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遂宁公安这样做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遂宁日报
-->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的安排部署,2019年以来,我市各级公安机关全力开展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各基层派出所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探索总结出“民警村官”“‘1+N’警务联盟”“‘1+3+N’专群联动工作机制”“平安小区”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和成效,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即日起,本报推出特别报道,集中展示我市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中的优秀派出所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敬请关注。

遂宁经开区公安分局富源路派出所:

“三心”导向打造枫桥式派出所

在工作中,富源路派出所始终以永葆“忠心”、服务“民心”打造“匠心”的“三心”为导向,坚持紧密结合辖区当地民情、民俗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坚持专群结合,警民联动,整合辖区防控资源,全力构建打击、人防、技防、自防、信息、创安“六位一体”的立体治安防控体系。

按全省“六进六边”社区工作的要求,富源路派出所主动试点,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依托社区警务室和专职社区民警,推动基础警务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并全面推行社区民警和网格员服务宣教联动、基础信息联采、特殊群体联管、矛盾纠纷联调、社区平安联建的“五联”协作工作模式,推动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整体提升。同时,富源路派出所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为目标,结合“一标三实”入户调查等多种方式,并充分调动社区联防联治力量,全面夯实巡逻根基。

富源路派出所结合该所实际,积极推进警民恳谈、法治宣传等工作,每月定期深入小区、企业组织召开警民恳谈会,宣讲公安工作及近期治安情况和防控措施,征求居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19年以来,富源路派出所开展警民恳谈60余次,进企业开展恳谈20余次,救助群众200余次,调解各类纠纷300多件。

大英县公安局太吉派出所:

忠诚履职勇担当服务为民显忠诚

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中,太吉派出所围绕“传统+科技、实干+创新”做文章,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着力打造“枫桥经验”太吉版,取得了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

2002年太吉派出所成立后,始终将维护稳定作为重中之重,树立“优先调解”和“依法调解”的理念,建立社区、警务室、派出所“三级”调解机制。以调解为手段,以化解为目的,2002年以来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5000余件。在群防群治工作中,太吉派出所建立由25社区优秀网格员组成的专业巡逻队伍,由社区工作人员、治安积极分子、派出所案侦民警组成的义务防诈宣传队,并通过对专职保安、快递小哥、出租车驾驶员等社会力量进行整合,组建全民防控平台,形成了社会力量管点、专业巡逻队管线、派出所管面的群防群治格局。

在日常治安管理工作中,太吉派出所将派出所户籍、出入境等业务交由县政务服务中心进行一站式集成办理,真正实现了办理各类证件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在警务室配置专职社区民、辅警,做到警力沉至社区一线,警务移向社区前沿。通过积极探索全方位服务机制,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服务不缺位”。

市公安局安居区分局凤凰派出所:

力争上游服好务主动作为暖民心

2019年以来,凤凰派出所紧紧围绕“传统+科技、民警+群众、责任+落实”的理念,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挖掘群防群治组织能力,强化联防联控联调机制,切实担负起为辖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历史使命。

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中,凤凰派出所紧紧围绕“智慧小区”建设,依托“红袖标”工程,在群防群治的基础上,将治安义务巡逻队、护校队、“四防”安全互助组及辖区治安防范力量重新整合,开展联防联控、警治联勤、联户联防、联村联防、邻里守望等形式的平安守护行动,建立了白天治安防范组+晚上蹲点守候组、一个民警+多名治安防范力量的“白+黑”“1+N”模式。

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凤凰派出所推行警务实体化战略,坚决把矛盾化解在警务室,在人员居住密集区、重点企业区域设置了实体警务室,建成集“发现矛盾纠纷、化解矛盾纠纷、回访矛盾纠纷”为一体的公调对接机制,第一时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小、化解得早、化解得好”。警务室运作模式建立以来,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上升42.5%。

市河东新区公安分局慈音派出所:

让“枫桥经验”落地开花

2019年以来,慈音派出所大力弘扬“枫桥经验”,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民意为出发点,率先推动民警进入基层党组织班子,做实关口前移、警力下沉,建立健全“1+3+N”专群联动工作机制。由社区民警牵头,统筹组织辅警、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3支专职力量,发动物业、门卫、“红袖套”等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开展基础防控工作,形成多员叠加、联动发力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矛盾源头治理中,慈音派出所设立驻所公调对接调解室,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和民警,分类调处日常执法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矛盾纠纷,并对已调解纠纷进行回访,将不稳定隐患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2019年以来,慈音派出所调解各类纠纷1792起,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慈音派出所按照“显性用警、主动出击”的思路,采取“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模式,尽可能多地把警力投放到街面上。建立巡逻队、犬巡队、夜巡队,以街面屯警点为依托,以环岛商务中心、万达广场、校园周边等为重点,划定“三纵、十横”重点巡逻路线,加大巡逻的覆盖面和密度,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挤压犯罪空间,切实提升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市公安局安居区分局磨溪派出所:

护航安全稳定助力遂潼一体化

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中,磨溪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和方法,积极在加强预防社会矛盾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磨溪派出所坚持群众路线,汇民智、借民力,创立了1名民警+1名调解员+各种社会力量的1+1+N多元调解模式,在落实“公调对接”人民调解员进驻派出所的基础上,借助当地党委政府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动各村干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力量积极开展辖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并通过建立“一村一警”工作机制,每月由驻村民、辅警排查矛盾纠纷,建立矛盾纠纷台账,落实专人专责专项开展调解。

磨溪派出所秉承“警务围着警情转,民警围着民意转”的工作理念,通过统筹布局巡防、集中整治严打,最大限度地整治辖区群众反映的突出治安问题,增强辖区群众安全感。同时,磨溪派出所积极探索并与边界相连的重庆潼南区玉溪派出所、双江派出所签订区域联动警务合作协议,形成“情报互换、资源共享、联勤联动”的区域警务协作模式,构建了平安、稳定、团结、和谐的边界关系,为维护辖区边界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射洪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

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

在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射洪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创新服务举措,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智慧警务的基层派出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子。

该派出所通过打造警企联盟、调解联盟、心防联盟,探索创建“1+N”警务联盟模式。组建居民夜巡队和居民乡音调解队的形式,护航经济发展。按照“总店”的顶配升级驻所调解室,引入专业司法人士驻所,组建金牌调解团队,固化运行现场调解、警民联调、专职调解的三级调解机制。建立6个警务调解室、11个村居(社区)调解点,完善“所、室、点”联动调解网络。并构建起以安防体验区为主阵地、学校(社区)为主点位、防范宣讲团为主力军的立体化安防体系。

在工作中,城北派出所以“六进六边”为载体,快侦快破民生小案,做深做广警务协作,深化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完善立体防控体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截至目前,共妥善化解和处理涉及项目矛盾纠纷40余起。同时,城北派出所通过依托雪亮工程、配合街道办事处开展开放小区封闭改造、监控升级,将现代科技融入到社区警务中,对小区传统案件进行有效的智能防控,以社区的“小平安”积累社会的“大平安”。

市公安局船山分局南津路派出所:

践行新理念打造新“枫”尚

在创建“枫桥式派出所”中,南津路派出所认真贯彻落实正规化建设要求,将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融入日常工作,全力维护辖区社会政治治安稳定,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初步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在源头化解矛盾纠纷上,南津路派出所创新建立楼长+群防群治工作小组+派出所三级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同时,南津路派出所建立由辖区党委政府牵头、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联调工作机制,统筹整合社区民辅警、网格员等各方面力量,建立“公调对接”办公室1个,落实专兼职调解员1名。今年以来,通过公调对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起。并积极推进调解回访机制,从源头上防止纠纷反复,做到矛盾隐患“彻底根除”。

在严打各类违法犯罪、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开展巡逻防控的同时,南津路派出所还积极强化社区警区,设立专职民警推进社区警务室与社区同址办公,按照“1+2+N”模式配备1名民警、2名辅警和3-5名网格人员开展工作,使社区民警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通过积极开展平安小区创建,今年以来,辖区盗窃案件同比下降18%,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遂宁高新区公安分局物流港派出所:

学习“枫桥经验”创建平安高新

近年来,物流港派出所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构建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把各项公安工作延伸到最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全力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致力打造平安高新。

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中,物流港派出所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密切联系群众和人熟地熟优势,健全派出所公调对接机制,通过“网格+警务”的创新管理工作模式,建立镇、所、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全面加强摸排辖区矛盾纠纷,对矛盾纠纷的警情实行分类管理,并对涉法、涉诉复杂纠纷警情、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由派出所组织或邀请经验丰富、公信力强的“和事佬”、社区调解员、律师到驻所调解室进行联合调处。2019年以来,物流港派出所共联合调处矛盾纠纷800余起。

同时,物流港派出所坚持“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工作理念,将辖区警务室不断向一线延伸,通过强化智慧防控,对辖区内主要通道入口做到监控巡防全覆盖,并联合网格员在辖区人口密集区域开展义务流动巡防。通过为辖区警务室配齐社区民警及辅警,强化警务服务,着力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机制。

蓬溪县公安局蓬南派出所:

践行枫桥精神建设平安蓬南

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以来,蓬南派出所坚持“党建淬炼队伍、党建引领警务、党建助优业绩”的工作思路,创新用好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借民力实现社会共治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平安和谐稳定,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蓬南派出所在全市先行试点派出所建立案件队、交警中队、巡特警中队、专职消防队、基层基础中队、警务室和公安政务分中心为一体的“五队一室一中心”农村派出所警务运行新模式,提升了维稳处突、治安防控、安全监管等遂行能力。同时,蓬南派出所8名党员民警兼任村(居)委会副书记或委员,并组织综治、司法、村组干部等,常态调处矛盾纠纷、指导治安防控等,把公安工作做到了群众家门口。在工作中指导建立3支群防队伍,调处各类纠纷400余起。

蓬南派出所以深化“放管服”为契机,通过增设车管窗口,增添自助照相设备等措施,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红利,让办事群众切实感受到“带着疑问来、装着答案走,怀着焦虑来、带着满意走”。同时蓬南派出所实行定期开展预约上门、送证上门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共上门为60岁以上老人拍照达60人,送证240多张,真正体现“最多跑一次”式服务。(全媒体记者杨树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