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纬度的节气
□江罗四
水色莹蓝
一直以来,这熟悉到气味里的土地,一水东流,春思年年,天地悠悠。
一直以来,流放的诗心由北向南,开放了满天的星火,放牧着满山的白云,琴弦拨响的歌谣,江河一样曲折婉转地咏唱着生长和爱恋,梦想和时光。
羽童,她翩翩翅羽而来。
在西南高地的呼吸里,展开一部水色莹蓝的《水边书》,月色如银,柔波轻卷,拍岸清响。
低纬度的节气
“我又坐上了那列火车,这西南高地上/唯一的通途/溅起了咣当声”“波西米亚的长裙上/有早开木棉的气息,以及今年边城的光景/好天气让我/看到万物轮回的力量,斑斓的美”。(《立春书》)
这空旷的峡谷太深,得穿山越岭而来。这边城的边太远,唯有这条火车线才能返乡。
既然生活在这花样的城,你就有花开花落的记忆。每年,江水如碧,木棉朵朵如火,然后蓝花楹如梦,凤凰花如潮,边城美色斑斓。问一问,是谁?曾在此无悔着青春,燃烧过爱情,并深味着渐渐老去的时光。
羽童,她翩翩着翅羽,在“立春日”开始吟唱,从“雨水”到“夏至”,从“小暑”到“大雪”,时光轻翻,思绪轻扬,勾起每个生活在此城此地的此人,想起那些如水如尘的岁月和故事。
“我想借一滴雨的清澈回到你身边。”(《雨水日》)
好句段段有,诗思随神游走,吟实如虚,句句诗行,水般汪洋。
诗人杨献平评述到位:“《低纬度的节气》当中,每一首都比较短小,每一首都用尽了诗人的技术、思想和感情,每一首都虚实相映,如小说中的复线。”
水边书
日子,总是流淌,流淌的叫时光。
一条江,叫金沙江,浩浩荡荡,一直流向一个叫灵魂的地方。
“在金沙江动人的臂弯中,有今生缓慢的悲悯/和忧伤,青草的味道多么芬芳。”(《在金沙江动人的臂弯中》)
“在最深的金沙江的深渊中,一只羊/用忧伤亲吻优美,用晶莹的血管替代长箫。”(《一只羊成为诗歌的神髓》)
羽童,翩翩着翅羽,命中注定与此江有缘,她幻变成一只爱上诗的羊,在水边饮水食草,箫声逐浪。日常的光景,竟然如此诗意。她是被诗神放到这江边的诗灵。
“在金沙江的波涛之上,河流的拐角在三堆子/展开了四肢,从头至尾吻过我的忧伤,河流的四季/在柔软中折断,在波涛中碰撞,在深渊中缱绻。”(《在金沙江的波涛之上》)
每一个读到这里的人,都会再次把深情的目光,投到金沙江日夜不息的波涛之上。
接着,她吟唱月光。
“亲爱的,我已用桔梗染蓝了手指/如果我在夜晚想你/我会用手指搭成四四方方的窗/一只小狐狸,望窗外明晃晃的月。”(《草房子》)
羽童也画画,这是一个画者唯美而又童话的蓝色画面。
“我看见自己/开成蓝色的样子/每一朵花瓣,都是月光做成的。”(《再一次写到花》)整个诗句都是蓝色的了。
再往下读,再往下读,羽童,翩翩着翅羽,在水波之上月光之下,她想念她的草房子,亲近桃花,惊醒满山的索玛,以及燃烧成高处的木棉,她生病,她爱上五月,在蓝色的繁星中越陷越深。
她让这空旷的峡谷,这斑斓的边城,浸满了水,照满了月,你分不清哪儿是水,哪儿是月。只有清澈如月的诗人,吟唱着莹蓝的水色和月光,书写出一行行浸润淡淡忧伤的诗行。
水边书,一部如水、如月、如蓝的,荡漾着一幅幅蓝色画面的书。
赞美诗
睁眼闭眼,天空大地,人世苍茫。谁知诗者之心?
因为一个词,一个名字,一棵树,一只小昆虫,一个微笑,都会引起纯净之心的感动和赞美,这是诗人的天性。
羽童,依然翩翩翅羽。她会给小蜥蜴《唱一支歌吧》,她放映一棵既熟悉又陌生的青春里的《山楂树》,她欣喜那只经过苦痛穿越终于蓬出翅羽的《蝴蝶》,她渴望一粒《糖果》的甜。她似大还小,似青又黄,这些都因为“不值一个钱”的青春,以及岁月渐行渐远的那一本本文字叠卷起来的诗行。
长长短短蒙太奇的手法,拉出这边城生活中偶尔的快乐、偶尔的失望和忧伤,也拉出了岁月的真容。
是的,谁都会老。
因为美好,所以赞美;因为感恩,所以赞美;因为光阴,所以赞美。
在仁和
随步而行,步步开花。诗人迁移到哪里,诗就会在哪里生长。
诗人就是一个农夫,整个季节都在播种,整个季节都在收获,当然,也有颗粒无收的时候。
羽童,翩翩着翅羽,也有每天要回的巢。这个巢,就是仁和,一个村庄上种出来的城。
“我开始熟悉这座城市最南边的行政区/熟悉这里的建筑、菜市场,买早点的地方/挤最早的一班公交车,与当地的人一起去赶场。”(《在仁和》)
“我喜欢这里的山/喜欢它蜜糖一样的肤色/它们长着结实的小乳房/喂养着河谷幼小的富足和甘甜。”(《我喜欢的》)
她平淡又朴素地述说着《集市》,偶尔《与鸟儿说几句话》,淡然如陶渊明一样吟唱起《田园赋》,品着葡萄、芒果、石榴,甚至想成为一个朴实的村民。
桃花源不仅是东方人最理想的居处,也是心灵最善良的归宿地。陶渊明的伟大,也感染着羽童。
“我想成为片那立村的村民/拥有屋舍外的一亩三分地,和成片的核桃林/我要在核桃树上搭建几座小木屋,供我读书/诵吟诗句,看流云,想念四散天涯的友人。”(《我想成为片那立村的村民》)
在仁和,她生活平常,和路人一样,语言朴素,充满了泥土和稻穗的气息,还披散着水果的芳香。
诗人,是生长在土地上的人。诗人,一定是人的模样。
秋深帖
窗外风雨,身边风景,多少错过,多少聚散,多少相思。秋深了,谁还在经过我们。
向生命中的每一个人致敬,向自己致敬。
“你老了,我喜欢你老掉的样子/当你老了,我才接受容易老掉的事物/不再耿耿于怀,比如爱情。”(《与父书》)
“你一定要来/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个秋天/我们只做一件事/在静夜里促膝相对/听更深漏残流光如水。”(《秋深帖》)
“羽童,你要准备好明天远行的马匹/备好足够的干粮和歌谣/以及适合季节生长的诗歌/你要替我享领天空清澈无比的蓝/并在一行行歪斜的字迹中忍住泪水。”(《就这样送走最后的时光》)
诗人北野叹然:“有了羽童,金沙江流经的大地,才会免于沉默和风平浪静。”
秋深了,月白风清,江水依然,长天洁净,时光流转,生命轮回。结局就是开始,《深秋贴》翻过,就是《快雪时晴帖》了吧。
单纯的水
单纯的水,清澈阔大,平静流深。
水做的女人,水一样的女诗人,水般深情的诗行。
《水边书》,是一部下面是生命的河床,平凡的日子和生活,上面是灵魂流淌,诗思翻涌的诗集。
这是一部真实、亲切、幻梦、美好,有生命真味,流淌灵性的诗集。
这是一部生长在大地之上,植物丛中,浸润着露水,闪烁着月光的诗集。
“我只蘸着干净的露水继续写诗/那些花会因我离去加紧恋爱/而那些雨滴会因为我的低吟而得到安慰。”(《最后》)
羽童,她翩翩着翅羽,诗句光闪如莹,在蓝色的天幕上飘飘闪闪,如风随雨。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且携酒囊诗,随水天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