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情牵红宝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攀枝花日报
-->

□本报记者梁波文/图

2月13日,盐边县红宝苗族彝族乡谜塘村龙头组。上午10点过,一个水池边,31岁的村民杨结军扭开水龙头,浇灌核桃林。“我们这里缺水严重,以前开春的时候,核桃树开苞发芽,用水都靠摩托车运。现在,水直接引到地头,全靠他们帮忙了。”

“他们”是谁,杨结军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从市、县来的干部。一旁的村支书王德高接过了话头:“他们是市委统战部牵头,定点帮扶我们红宝乡的10家单位,这一两年来,对我们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日前,记者在红宝苗族彝族乡采访了解到,从2014年12月19日开始,中共攀枝花市委统战部、攀枝花市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市知联会等10家单位,情牵红宝乡,按照“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定点帮扶、注重实效”的原则,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种植养殖业、旅游业、困难群体帮扶等全方位定点帮扶。

乡亲生活很苦

红宝苗族彝族乡很偏远,人口居住很分散,距离市区、盐边县城都在150公里以上,最远的村到乡政府都有70公里。

红宝苗族彝族乡山多沟深,大山一座连着一座,这些山大多海拔在2000米以上。

红宝苗族彝族乡的乡亲太苦,全乡幅员面积324平方公里,辖7个村32个村民小组、5200余人,绝大多是彝族和苗族。彝族村民大多居住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白灵山腹地,单家独户,条件十分艰苦;苗族村民大多居住在二半山区,自然条件特别差,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

2016年2月13日,记者听当地村干部、村民讲述从前的旧事。

29岁的蚂蝗箐村坪坦组村民杨补堵说:“我家基本没有什么产业,每年主要收入就靠1亩多青花椒卖出2000多元钱,家里孩子小,读书的地方又远。”

核桃箐村支书杨志国说:“村里基础设施差,尤其是道路最恼火,全村位于老瓦厂的那条路雨季泥泞,脚陷下去扯都扯不出来,冬天一打霜,又溜得很,啥子车都不敢过。”

谜塘村支书王德高说:“我们村饮用水、生产用水都困难,傈僳坪、核桃坪两个村民小组200多村民长年吃水都靠扁担挑、摩托车运。”

2014年,盐边县委统战部对全县少数民族乡镇和贫困乡镇进行了一次摸底调研,发现红宝苗族彝族乡自然条件特别差,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该乡7个村有6个是省级贫困村,是全县脱贫攻坚的短板所在。随后,盐边县委统战部会同红宝苗族彝族乡党委、政府拟定了《红宝乡2020年脱贫致富总体规划》等6个规划。

“我们向县委、县政府和市委统战部都作了汇报。”盐边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部长刘兴伦介绍,市委统战部报经市委同意后,决定整合全市统一战线的力量,解决红宝乡5000余名群众脱贫奔小康这道大难题。

精准帮扶必须要打有准备的仗。市委统战部通过多次组织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市知联会等到红宝苗族彝族乡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后,于2014年12月19日启动扶贫解困工作。10个成员单位与红宝苗族彝族乡签订书面协议,计划通过3年的努力,让当地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医疗等条件大幅改善,贫困村组、贫困人口能够脱贫。

红宝苗族彝族乡干部回忆,启动当天,各帮扶单位就捐赠了价值17.1万元的教学器材、学生服装、残疾人用品、医用器材等。

实施六大行动

定点帮扶怎么帮,怎么干,怎么以最快的时间、最有效的方式改变红宝,成为全市统一战线的一道必答题。

正如一位市领导所言,攀枝花市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渠道畅通,其资源优势运用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必然见实效,让群众得到实惠。

2015年3月11日,全市统一战线成员单位与红宝苗族彝族乡及各村组进行第一次对接洽谈。会上,10个成员单位与村组干部一道商讨形成了共识:帮扶原则是“突出重点、有的放矢、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帮扶核心是“聚智建言、基础改善、产业提升、教育提质、医卫促进、扶贫解困”六大帮扶行动。

在“聚智建言”行动中,统一战线组织专家先后就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精准脱贫、民族地区发展、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培养等方面为红宝苗族彝族乡献计出力,并就旅游开发、择木龙地区纳入二滩公园探索建设国家公园、扶贫工作等事宜组织专家到红宝调研,并提出工作建议,帮助乡党委、政府厘清思路、提供决策参考,很多建议迅速纳入实际工作中。

“基础改善”行动是项系统工程,通过统一战线的争取和支持,2015年,当地共实施7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都是群众反映强、群众受益多的项目,其中包括民革市委支持的核桃箐村傈僳坪组道路硬化,谜塘村龙头组核桃基地水系配套项目;农工党市委支持的干坪子村沟渠修建、龙塘便民桥等。

在实施“产业提升”行动中,帮扶单位对当地畜牧业、核桃产业、烤烟产业、魔芋产业、旅游业进行了重点帮扶。2015年上半年,通过民革市委的协调和争取,谜塘村实施“山羊规范化养殖示范”项目,投入资金20万元;九三学社市委协调和争取实施“山羊规范化养殖示范”项目,增加2户养殖示范户,投入资金20万元,与民革市委实施的项目共同培育养殖示范户12户;2015年4月,市知联会邀请市农林院2名核桃专家到红宝苗族彝族乡开展核桃管护技术培训,通过民革市委的协调和争取,将建立一个100亩核桃优质品种采穗基地,投入资金35万元;2015年5月,九三学社市委邀请到市农林院2名烤烟专家赴红宝苗族彝族乡开展以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为主的“送烤烟技术进红宝”培训活动;2015年4月,在市委统战部、盐边县委统战部的牵头协调下,在市工商联的组织下,开展了旅游资源考察及宣传活动,邀请了包括市旅游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旅游方面专家、旅游知名企业、新闻媒体等方面人士到红宝乡进行旅游实地考察,并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专家和各方人士对红宝旅游发展的意见建议。

在实施“教育提质”、“医卫促进”、“扶贫解困”行动中,民进市委邀请市内知名教师到红宝开展“送教助学进红宝”活动;农工党市委启动了红宝苗族彝族乡医卫人员到市中心医院学习轮训活动;民盟市委为3名民族学生争取到攀枝花学院卫校就读护理专业;致公党市委向红宝苗族彝族乡小学捐赠爱心鼓号;过冬物资送进困难群众家中,助学金、学习文具为困难户子女入学、升学解了难题。

决胜全面小康全力精准脱贫-->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