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群众在抗疫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2月11日,船山区文明办、区民政局发出倡议,船山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物业管理、超市供应、饭店餐饮和旅游等10家社会组织成立了“船山区市民应急支援中心”。
该中心通过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作用,为群众提供物资支援、代办支援、咨询支援、协调支援等服务,解决群众在抗疫中的具体困难,一定程度缓解了一线抗疫压力。
■全媒体记者王锡刚
关键数字:55类特殊人群获免费送货上门
船山区介福桥的杨辉是独居老人,妻子早年去世,唯一的女儿在外地工作。今年春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女儿滞留在外地,没能回家。
因腿脚不便,再加上缺少口罩,老人每隔数天才出门一次购买日常生活物品。每次,老人都必须采购一大袋物品,每走一段路,就要停下休息一会儿。
2月15日,眼看着食物要吃空了,老人开始焦虑了。正在这时,他听邻居说,万禾超市可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拨通万禾超市金港名都店的电话,得到对方肯定答复后,他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加了工作人员的微信后,杨辉列出了包括豆腐、莴笋、菜籽油等10余件货物清单。不一会儿,超市的工作人员就将物品送到了小区门卫处。
说起为困难市民提供送货服务,还得从一则微信消息说起。
“杨老师你好!我市目前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为减少外出,避免感染,特殊时期有无志愿者帮助居民开展送货服务?”2月11日,市城区北河街的独居老人唐明德在微信上如是咨询船山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杨朗。
收到这条消息之前,杨郎就已积极筹备成立“船山区市民应急支援中心”的相关事宜。这条消息启发了杨郎,他想,这不仅是个体需求,应该有相当一部分困难群众需要这样的服务。
12日,在市超市供应商协会的协助下,万禾超市有限公司加入船山区市民应急支援中心战团,迅速部署旗下26家在营分店组建志愿服务团队,为低保户或低保边缘户,一二级或患病残障人士家庭,孤寡、空巢、独居、失独老人,在家隔离观察人员、在遂宁无亲友且无法返乡的外地困境人员等5类人群提供免费送货服务。
关键数字:3030支服务队缓解一线工作压力
自四川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遂宁对各方面工作进行了事无巨细的安排部署。但“一罩难求”的窘迫依然困扰着部分群众。
为此,船山区市民应急支援中心面向社会招募了具有专业知识、特长技能的志愿者骨干,以专业力量带动民间力量实施“希望罩·船山造”行动,鼓励市民在家自制安全卫生的口罩,缓解部分群众缺乏口罩的现状。
蜀秀西街的市民王芳已有一个星期没有出门。她有较为严重的胃病,或许受凉,最近几天,她的胃总是隐隐作痛。但因为没有口罩,她想去医院的想法总是一再搁置。
“我按照网上自制口罩的方法尝试做了几个,我不手巧,有些步骤总感觉没有做到位,也不够美观,戴出去怕被人笑。”王芳说,在得知船山区市民应急支援中心组织有专业人员指导制作口罩后,她立即加入了微信群。经过专业人员一步步详细指导,不一会儿,一只既实用又美观的口罩就做好了。
据悉,该中心组织动员30余支协会服务队180余名党员志愿者,为北河社区独居老人协调落实了急需的防护口罩;协调开通心理援助热线,为焦虑群体戴上“心灵口罩”;推介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线上教育资源,为在家学生提供免费电子教材服务,有效实现“停课不停学”;积极协调市工商联获得定向捐赠口罩3000个、手套3000双,火速分发给一线战“疫”人员;主动联系遂宁市福彩中心,落实帐篷30顶,支援社区抗疫值守;深入小区消毒杀菌,帮助居家隔离人员清运生活垃圾……该中心成立以来,急群众之所急,有效缓解了我市防控一线的工作压力。
关键数字:66大支援行动精准解决难题
“成立这个民间的公益性机构,定位是政府服务的有益补充,目的在于汇聚民间智慧、集合社会力量,发挥各个社会组织的专业作用,精准对接解决市民忧急愁盼的问题,同时减轻社区防疫工作压力,让社区干部腾出手,更好开展工作。”杨朗介绍说,船山区市民应急支援中心主要提供物资支援、代办支援、认定支援、咨询支援、协调支援、个性支援等六大支援,依托“资源链接+捐赠项目”“社会组织+志愿团队”“法律援助+协会佐证”“问题搜集+反馈回应”“资源链接+供需对接”“个案处置+线上援助”等模式,通过收集、分类、下发、处置、回复五个步骤,解决群众抗疫中的具体困难。
据船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船山区市民应急支援中心应运而生,释放出巨大的治理效能,下一步将以中心为依托,有效调动协会力量,不断完善其自身支援能力,建立长效常态的运行机制,让中心真正成为在广大市民心中有影响、有口碑的工作品牌,促进船山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