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本报记者彭春梅
卓越钒业率先突破成为我市第一家新三板上市企业
2015年12月17日,卓越钒业公司新三板正式挂牌,标志着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开发区首家新三板上市企业诞生,实现攀枝花市新三板挂牌企业零的突破。
攀枝花卓越钒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五氧化二钒的受托加工、生产、销售及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黑沙等附属材料的销售。公司利用钢铁企业提钒尾渣生产五氧化二钒,属于国家大力支持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为充分利用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根据钢城集团资本运营工作安排,经与各股东共同努力,以钢城卓越和攀枝花柱宇为主体,2015年4月,钢城集团、四川红鲸、四川柱宇等股东启动卓越钒业公司挂牌申报工作,高效完成了尽职调查、规范整改、股权重组等相关工作;2015年8月17日,卓越钒业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召开;2015年9月30日,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递交申报材料;2015年12月4日获得挂牌批文,2015年12月17日,攀枝花卓越钒业科技股份公司正式挂牌。
卓越钒业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开启进入资本市场之门,是公司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重要转折点,必将为企业发展注入资本运营的强大动力。卓越钒业公司将按照资本市场的规则,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规范运营和信息披露,加强技术创新,努力开发新产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尽快引进做市商,从协议转让转为做市转让,增强股票流动性,提高公司市值;适时募集资金,收购关联企业,兑现消除同业竞争的承诺;通过并购区域内同行业优质企业,成为行业中有公信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企业;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直接融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在西南仅次于攀钢集团的第二大钒制品企业、在全国位居前列的钒制品供应商,成长为资产质量优、竞争优势强、盈利水平高、融资能力强的优秀公众公司,以优异业绩回报投资者,回报社会。
卓越钒业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更是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实施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的资本运营战略、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的第一个阶段性成果。这标志着钢城集团在资本市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坚定和增强了钢城集团加快实施资本运营战略、将更多优势产业推向资本市场的决心和信心;这对钢城集团以实施资本运营战略引领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钢城集团将紧紧抓住国家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和深化新三板改革的机遇,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与资本运营的要求对接,一方面,加快“瘦身”,退出我们做不优、做不强、做不大的产业或业务;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性的重组、整合,加快推进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物流贸易、机械制造和康养等优势产业到新三板挂牌或今后转板上市,实现资产证券化,并以挂牌或上市公司为平台,以市场化的方式并购重组区域内同行业优质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有互补优势的企业,提高行业主导权,不断增强企业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东立科技股份正式挂牌钒钛高新区再添新三板企业
2015年12月28日,四川东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全国中小企业股权交易中心,成为攀枝花第二家正式挂牌的新三板上市企业。
东立科技是攀枝花国家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3月18日,东立科技与华西证券签订挂牌服务协议。经过努力,2015年12月14日取得全国中小企业股权系统同意挂牌的函,股票代码:835193。东立科技成功转型并进军资本市场,将继续致力于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行业,为攀枝花绿色转型、生态建设提供支持。
东立公司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东立公司是一个环保服务平台,公司主要从事硫酸法生产钛白粉副产物绿矾资源化利用的研发、生产,并实现了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钛——硫——铁循环经济产业链。公司的特有技术主要体现在对绿矾的综合利用方面,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东立公司是一个供应商和服务商,公司为客户提供工业废弃物、副产品环保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一站式服务。公司力争成为硫酸法钛白粉生产领域废弃物综合利用整体解决方案的卓越提供商和服务商。
作为攀枝花市最早专业处理钛白企业废弃物的科技环保型企业,工艺技术和生产规模目前已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致力于打造符合循环经济特色的跨区域、专业化的环保服务平台,目前处理绿矾的科技成果已通过鉴定,并获得攀枝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获得了6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东立公司相关技术方面已获得13项实用新型专利。
绿矾是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副产物,据2008年6月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书籍《钛》统计,每生产1吨钛白粉,副产3.5——4吨绿矾。据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工业分中心统计,截至2014年9月,我国钛白粉总产能达到298万吨,副产废弃物绿矾达900万吨以上。部分钛白企业利用高钛渣进行生产,但高钛渣生产钛白能耗高,成本高,钛白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绝大部分绿矾作为废料弃去,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绿矾掺烧制硫酸技术已经研究开发了多年,也有很多尝试和应用的企业,尤其是受绿矾困扰的钛白生产企业,但大部分企业绿矾的掺烧量仅为15%-25%,副产绿矾的消耗量为10%-20%,没有大规模、高比例掺烧的运行实例。
这种废弃物成分复杂,酸质较高,除了含有绿矾外,还有AL2(SO4)、MgSO4和其他硫酸盐,难于堆放。若采用传统的“石灰中和法”工艺,生成的“渣”不仅不易堆放而且经太阳暴晒后,会蒸发出大量的酸性物质加重酸雨的危害,同时经雨水冲刷渗入土地,还会污染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植被,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传统硫酸法钛白粉生产技术产生的绿矾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完全利用,造成硫、铁资源的浪费。一个8万吨/年的钛白粉生产装置,若不进行废酸回收利用,除去七水绿矾带走的硫酸根,一年需要用石灰中和可回收利用的硫酸根16万吨和不可回收(无经济价值)的硫酸根8.4万吨,所产生的红石膏(按含固质量分数为50%计)为86万吨。同时,若采用石灰综合处理废酸,将消耗大量的石灰,也造成一定的浪费。一个8万吨/年的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装置,一年约有30万吨的绿矾需要处理。
公司利用硫铁矿制硫酸生产线,通过设备、工艺的优化,成功将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绿矾掺入硫铁矿原料混合焙烧以回收其中铁、硫元素制取氧化铁和硫酸,将绿矾的掺烧量提高到80%以上,实现了绿矾经济、清洁、工业化、产业化综合回收利用,同时减少石灰的用量,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未来两年,公司将对现有绿矾工业化示范装置10万吨硫铁矿制硫酸生产线和攀钢钒钛下属控股子公司东方钛业一期合作项目16万吨硫铁矿制硫酸生产线提供技术服务的基础上,加强与东方钛业二期项目的合作(30万吨硫铁矿制硫酸生产线)的技术服务。另外,积极寻找战略合作机遇,通过与东方钛业的成功商业运作模式,再在攀西及更大范围内对需求合作的钛白企业进行复制与推广,力争两年内达成以下经营目标:绿矾处理能力80万吨/年;硫酸:80万吨/年;高品质铁粉:40万吨/年;蒸汽:40万吨/年。
公司荣誉。
东立化工大门。
厂区一角。-->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