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毕业了,你想创业吗?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攀枝花日报
-->

●本土观察

□本报记者程桂英文/图

又到一年大学生毕业季。毕业了,是跻身进入考研队伍继续深造,还是挤破门槛通过公招端上“铁饭碗”?是随意找个工作应付了事,还是认真思考自主创业?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困扰着不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连日来,记者了解到,毕业后想创业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但他们苦于没有社会经验,没有资金,没有人脉,只能望而却步。毕业了,你想创业吗?如果想,有这样一群人的经验值得分享,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一群大学生创业者。

日前,记者走近这样一个群体,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

白手起家未毕业先创业

人物名片:廖福军,男,25岁,攀枝花学院2014届毕业生

人物现状:炳三区某餐馆老板

记者见到廖福军时,他正骑着电瓶车送完外卖回店。眼前的这个男孩,个子不高,身材不胖不瘦,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若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将这样一个男孩和一个餐馆老板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廖福军是达州人,2010年,19岁的他考入攀枝花学院,就读冶金专业。由于出生农村,廖福军深知父母挣钱不易,为给家里减轻负担,从大二开始,他就试着到校外做兼职,发传单、做家教、到广告公司跑业务、做“家庭旅馆”生意……凭着这份刻苦和努力,廖福军挣到了学费、生活费,从此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正是在做兼职的过程中,廖福军还收获了爱情——以前高中同班、现在大学同校的女生张为丽成为他的女友,两人一起努力,边上学边挣钱。每月除掉日常开销,两人的钱还有结余。

大四那年,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拿着简历奔波于招聘会现场时,廖福军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找工作,自己创业。经过多番考查和认真思考后,廖福军决定先在学校“练手”,不久他和女友盘下学校食堂一家铺面,开起了烧烤店。

“我是农村出来的,没有殷实的家境,也没有可靠的背景,这辈子要想出人头地,我必须创业。”烧烤店刚开业时,廖福军什么都不懂,一切都得从头学,为了掌握烧烤技术,他每天坐着公交车到烧烤摊多的地方,站在一旁观摩,有时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不到半个月,他就将烧烤技术学到手。

烧烤店的食物味道鲜美、价格实惠,吸引了不少学生,店里生意越来越好,廖福军和女友根本忙不过来。考虑到这个情况,廖福军将表妹接到攀枝花,让表妹帮忙一起打理店里生意。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经济形势的影响,烧烤店生意淡了下来。

“三个人守一个店太闲,得另谋出路才行。”一次偶然的机会,廖福军在网上看到炳三区一餐馆在转让,尽管没有做餐饮的经验,但廖福军依然信心十足,因为他不想放弃任何一次创业的机会。学炒菜、学煮鱼、学当墩子,靠着这股冲劲和干劲,廖福军华丽转身,一家经营中餐的餐馆正式开业,并成功签约某网站外卖。

廖福军坦言,其实父母希望他找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但他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路要走,而自己的人生之路应该随心随性。今年2月,廖福军的父母也来到攀枝花,帮儿子打理餐馆。如今,毕业两年的廖福军已开了两家店铺。谈及未来,廖福军信心满怀,他说,他会继续将外卖做大做强,并引进先进技术,节约人力成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扩展更多业务。

“90”后姐妹花合伙开起咖啡店

人物名片:吴思桥,女,26岁,四川现代职业学院2011届毕业生;蒲姣,女,26岁,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生

人物现状:大梯道某咖啡馆老板

一人制咖啡,一人打下手,俩人配合默契,举手投足之间,一杯又香又浓的咖啡端到了客人身前……制作咖啡的是吴思桥,打下手的是蒲姣,她们是名副其实的“90”后姐妹花。

吴思桥和蒲姣是初中同学,俩人关系非常好,尽管高中、大学没有同校,但俩人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大学期间,一直渴望拥有一份自由职业的吴思桥向蒲姣袒露心声,希望毕业以后开一家咖啡店。每天在店里听喜欢的音乐、喝喜欢的咖啡、看喜欢的书……蒲姣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大学毕业时,因为一些外部原因,开店的事被搁浅了。

2011年毕业后,吴思桥进入一家公司做了财务,蒲姣则进入另一家公司做了行政。“在公司总感觉不自由,我想要的是一份自由的职业。”吴思桥说,毕业后三年的时间,她跳了5家公司,但最终都没有留下来的想法。蒲姣也如此,干了几家公司,都觉得不适合自己。

2014年,姐妹俩再次相聚时,又将开店的想法提了出来。这次,两人不谋而合,达成一致意见——在市区开一家咖啡店。“当时父母都不同意,他们认为女孩子开店太累了,希望我们找一份稳定工作,轻松地生活。”蒲姣说,当时不光父母不同意,就连身边的一些朋友也不看好,但她和吴思桥坚持开店。她们给父母讲前景,给朋友说计划,在俩人的软磨硬泡下,父母才最终点头同意。

盘店、装修、申请营业执照、学习研磨咖啡……俩人拿出工作几年的积蓄,加上双方父母的赞助,终于将咖啡店开了起来。2014年7月,俩人合伙开的咖啡店正式营业。咖啡店才开张时,由于缺乏经验,两人走了不少弯路,但她们不畏艰难,迎难而上,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偶尔也怀疑过自己,当初的坚持究竟是对还是错。”蒲姣说,店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得由她们来完成,难免会力不从心。特别是逢年过节,看着朋友们外出旅游,而她们俩却只能待在咖啡店,从白天忙到夜晚,心里确实有些难受。但转念一想,这是自己喜欢的事业,为之奋斗理所当然,就又干劲十足了。

“不管未来如何,至少现在我们努力了,我们也会朝着创业这个方向前进,如果有可能,我们以后会涉足其他行业,把这份事业做得更好。”姐妹俩说。

倔强男孩的选择毕业接手口腔诊所

人物名片:安鹏,男,29岁,泸州医学院2012届毕业生

人物现状:东区某牙科诊所老板

在攀枝花影城附近,有一家牙科诊所,这家诊所的老板就是安鹏。诊所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安鹏说,等有了充足的资金后,他还打算扩大诊所规模。

安鹏是南充人,因为亲戚在攀枝花,毕业后也就跟着过来了。大学期间,安鹏念的是口腔专业,2011年,安鹏进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实习,十个月的实习期,安鹏学到了不少临床知识。毕业后,他没有立即找工作,而是到亲戚开的诊所继续实习。

“这家诊所是我从亲戚手上直接接手的,有亲戚的帮忙,我省了不少事。”安鹏告诉记者,他家经济条件一般,刚接手诊所时,因为资金不足、临床经验有限,做起来确实很难,有时遇到鸡蛋里挑骨头的病人,不理解他的工作时,他更是郁闷,不过幸好有亲戚的帮忙,他才得以撑了过来。

安鹏说,之所以会选择接手这家诊所,完全是因为他那倔强的性格,“我喜欢挑战自己,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目前,安鹏的诊所正在安装新的医疗设备,他希望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环境和医疗条件,让病人在诊所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多项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

在攀枝花创业,能享受哪些政策优惠和服务?记者采访得知,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出台多项举措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举措一:扩大创业补贴对象范围、扩大小额担保贷款申报范围、扩大困难大学生求职补贴范围、扩大创业培训补贴范围、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让优惠政策惠及更多高校毕业生。

举措二:为毕业年度大学生提供免费创业培训,提高毕业生创业能力。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新政,重点面向毕业大学生等群体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和“免担保无息小额借款”,提供创业资金帮扶。

举措三:为入住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创业者提供从注册到营销一条龙服务,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进一步壮大创业指导专家队伍,完善创业项目库,通过“攀枝花就业创业服务网”网络公共创业服务平台,提供创业专家预约指导服务。

举措四:在市、县(区)设立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在乡镇(街道)、社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设立创业服务窗口,对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荐、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创业服务。

延伸阅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