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唐波
2016年3月20日是春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时节,草长莺飞,正是踏青春游时段。不过,春分节气时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养生更为重要。记者请来了中医张月秋老先生和二级厨师段大姐,一起聊聊春分时节的养生话题。
春分养生:防痛深扰
张月秋说,春分时节,风多、风大,易感冒流涕,要多到户外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他谈了自己一些养生经验。
早起早睡以养肝。此时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
防止旧病复发。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不要过早减衣。“春不减衣,秋不戴帽”。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每天梳头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饮食调养:寒热协调
根据自己几十年厨师经验和养生心得,段大姐认为,春分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段大姐还为大家推荐了三道适宜此节气的养生菜:
白烧鳝鱼
[配料]鳝鱼500克,黄酒、葱白、生姜、食盐、胡椒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鳝鱼去骨及内脏,洗净切成寸段备用,锅内到入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鳝鱼、
葱、姜,略炒后加入黄酒、食盐、少量清水,小火烧至熟透撒入胡椒粉即成。
[功效]补虚损,止便血。对于产后虚嬴,痔疮出血,下痢脓血,脏腑耗损效果尤其为好。
注意:无论以何种方法烹饪鳝鱼,都不可忘记佐以胡椒。
杜仲腰花
[配料]杜仲12克,猪肾250克,葱、姜、蒜、花椒、醋、酱油、绍酒、干淀粉、盐、白砂糖、植物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杜仲清水煎浓汁50毫升,(加淀粉、绍酒、味精、酱油、盐、白砂糖,兑成芡汁分成三份备用)。猪腰片去腰臊筋膜,切成腰花,浸入一份芡汁内,葱、姜、蒜洗净切段、片待用。
炒锅大火烧热,倒入植物油烧至八成热,放入花椒,待香味出来,投入腰花、葱、姜、蒜快速炒散加入芡汁,继续翻炒几分钟,加入另一份芡汁和醋翻炒均匀,起锅即成。
[功效]壮筋骨,降血压。
药食合用,共奏补肾、健骨、降压之功。无病食之,亦可强健筋骨。
大蒜烧茄子
[配料]大蒜25克,茄子500克,葱、姜、淀粉、酱油、白糖、食盐、味精、植物油、清汤各适量。
[做法]茄子去蒂洗净,剖成两瓣,在每瓣的表面上花成十字花刀,切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块(不要切断)。葱、姜洗净切碎,大蒜洗净切成两瓣备用。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倒入植物油待七成热时,将茄子逐个放入锅内翻炒见黄色时,再下入姜末、酱油、食盐、蒜瓣及清汤,烧沸后,用文火闷10分钟,翻匀,撒入葱花,再用白糖、淀粉加水调成芡,收汁合匀,加入味精起锅即成。
[功效]凉血止血,消肿定痛。多要用于便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紫斑等病症。
茄子中所富含的维生素D,能增强血管弹性,防止小血管出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