂了电话,望老爷坐回板凳。要是往常,如果还不想睡觉,就只好翻看那本艰涩难懂的《玉匣记》。他还有一本《名人与风水》,这本书故事性极强,容易看得懂,而且有趣。这两个东西,是望老爷无数个夜晚忠实又友好的伴侣。

这天晚上,望老爷兴奋得要命,《名人与风水》也看不进去了。他已经规划好了以后这些天该做的事情了。

第二天,望老爷比平时起得都要早。前一次种的萝卜、白菜、红菜苔、大蒜等蔬菜有的已经发芽,探头探脑惹人喜爱,今天望老爷要给孙子再种一份。兴许是高兴,一个早上就挖好了地。

望老爷还要帮大孙子做一张读书写字用的小桌子。中间可以放书本,底下可以燃烧木炭取暖。那天晚上他已经构思好了。他细心清理多年不用的斧头、锯子、墨斗、凿子。现在什么东西都能买得到,那些木匠的家伙早就入库了。今天,他要把这些老朋友请出来,好好地再合作一次,要把这桌子雕塑成自己木匠生涯的杰作。因为这桌子是送给自己最亲的人。

规划的事项都提前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耐心地等待,等待开学,待孙子的回来。望老爷不孤单,飞虫与植物,都是他的伙伴,但是它们又岂能与一个大活人相提并论?而且那是自己的最亲的人。不管孙子同自己是否有共同语言,他也是喜欢的。

值得欣喜的是,那些孤独的日子很快就成为历史了。他把那两本《玉匣记》和《名人与风水》塞进尼龙袋子。

8月30日,报名的日子到了。儿子天天打电话回来,噓寒问暖,可再也不提孙子回来读书的事。只是这几天过得充实,望老爷没闲暇考虑这些。可如今望老爷知道事情有变了。

这天晚上的电话又响了,儿子仍不提及此事,望老爷急了,忍不住问:“春强还没回来吗?”

“爸,这件事我们反复考虑了,觉得送回去让你操心不好,你太苦了。还是等他再大一点吧。”

“好……”望老爷还能再说什么呢?这也的确是儿子儿媳的一片孝心啊!

望老爷毫无睡意,又不知所措。发了一阵呆,摇头叹息了一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