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燕
会理古城,攀枝花的近邻——一座既古老而又现代,既悠闲而又浪漫的城市。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有幸随市文艺创评室采风小组“重走长征路”,再一次亲近会理,深切缅怀为新中国的建立而历尽艰辛、抛洒热血的红军将士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用心聆听那段流金岁月里的红色呐喊。
说再次亲近会理,是因为之前去过古城。由于会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近代城市建设特色突出,早在2011年末,国务院就作出《关于同意将四川省会理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同意会理县成为四川省第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正式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城素有“小昆明”之称,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阳光明媚,是野生菌的王国,特产“会理石榴”更是享誉全国。但这次,我不是去欣赏古城的风貌,品尝古城的小吃,我们的目的地是红军长征纪念馆。
延着蜿蜒的水泥路一路向前,到达位于龙街渡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已是正午。
整座建筑呈五星形状,红色的屋顶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煜煜生辉,正门的两旁挂着“国防教育基地”、“楚雄州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元谋县党风党纪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匾额。会理县红军长征纪念馆是一个专题性纪念馆,建筑面积2070平方米,是集收藏、保护管理、研究和展示红军长征过会理文物史料的重要场所。工作人员告诉我,该馆长期举办“中央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展”,用六个篇章介绍了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在会理期间的主要活动。
会理是当年红军长征路上没有攻破的县城。会理县城的城墙建于600多年前,非常坚固,红军攻城三天,只在一个角落炸开一个小口子,很快就被堵住。攻城未果,红军休整已完成,于是放弃会理,继续北上,与四方面军会合。今天的会理古城城门、城墙仍然保留着那时的模样。我再次前往故地,斑驳的一砖一瓦向人们诉说着那段久远的历史,如今整个古城已经成为凉山地区的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会理县红军长征纪念馆展出的革命历史文物共计72件,复制品63件,模型1个,书16本,其中国家三级文物10件。展览中有文字说明36000余字,图片215幅,复原场景4个,沙盘1个,大型浮雕1幅,多媒体互动场所1处。其中,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中央红军长征开始战斗序列表、红军的印章、印件、过雪山草地的图片、用过的火药枪、步枪、砍刀等,一应俱全。甚至红军攻会理城时使用的木梯、在会理留下的“反对刘元瑭在会理城屠杀工农群众烧房子”标语、召开会理会议、会理人民的抗暴斗争等历史细节,都清晰完整地保留下来。内容之丰富,超出了我之前的想象。
我们的下一站,是当年中央红军主力成功巧渡金沙江的皎平渡,却不料因为修路无缘前往,颇为遗憾。面对滔滔江水,我浮想联翩,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中央红军过江时的情景,又听到了他们胜利过江后的号角声。
离开江边,我们驱车前往位于会理县城东北面9公里处的会理会议遗址。
几年前我曾和队友们去过那里,故地重游,只见周围的松树林更加郁郁葱葱、草木繁盛,会议遗址深红色的大型雕塑就矗立在一片绿荫之中。遗址不远处有个波光粼粼的水库,人们叫它“仙人湖”,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因为那段红色的历史曾叫“红军湖”。很多人来到会理,首先想到的是会理石榴,然后才想起这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召开会理会议的地方。我第一次来到会理的时候,也以为会理会议是在会理城里开的,后来才知道那次会议是在会理城外一个叫“铁厂”的地方召开的。之所以叫“铁厂”,是因为那里当时有一个倒铁锅的小作坊。这里山高林密,比较隐蔽,故会理会议又称“铁厂会议”,它是遵义会议的继续。
踏着先辈们的足迹,我们漫步林间,无论是“红军长征过会理示意图”,还是会理会议遗址、“彝汉情深”、“挑灯夜读”等众多雕塑,每一处都让我们伫足神思,那一幕幕凝固在时光中的红色瞬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