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古时,朗溪沟寨上有个公认的老实人——田二顺。这田二顺,平时对什么事都不在乎,不与人争强论弱,即便天要塌下来了,他也总是一脸的憨笑。于是,寨上人都喊他做“憨宝”。
1
憨宝和爱人三菊结婚三年了,没有子女,且一直做什么都不顺。故而,仍是家境清贫,老丈人总嫌弃他。这不,昨儿给老丈人做寿,他老人家看到大女婿、二女婿都有手艺,送的礼又特别重,而三女婿憨宝没有特长,讲话做事憨憨的,于是对憨宝就明显地看不起。
对此,三菊委屈得要哭。回到家,她就把积攒了好久的两吊钱全给了憨宝,嘱咐他马上出门,无论如何也要学一门好手艺回来,再也不能让人看不起了。
憨宝其实并不蠢,只是他那一脸的憨样害了他。他在外漂泊了一年,那些师傅们见他一副憨相,以为他是个蠢东西,最终都不愿收他为徒。这天他晕乎乎地来到一寺庙,长老可怜他给他卜了一卦,但什么也不说,让他带上两块卦板赶紧回家。
憨宝饿着肚子回到家,三菊做工还没回来。憨宝揭开锅盖想找点吃的,只见锅里只剩了点野菜糊糊,憨宝伤心了,再也舍不得和老婆抢吃这仅剩的一点点东西。
三菊背了一捆柴进了柴门,一见憨宝回来了,把柴随便一倒,忙问他学会了什么。憨宝一时无言以对,只好从怀里掏出两块小卦板。见状,三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随口说了句:“算卦?”憨宝憨笑不答。随即,三菊转头四顾,突地盯住灶锅问:“你算算我今早上吃的什么?”憨宝哽住了,一把抱住三菊:“你受苦了,我早就算出来了,你……天天就只吃些野菜糊糊。”三菊大惊:“你真的会算!”
2
第二天一早,憨宝就上山去了,想给三菊弄些好东西改善生活。没想到这天运气真好,不仅挖到了一对酷似人形的特大何首乌,还套住了一只野豺狗。回到家他就邀三菊一起去看老丈人,说是何首乌可送老人补身子,再砍一大块肥豺狗肉让老人炖了下酒。三菊不信地看着憨宝。憨宝则笑着说:“我才不会记你阿巴(阿爹)的气呢。我们拿不出好东西孝敬老人,首先就是我的不是呀!”
两人来到三菊娘家,老丈人正在上茅房。憨宝就憨憨地站在茅房外等。忽然他看到老人的古藤长烟杆就竖在过道旁,怕它倒下来摔坏了,就顺手把它放到旁边小仓房的平台上。老人出来后,憨宝就一路扶着他进了里屋,然后就去帮厨了。老人这时想抽烟,顺手捞不到烟杆。三菊帮他满屋地找,也没见个踪影。老人急得直跺脚,这可是他祖上传了几代人的宝贝啊。三菊忽地一激灵,张口就喊憨宝快来。憨宝不知出了什么事,急步跑进里屋。
三菊说:“快算一算,那红木烟杆到哪去了?”
老丈人:“憨宝会算?那快算啊!”
憨宝左右看看两人,忽地决定,今儿就跟老丈人开开玩笑。于是他正儿八经地拿出卦板往上一抛,口中念念有词,忽地大叫一声:“好啊好啊!幸亏还没被强盗拿走,就藏在粮仓的平台上!”三菊冲出里屋,一会儿就把长烟杆拿来了。
从此,老丈人便对憨宝另眼相看了。
3
憨宝的老丈人彭其佑,是寨上唯一的老秀才。青年时和现任的本州知府卓尚是同窗知交。这天,知府大人邀了他去叙旧。两人一边喝茶,一边互诉着年轻时的一些趣事,倒也轻松。一会儿,丫环进来续茶。知府看着娇俏的小丫环,忽地就不说话了,脸上也似有了忧色。
卓知府告诉彭其佑,他老了,膝下只有一女,跟这小丫头一般年纪,夫人将其视若珍宝。女儿养了条小白狗,时刻形影不离。前些天,这小白狗忽然就不见了,派人全城查访,仍不见踪影。这不,女儿为此大病了一场,至今仍汤水难进,怎么不叫人心忧啊。为此,他已悬赏纹银三百两寻狗。声称:“若有人能把这小白狗抱回来,决不食言。”
听完,彭其佑突地高叫:“这事……我有办法。”
卓知府大喜,忙问:”你知道小狗的下落?”
彭其佑说:“我不知道。但是我的小婿,他肯定知道。”看着知府疑虑的神色,于是他把憨宝如何为自己找到古藤烟杆的经过,绘声绘色地说了一遍。
卓知府腾地站了起来,抓住彭其佑的双手,激动地喊:“快请令婿!”
话说当时憨宝刚砍了一大捆山竹,准备扛下山编织庭院围栏。经过下溪口寨前时,见一小郎用绳子牵一只小狗在那里玩。这狗浑身纯白,毛乎乎的,模样儿特逗人爱。可这小狗却无论如何都不听这小郎的使唤,还不时想逃跑。小郎身边还有一只大黄狗对着小白狗狂叫,被主人飞腿赶走。憨宝看着有味,就歇下来想跟小郎闲聊。可小郎见憨宝一脸的憨样,以为他要打自己小白狗的主意,便硬拖着小白狗进了坎上的木屋院子。
憨宝刚进大门,就见两个官差坐在院子里。见憨宝回来了,两位官差忙作了自我介绍。憨宝听说老丈人在知府大人那儿等着他,就给三菊交代几句,跟着上路了。
憨宝跟着官差当晚赶到顺州府衙,见过老丈人,才知道是要给知府大人的小姐找狗。一听这事,他立马蒙了,正要作解释,就听说小姐抱病亲自来见他了。那小姐一进屋就泪流满面地拉住憨宝的手,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知府夫人在旁帮着说话,告之小狗丢失的经过和小狗的模样。知府大人呢,也连连表态,说一定会重奖寻狗人。
憨宝听着听着,竟然听呆了,心里直问:世上真有这么巧的事么?这小狗不就是今天看到的那条狗吗?他壮了壮胆,从怀里摸出那两块卦板,口里装着念个不停,然后高高地抛起,最后却看也没看就向小姐道贺,说小狗有着落了。卓知府按照憨宝说的地点,命人去寻,果然寻得。
后来,这事传开了。憨宝成了众人皆知的“神仙”。
4
更神的还在后面。
话说当今皇上这天命人给某番国修一封国书要用印。掌玺的宋大人忙去上书房取,回来过桥时狠摔了一跤,竟然把捧在手上的玉玺掉进了深不见底的花园大池塘。
这事可不得了。宋大人思谋了半天,跑去跟皇上说,上书房的侍臣守护失职,国玺遍寻不见。皇上一听大惊,命人把上书房的众禁卫全抓了起来,限十天内找回玉玺,否则全部处斩。
皇上怒气冲冲地走了。宋大人假惺惺地和管禁卫的朱大人商量怎么办。朱大人也没办法,只好禀告皇上,上大街高挂皇榜,向天下求贤为国寻宝。
消息传到顺州,知府卓尚大喜。他火速进京找到宋、朱二位大人,说自己手下有异人田二顺,其技如何如何的灵验。宋、朱一听大喜,当即引卓尚禀告皇上。皇上也是龙颜大悦,褒奖了卓尚,命三人速将田二顺请进京来。
闲话少说,宋、朱、卓三人马不停蹄赶到朗溪沟。憨宝听完圣旨,惊出一身冷汗,心里直嘀咕:“这可是要砍脑壳的呀!”可是不由他分说,卓知府就催着上轿去上京。
憨宝愣了会儿神,便把三菊喊到院外交代几句。三菊大惊,刚要问为什么,憨宝却对她神秘一笑,转身上了轿。
八人大轿刚抬出七里多地,突地憨宝在轿内大叫:“停轿、停轿!”只见憨宝冲出轿来,连声喊道:“回去,回寨上。我家失火了。我要回去救我三菊!”众人看他惊慌失措的样子,只好骑马和他一起跑回朗溪沟。老远的,果见憨宝家燃起了冲天大火,三菊正披头散发地捶地大哭。众大人不由地齐齐看向憨宝,眼里满是崇敬。
憨宝于是借口建房拖延进京。可众大人不听他的,卓大人安排好三菊及择地建房一事后,立马带憨宝进京复旨。至此,憨宝只好垂头丧气地跟大家一起上路了。
此去一路无话,这晚已到京城。
晚宴后,宋大人把憨宝接到了府里。他冷笑一声,轻轻地对憨宝说:“先生年轻轻的,真就能算出皇上丢失的是什么宝?失落在了哪里?”憨宝愣了一下,不晓得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不过他听出来了,这人不怀好意,而且跟这宝贝有关。
他默了会神,也轻轻地说:“其实出门的前天晚上,我就已经都算出来了。算对了,皇上必重赏于我。可那失宝人,可能就要满门抄斩了。”
“那你说说看,这国宝在哪里?”宋大人迫不及待地问。
“我能先跟你说吗?我先说了,明儿皇上知道了,可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啊!”憨宝开始故弄玄虚。
“那你要怎样才可以救那失宝人?”宋大人问。
此话一出,憨宝明白了,面前的这位,就是那失宝人!静默了一阵,他突地笑道:“果然不出所料,那失宝人就是……不过,只要这人说实话,就不仅可以保得他满门安康,还可以升官发财。”
宋大人一时沉默无语。
见状,憨宝说:“不愿说,也就算了。只是纸包不住火,这事迟早会大白于天下。到那时,要找我救他,就难了……”
听到此话,宋大人立马转为笑脸,把丢失玉玺的前后经过全都说了出来。
憨宝听完,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他摇头晃脑一阵,又抛起卦板,对宋大人耳语道:“大吉呀!明天去见皇上,看我眼色行事。我们……”宋大人边听边点头,对憨宝恭敬有加。
第二天早朝,文武大臣齐聚。宋大人领着憨宝跪拜了皇上。
憨宝说:“恭喜万岁、贺喜万岁,此宝是国玺,是么?”
皇上大喜:“对、对呀!在哪里?”
憨宝说:“皇上派一个行事正直、有才有德的人去取便可。”
皇上则问:“依你说,该派谁去合适?”
憨宝回首指向宋大人,又神秘地走过去对宋大人耳语一番。随后,宋大人退出。
宋大人跑到宫外的荷池桥边,命人把池水放去大半,然后命20个仆从下池到丢印的那一小块地方去摸,果然很快就把玉玺摸上来了。
皇上手捧玉玺,哈哈大笑,下圣旨:“给田先生赏银万两,今后就留在寡人身边专司卜算;宋学士赏银五千,官升一级。”
憨宝忙跪下谢恩。可是,第二天,他就借机拜辞皇上和宋大人,回家看他的三菊去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