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papi酱获罗辑思维等1200万元联合注资,再有马云宣布天猫将入驻美妆、旅游等视频直播领域;再到最近王思聪拉上娱乐圈明星上熊猫TV直播……随着移动视频直播平台的井喷,网红经济在2016年迎来了大爆发。
作为独特的新经济现象,网络红人带来了多个领域的流量变现机遇。近日,某媒体发布的《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预计,2016年红人产业产值预估接近580亿元,再次刷新了很多人对于网红经济的认知极限。
网红经济的大爆发,与背后的资本推手不无关系。目前,网红经济形成了一条上中下游齐备的较完整产业链。招商证券研报预测,考虑到其他变现模式的存在,网红经济市场规模远超千亿元。
网红3.0时代带动多个领域流量变现
每天中午12时至14时、晚上17时至24时,网络当红男主播毕加索都会开启直播,在线观看人数高达数万。
他连续两年在网络直播平台YY年度盛典中获得最佳男主播奖,2014年获得1000万票,2015年获得2900万票。按照每一张票价一元计算,意味着这位男主播当天给平台带来了上千万的营收。“目前月收入100万元左右,不过一个直播平台月收入达百万元的主播不超过10个。”毕加索告诉记者。
尽管成为顶级网红的几率很小,但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入视频直播行业。根据艾媒数据,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其中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元,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人。
像毕加索这样的视频直播网红,正是网红3.0时代的主流。
某机构发布的《2016中国网红经济白皮书》显示,我国的网红人数超过100万,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视频直播网红最多,占比达35.9%;自媒体网红占27.3%;新闻事件网红占比18.2%;内容创作网红占11.6%。
与网红1.0时代的安妮宝贝、韩寒、郭敬明等“文字网红”和网红2.0时代芙蓉姐姐、凤姐等不同的是,3.0时代的网红可带动多个领域流量变现,直接催生了网红经济。
3.0时代的网红,最开始是视频直播网红,然后是电商网红,最近进入了“内容创业”网红,如papi酱、咪蒙、黎贝卡的异想世界等利用视频、图片、文字等多媒体形式迅速吸引了大量粉丝。
目前,微信公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粉丝已达80多万,一条广告平均收费大约在5元到15万元之间,有时可达20万至30万元。凭借《致贱人》等多篇爆款微信公众号文章一跃晋升为2015年十大“网红”之一的咪蒙,据传一条广告30万元左右价格。
而网红与电商相结合,也是实现流量变现的一种途径。
数据显示,2015年“双11”期间,网红店铺仍占据淘宝女装C店前十中的七席,数十家红人店销量达2000万至5000万。而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预计2016年红人产业产值预估接近580亿人民币,远超2015年中国电影440亿的票房金额。
资本专业化打造网红经济产业链
2016年网红经济的大爆发,与背后资本推手不无关系,网红背后有着专业的团队与产业链资源在运作。
根据Wind资讯,网红概念股板块共纳入了16只A股。其中“直播+”题材不在少数,投资者不乏一些行业龙头。目前,网红经济跨行业形成了一条上中下游的产业链:社交直播平台等成为孵化网红的产业链的前链,经纪公司以及网红孵化器是网红的中游聚集地,下游是用户以及模式成熟的网红店铺。
以在线直播为例,2015年下半年以来巨额资本加持直播行业。从YY、斗鱼,到360周鸿祎的花椒直播、王思聪的熊猫TV,再到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的纷纷入局。
根据QuestMobie报告,国内移动视频总用户数量从2015年1月的5.1亿增长至2016年1月的7.1亿。由于移动直播行业营收与总用户数成高度相关性,预计市场规模将呈指数型增长,预计2017年将达到80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200亿至300亿元。
而除了视频直播之外,资本还看好服装产业与网红的深度结合,积极布局网红经济上中下游产业链。国泰君安在研报中就指出,2014年中国服装网贩交易规模可达6153亿元,保守估计网红服装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网红经济的中游层——网红孵化。早在2015年,作为YY平台第一营收公会“娱加”获得了IDG千万元的投资,公司估值过亿。
近日,微博与IMS新媒体商业集团联手推出Vstar计划,为网红经济公司量身定做的扶植和投资计划,重点推动视听自媒体产业的全新发展。据悉,2016年3月微博视频的播放量同比增长超增10倍,短视频也呈现急速迸发的态势。
IMS新媒体商业集团CEO李檬表示,未来5至10年整个新的网红的时代,一定会是从内容创作到最后的商业价值。预计未来3年网红视频IP市场超过2000亿元。“公司化规范化的体系才能使网红的生命走得更长久。”
游走监管红线边缘泡沫已现
而随着网红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网红被模式化量产后相似度极高,新人想要出头日益艰难。部分网红为吸引更多粉丝,不惜迎合低俗趣味,挑战社会公德。
不久前,文化部公布了一批涉嫌提供含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等内容的网络直播平台,包括斗鱼、虎牙直播、YY、熊猫TV、战旗TV、龙珠直播、六间房、9158等。随后,papi酱的短视频被广电总局要求下线整改、去除低俗内容。
“行业乱象的出现与行业发展的阶段性有关,目前行业还处于流量集中的阶段。”易观智库高级研究总监薛永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将会形成几家“巨头级”平台,行业巨头本身的规范性将促进乱象的解决。
记者了解到,各大平台上,一定数量的签约主播构成了一个个组织,以公会、家族名义维护旗下主播艺人的直播现场、粉丝互动和发展管理。当前,国内网络秀场直播的主要收入是虚拟币和虚拟道具,用户充值后可购买虚拟道具送给心仪主播。产生的收益由平台、主播、公会三方按照不同比例分成,大平台的分成比例是6:3:1,不同平台分成比例不一。
“许多直播平台利润的大头还是来自于秀场直播。”一位直播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利益的推动让部分入驻平台的主播依靠恶俗内容博取关注。监管趋严是必然趋势,包括制定一系列备案、准入与许可制度。上述人士还指出,随着移动视频直播网站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明星也加入了进来,传统网红的走红持续性受到冲击。
财经媒体专栏作家蔡恩泽则认为,网红经济是可持续的也将会成为常态化,但单个网红的持续走红是不可能的,网红只是特定时间阈值内的自我表现。
(据6月6日《南方日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