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悦良李云飞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小康的决胜期、结构调整的加速期、城市转型的关键期和全面改革的攻坚期。面对多重挑战,攀枝花如何着力推进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中国阳光花城”?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及有关方面负责人结合攀枝花实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依托优势资源,立足良好基础,追求发展质量和效益,打造国内独一无二的康养旅游品牌,让“阳光花城·康养胜地”这块金字招牌叫得更响、行得更远。
现状:
基础良好前景无限
“通过近些年的探索和尝试,攀枝花已形成良好的康养旅游产业基础,‘中国阳光花城’的发展活力正迅速提升,今后的发展潜力也将依托康养旅游进一步释放。”在今年的两会上,如何在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再“添把火”,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十二五”时期,攀枝花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升级上,下“硬功夫”、做“大文章”,圆满举办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等系列重大活动,“阳光花城·康养胜地”品牌成功打响,初步实现了从单一型旅游向康养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突破。
2015年,攀枝花持续加快发展康养旅游产业,成功举办第六届四川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并被纳入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推广联盟,被确定为中国自驾游目的地试点城市。紧抓康养旅游产业这一重要发展契机,我市全年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4.6%。
热议:
整合资源区域合作
“光热充足、气候宜人、瓜果飘香……攀枝花有极具优势和特点的丰富资源,这为发展康养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市人大代表路勇说,有了不错的发展基础,攀枝花就应该将众多优势资源整合并充分利用起来,将其转变为产业优势,同时形成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与医疗卫生、房地产、交通运输等产业相互融合促进,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推动攀枝花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康养旅游产业,不仅要善于总结自身发展的经验和方法,更要学习借鉴他人的先进成果。”市人大代表李力生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层次水平,也能在区域内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社会效益,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关注、支持康养旅游。”
市政协委员雷武岷说,攀枝花打造康养旅游城市,要将康养同医疗卫生紧密结合起来。“医养护”一体化是发展康养旅游的必然趋势,做好护理人才培养、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联系合作、加强对游客的健康教育等十分重要,这样能够进一步丰富康养内涵,让来攀枝花的人们养老、养生又养心。
回应:
真抓实干长远规划
“现阶段真抓实干,同时做好长远规划,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谈及如何加快建设“中国阳光花城”,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
市老龄办主任高升洪认为,康养旅游涵盖很广,攀枝花应多管齐下,加速构建对外大通道,加快推动康养旅游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旅游新村建设,加快发展休闲运动产业,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医养融合水平,将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推向更高层次。”
市旅游局局长李福慧表示,发展康养旅游产业必须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注重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维护。康养旅游产业的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都要合法依规经营,维护好攀枝花“阳光花城·康养胜地”这块金字招牌。只有这样,康养旅游产业才能日益繁荣,发挥长远效益。
“十三五”时期,我市将以加快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试验区为抓手,依托优势资源,运用“互联网+康养”新模式,打造“养老、养生、养心”品牌,推进医疗卫生、康体运动、旅游休闲、科技服务等产业融合发展,联动发展休闲农业、文化创意、康养地产等相关产业,形成“一核一轴五板块”的康养产业发展新格局,着力培育康养产业集群,大力推动康养产业跨越式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