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8,到中山呼吸绿色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攀枝花日报
-->

10月12-13日,由中国报业协会、中山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山日报社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暨百名社长总编看中山采风”活动在中山市举行,中山日报社被授予“中国报协地方党报融合发展(南方)实验基地”的称号,中国报业协会秘书长胡怀福、中山日报总编辑郑万里为基地揭牌。

与会的百名社长总编辑围绕报业党建和媒体融合主题,探讨如何坚守党报信念,激发媒体活力,推进媒体融合。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攀枝花日报社、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等五家单位领导作了经验分享介绍。

中山古称香山,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中山,是全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中山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下辖25个镇(区),常住人口321万。中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以敢为人先、开发创新为特质的岭南文化乃至中国近现代文化,也起始于中山。改革开发以来,中山人民勇立潮头、先行一步,把中山建设成为工业迅速发展、集群经济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舒适、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活力宜居之城、幸福和美之城。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9.4万元。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全国地级市首个国家生态市。

目前,中山市正在发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各项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面对全国百名报业协会的社长、总编辑,中山人不无自豪地说——

“力争2018年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并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这是中山市1996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1997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2011年成为“国家生态市”之后,中山环境发展的新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涵盖了在“十三五”期间创建五桂山国家级保护区、金钟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广东中山翠亨国家级湿地公园三块国字号金字招牌。

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博士认为,中山要打造休闲城市,到处都应该有休闲风景,但是中山旅游景点小而分散,无法形成特色。如今若能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打造三大国家级金字招牌,有效地把一些小的休闲项目整合起来,升级旅游资源,让市民多了休闲好去处,也让中山的“绿肺”获得彻底保障。近期,《中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关于中山市建设高标准湿地公园的工作意见》相继出炉,一场事关中山未来子孙幸福的“绿色战役”正在打响。

仲秋清晨的树木园里,早早迎来大批健身的市民,老人们在树荫下踢腿伸胳膊,孩子们在追逐打闹,年轻人围着登山路或走或跑。“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这里一天的游客量可以达到两三万人次。”负责树木园管理工作的市国有森林资源保护中心办公室的负责人苏女士告诉记者。

“共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更加美丽中山”,每个走进树木园大门的人,首先能看到的都是这条醒目的标语。家住在离树木园一路之隔的悦盈新城小区的梁先生自从去年搬到该小区后,周末到树木园走一转已经成为他们家的“保留节目”,“这里离家近,而且在这里健身,海拔不会太高路也不太陡,运动量很适中。听说这里要创建国家级森林公园,肯定设施会做得更好,很期待。”他向记者表示。

树木园的这个标语并不仅仅是口号,而是中山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发展的明确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涵盖了创建五桂山国家级保护区、金钟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广东中山翠亨国家级湿地公园三块国字号金字招牌的雄心。

宜居城市需要“绿肺”

早在1996年,中山便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城市林业”的概念,以“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为目标,启动了“城市林业”建设工作,在追求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多色彩的森林群落和森林景观的同时,林业建设也由山地转向平原和水面。

尤其是“十二五”期间,中山的城市绿化工作力度更为巨大,先后开展了“三年绿化大提升”和新一轮绿化中山大行动,期间全市投入绿化资金近50.6亿元,新建与改造绿地面积近450万平方米,新建树木园等18个公园,改造紫马岭等23个公园,市域森林面积也新增加了11.76万亩。

2015年6月份,广东省召开了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群工作现场会,其中提到广东力争到2020年,把珠三角地区打造成为生态优美、环境宜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国首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目前广州、惠州、东莞等城市已经完成“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工作,而今年肇庆、珠海、佛山等市也正在创建。中山在这方面反而落在了后面。

创建工作枕戈待发

夜幕降临,岐江公园生态岛上的灯塔又亮起了灯光,指引着过往的船只。这个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主题公园已经成为了中山城市发展环境再造的一个成功典范。这个昔日的工厂厂房,如今已经成为城区夜间和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1996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1997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2011年成为“国家生态市”,这座城市,在城市环境绿化建设中一直在努力。今年的1月份,国家林业局正式发文批复同意中山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创建工作枕戈待发。

“国家林业局的批复下来后,市财政马上协调安排2565.5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中山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成功完成创建工作,中山市林业局早早就到全国各地进行“取经”,相继走访广州、东莞、惠州以及浙江义乌、福建三明、广西南宁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功的城市,也与一些正在开展创建的城市进行交流与学习。

不久前中山市相继出台了《中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和《中山市建设高标准湿地公园的工作意见》。记者了解到,中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具体工作目前虽然仍处于筹备阶段,很多工作方案仍在调研当中,但今年仍有一些具体的工作目标要完成。据悉,中山市今年将新建、改造绿地面积667公顷;新建、提升道路绿化48公里;绿化美化村庄40个、校园14个;进一步推进东区柏山(长江)石场、五桂山龙贡石场、东区三溪石场复绿;推进5座森林公园、3座湿地公园、6座城市公园建设;养护古树名木1200棵。

资源整合衔枚跟进

五桂山田心公园所在的翠山路段每到周末都会堵车,从去年“十一”开放以来,这里就成了中山人又一个亲近大自然的好地方。这里是靠近城区难得的天然氧吧,森林覆盖率为81%。周末携家人或三五好友,沿着山腰上的登山道路走一圈,两三个小时下来,出一身汗,又不觉得特别累。每当鲜花盛开的季节,一路鲜花绿草相伴,更是洗去一身的疲惫。

按照规划,这里将成为五桂山国家级保护区的一部分。五桂山生态保护区早在2005年经中山市人大会议批准设立,先后投入2亿多元对其内的15万亩森林进行了提质增效,引进建群性、乡土性、观赏性树种共40多种,种植优良袋苗1500余万株。

记者从林业部门了解到,根据此前的规划,中山市已将翠亨湿地公园朝着省级湿地公园的目标进行建设,计划投资9亿元,分两期建设,2020年完工。

在中山市的“十三五规划”中,计划投入18.17亿元将金钟湖公园打造成金钟湖风景名胜区,整个风景区内计划涵盖树木园、金钟湖湿地公园、古香林公园、大尖山森林公园、金字山公园、气象公园等8个主题公园,整体打造成为珠江口西岸首个集城市森林、生态观光、休闲健身、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级郊野公园。山地总面积约3.5万亩。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求市域森林覆盖率要达到35%,而根据最新的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中山的市域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5.2%。目前可以说从硬件方面,中山要打造这些国字号金字招牌都具备了足够的底子。所以接下来的工作,更多是将这三块国字号招牌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满足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

(本报记者毛茜)

(本版图片由中山日报社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