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乐山,一本世界级的旅游书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乐山日报
-->

■钟志红

我除了出生地不沾“乐山”二字外,童年的玩具车曾游弋于乐山的街道,青春的疙瘩豆在乐山的气息里冒尖,以及人至中年对往事的追怀,还是黏着乐山的泥土和水乳的商标。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我所生活的这座城市,何尝不是一本书?

书名

乐山的笔名叫“乐水”,再按老祖宗的“辈分”来说,“嘉”字辈的“嘉州”、“嘉定”当然入选。如果还说昵称,恐以“海棠香国”最著名。

从中国汉字有表意的功能上理解,“乐山”和“乐水”,浓缩了大自然优秀的“遗传基因”;与“嘉”字为伍,流露出书生们不说褒赏、也绝无贬意的感悟和体味——山水青秀,定然山水育人。

扉页

“闲居无所事,散步宅前田。”小镇沙湾因“灵山秀水,沙岸湾环”,让百年前的一位少年取笔名为“沫若”——流经沙湾的大渡河,雅名沫水;流入大渡河的雅河,称为若水。

沫若赞为“睡美人”的美女峰,集山、石、峰、洞、泉具于一身:“潇洒飘逸的长发,那端庄匀称的五官,那标志青春妙龄的丰满乳峰,无不令人诗情万丈……”究竟是作者瞬息到位的灵感,彩画了这里的山水,还是无限风光给他头顶的光环镀了金?

无论究竟,当你打开乐山这本书时,扉页上不可空缺郭沫若的签名。

序言

大佛和峨眉山是这本书的序言。来乐山不踏足两处,枉然成行?

来到峨乐景区,峨眉的山猴、弹琴蛙、大蚯蚓的不安分,与大佛的伟岸雄奇,将会带给你怎样的浮想联翩?

物随心移,境由心造。旅游是审美视角的调整,是沉淀在内心深处的思考。站在乐山的世界文化遗产前,你岂能空脑而归?

首篇

不缺山不缺水的乐山,还不缺绿。

三江河床蜿蜒伸向远方,湿润的气候滋养这里植被的翠绿色。城中的制高点老霄顶,是绿色的发射塔,睡佛的结构根本就是树丛的轮廓;三江水的保姆还是树,它们一年四季、不分昼夜护着流水东去,向人们行一排排注目礼;峨眉山更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博物馆,资料显示,森林覆盖率为百分之八十七,桂、杉、柏等树种二千八百七十余,占全国植物物种总数的十分之一……

声声的竹韵,宁静的化身;树林的涛声,清凉的注脚。

中篇

也许是纵横交错的山水,阻碍了乐山人脚步的迈出去,再说还有四川盆地这堵“墙”。乐山难得一见短命的狂风,不知道能否排得上沙尘暴、台风的孙辈;如果真要把南极北极的气温引进几度的话,指不定人们见着飞舞的雪花,还以为是仙女撒鲜花!

风沙少、雨水足、阳光害羞得像少女。在乐山,男女不说人人精通麻将,但不识“贰柒拾”的,如同你没吃过棒棒鸡、麻辣烫、油烫鸭、豆腐脑、跷脚牛肉,这还会是乐山人?

乐山人忙着吃和玩,慷慨挪出夹江水畔千佛崖、五通桥碧波小西湖、沙湾郭沫若旧居、嘉阳窄轨小火车等,让外地游客们流连忘返去吧。

还有,乐山美女多;再有,乐山茶园多。书的插页,有太多的古色古香,风韵袭人。

……

尾篇

我偏爱乐山的古镇老街。

顺城老街、清溪古镇等,当触摸古墙斑驳的皮肤,阅读遥远又近的历史,它们貌似瞬间成为一颗颗动词,在一行行线装书的目录上清晰鲜活;老墙的字里行间,如一幅幅棱角铮铮的雕刻作品,让你走在时光隧道里,触摸到时代变迁的脉络……

的确,所谓的一颗“老”字,在书写怎么的一颗“大”字,不失情感的依丽。古镇老街可是一帧动态与静态联姻的画册,被岁月磨砺的质感思想,与城市粗糙的年轮于一体,成就了史诗般跳动的音符……

后记

身为乐山人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幸运;对于能游走于乐山的外地客,你会感觉到乐山就是一尊精致的盆景,集人文、景象、饮食、民风于一体的彩色和立体,让你在转身离去时,总有些不了情镶嵌在长久的回味里。

乐山,这一本世界级的旅游书,指南你旅途的情有所依,爱罢不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