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蓬溪县先后累计投入近亿元实施旷继勋纪念馆、红海红军街、盟遂合作纪念馆等红色旅游项目的上档升级及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推出一条集爱国主义、党性教育、廉政教育为一体的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蓬溪县大石镇牛角沟村依托牛角沟红色文化产业园,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助推脱贫奔康,打造成为全省红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省党性教育基地、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媒体记者刘春燕
“一个红色故事,就是一段传奇;一座红色雕像,就是一座丰碑;一张红色照片,就是一段历史……”12月4日,央视戏曲频道以《打造红色旅游“新引擎”——四川省蓬溪县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为题,对蓬溪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进行了报道。这既是对蓬溪县文旅融合发展成果的肯定,也是对蓬溪红色文化的激励。
节目以蓬溪县原创舞台情景剧《红飘带》为红色文化小视角,再现了革命先烈旷继勋率队起义的动人事迹,成功带动红色景点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蓬溪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了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建设“知名文旅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近年来,蓬溪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以建设“知名文旅县”为目标,以旷继勋蓬溪起义90周年为契机,以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和红色旅游线路打造为抓手,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今年1—11月,蓬溪红色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65亿元。
上档升级红色旅游项目,提升红色旅游品质。近年来,蓬溪先后累计投入近亿元实施旷继勋纪念馆、红海红军街、盟遂合作纪念馆等红色旅游项目的上档升级及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推出一条集爱国主义、党性教育、廉政教育为一体的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挖掘机来回穿梭,工人们修缮民居,一片繁忙的景象……投资1.5亿元的“中国·四川红军第一村”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已成为该县实现党史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发展良性互动,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遂潼一体化发展的最美诠释。建成后,将成为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景区,不仅让游客可以聆听革命先烈英勇事迹,还可以畅游乡村田园,品尝特色美食。
“红色+绿色”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农旅融合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寻访旷继勋将军足迹,缅怀革命英烈;宿红军客栈,唱红军歌,尝红军菜;置身天然氧吧,品尝当地特色……牛角沟村的红色旅游,让许多游客流连忘返,既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又让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子。
“单一的红色文化资源难以支撑起一方旅游产业,为打好红色文化这张牌,将革命传统教育与乡村旅游、旅游扶贫开发等有机结合,为红色文化注入自然生态的新元素,走出一条红色文化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的‘红色+绿色’经济之路。”蓬溪县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花引来百花开。大石镇牛角沟村依托红色文化产业园,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助推脱贫奔康,打造成为全省红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省党性教育基地、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全村通过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经营模式,种植有机核桃720余亩,西瓜100余亩,黄金梨、五星枇杷50余亩,无公害蔬菜50余亩,另有PIC生猪、跑山鸡、白山羊及水产养殖大户10余户。带动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60户100余名贫困群众通过农旅融合发展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交流合作,借势发展。蓬溪发挥川渝红色文化同根同源优势,加强与毗邻地区的交流合作,借助红色场馆联盟平台,携手开发利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文旅融合项目,合力打造红色合作品牌,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同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