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交通先行建设联动成渝的重要门户枢纽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遂宁日报
-->

遂西、遂广高速建成投用,遂德高速建设正酣,南遂潼高速、成南高速扩容、遂渝高速扩容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

涪江通善大桥新建项目进展顺利,中环线如巨龙盘亘在遂州大地,农环线激发贫瘠乡村蜕变……

“十三五”期间,遂宁交通加速发展:“1环8射”359公里高速公路网络,享成渝及周边城市90分钟交通圈及公铁联运交通网络便利;安居机场项目加快建设、涪江复航工程(一期)前期工作有效推动,“层次分明、布局科学、网络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并举的立体交通格局加速形成。

□全媒体记者何飞

关键词:机遇

成渝地区一体联通

12月6日,从省交通运输厅传来佳音:四川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获交通运输部批复,我市遂渝高速扩容、涪江高等级航道、涪江双江及三星船闸、唐家渡航运枢纽等项目以及遂宁到重庆港的货运水上穿梭巴士航线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枢纽一体化发展试点,我市蜀中缤纷文化风情道纳入交通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试点。

“十三五”期间,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为遂宁交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目前,我市已建成铁路“3向7线”243公里、高速公路“1环8射”359公里,形成四通八达的对外大通道,实现市域30分钟、到成渝主城区60分钟、到成渝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90分钟快速交通圈。

“以交通强市建设为载体,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指引,以‘外畅、内联、提质’为重点,全力推动公铁水航协同发展,建设现代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唐统表示,将扎实推进“313交通圈”,实现市域交通30分钟通勤,成渝双核及周边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打造“112物流圈”,实现市域1天送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1天送达、国内主要城市2天送达,加快构建“综合立体、高效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目前,我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已完成初稿,规划公路水运项目42个,总投资650.2亿元,助力交通强市、强县建设,打造联动成渝的重要门户枢纽。

关键词:成效

外延内连双循环

2018年5月,遂宁至大英快捷通道全线通车,给沿线发展带来重大利好。

“回家的路是市县快捷通道,村组公路也全部打通。”12月9日,在遂宁至大英快捷通道旁船山区桂花镇金井村一处小山坡下,返乡创业者陈家林笑逐颜开。

林下养殖的鸡正在觅食;池塘边,垂钓的游客络绎不绝。陈家林的农庄,每个周末都要迎来一次客流高峰,“如果交通条件不改善,哪个敢回乡创业?”

交通纵横交错、互联互通,新村聚集点星罗棋布,路催生着市县经济腾飞……

据统计,“十三五”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9106公里,密度175.7公里/百平方公里,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全省平均水平的2.5倍,基本建成干支相连、覆盖城乡、支撑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在“四环四射”市域大骨架基本形成基础上,通过国省道路网调整,全市有G318、G246、G247、G350等4条国道,S101、S207、S209、S306、S307、S401、S413、S414等8条省道,总里程849公里。“十三五”期间,我市完成G247射洪段一级公路改造、G350遂宁至大英段新建、G318及G246遂宁城区过境等项目建设,在建涪江四桥、S209安居至白马、S101射洪段、S413附北至蓬溪县城段等项目。

与此同时,2016年以来,我市累计投入“四好农村路”建设资金126亿元。截至2019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7898公里,路网密度155.36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比例90.2%,高等级铺装路面公路比例96.9%,全市所有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率达100%。“十三五”期间,我市11座渡改桥项目陆续建成,各区域群众逐步告别“渡船时代”,迎来“大桥时代”。特别是全市5个县(市、区)全部建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为全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好了支撑。

关键词:融合

融合交通与物流发展

2018年3月5日11时55分,一列装载瓷砖、粮食的货运列车缓缓驶进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专用线威斯腾铁路物流园。这是物流港铁路专用线首批到站货物,从此,物流园区及遂宁周边地区货主可直接在物流港铁路货运站办理货运业务,实现与全国各地的大宗货物、集装箱、零散与批量货运物资快进快出,日货运量达两万吨。

威斯腾铁路物流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集装箱货物不能直接到遂宁火车站,只能发往南充东站,再由公路运输发回遂宁,成本比直达铁路货运站高出两成。而现在,铁路专用线比遂宁站铁路运输、仓储能力更充足,运输成本更低。

随着大通道、大物流建设,推进物流运输结构调整促降本增效益,我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集疏运通道基本畅通。除了已建成铁路“3向7线”243公里,建成高速公路“1环8射”359公里外,已构建川贵广—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深化与湛江港、北海市、钦州市、重庆市、北部湾港务集团合作,全方位构建物流大通道。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以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为核心,有效覆盖城市主要产业聚集区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产业逐渐壮大。积极引进中国东盟城、威斯腾西部铁路物流园等重大项目落户遂宁,形成物流产业发展集群。2019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176.9亿元,增速10.2%,占GDP比重13.2%;智慧物流网络基本形成。积极发展网络货运,推进物联亿达“物联云仓”平台项目、威斯腾铁路物流园“途络”平台、顺意通物流农村O2O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初步构建起全市内通外拓的物流信息化平台。

2020年,我市现代物流发展再传喜讯,遂宁成功创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和物流发展齐头并进的还有全市客运服务能力。

我市全域推进“金通工程”,开通农村客运线路181条、乡村旅游专线20条,激发乡村旅游活力。2020年3月,安居区、射洪市被列为四川省推进乡村客运“金通工程”57个试点县区之一。

客货共配促农村物流发展,开通“班线快递”交邮合作试点线路8条,整合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9家,客运、货运、邮政综合效益充分释放。

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10辆,新增公交线路15条,调整线路22条,大力推进智能公交和场站建设,全面落实学生优惠和老年人、残疾人免费乘车政策,民生公交为市民出行增添幸福“砝码”。

我市在全省率先开通毗邻地区定制客运(遂宁—潼南)和首条跨省城际公交(安居磨溪镇—潼南双江镇)。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刚刚结束的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完善现代基础交通设施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省”。伫立时代潮头,站在“十四五”起点,遂宁交通将充分把握成都东进与重庆西拓相向发展机遇,下好交通发展先手棋,唱好交通融合双城记,为遂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