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程和平
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立秋之后,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什么是“贴秋膘”呢?原来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立秋之后,天气逐渐凉爽下来,于是就萌发了要吃好的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的想法。吃什么呢?首选吃肉,“以肉贴膘”,所以叫“贴秋膘”。
“贴秋膘”
应给脾胃一个调整期
依照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秋冬需要进补,而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
“秋季进补也不能大鱼大肉,要讲究科学搭配。”市人民医院营养科负责人、国家级营养师张艳告诉记者,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常食冻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倘若大量进食补品,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一下承受,容易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所以,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莲子。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适量食用。
据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王永红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贴秋膘”也要分人,也要讲究一定的限度和规则,尤其要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及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天气转凉,人们食欲大增,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另外,秋季容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候,进补还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否则如果盲目急着“贴秋膘”反而可能对健康不利。
“贴秋膘”
不同人群有不同方法
育龄女性多吃瘦肉有助补铁和提升阳气。
育龄期女性每月例假期间会损失一定量的血,因此,在饮食中一定要有补铁意识,尤其在需要提升抵抗力的秋天,更应多加注意。如果加上习惯夏天减肥,整个夏季总是吃素食多,虽然也吃荤菜,但又偏于鱼虾等含铁量不太丰富的食物,很少吃猪牛羊等动物类食物,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所以,入秋以后,这些脾胃虚寒的“阳虚体质”女性,“贴秋膘”的重点就是要适当吃一些温性牛羊瘦肉,提升阳气,温胃散寒,且有助于补铁。
中年男士则要控制胃口减少应酬,多选清淡饮食。
秋天一到,爱吃肉的男人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借口,那就是”贴秋膘”。回锅肉、炖蹄花、肥牛火锅都是他们的最爱。尽管中年男人贫血的情况比较少,但对于应酬比较多的中年男士,秋天控制体重就变得非常严峻,控制胃口显得较为关键。因为一旦秋天不注意,到了活动较少的冬天体重就可能猛增,这将给心脏和其他内脏器官造成很大压力,还很容易引起上火。所以,应减少应酬,多吃一些素菜,以清淡饮食为主。
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多喝八宝粥。
很多老人夏天活动量较小,膳食不合理的危害,在夏天体现还不是很明显,但到了秋天就不一样了,逛公园、登山、旅游,都需要很好的体能,如果吃不好,不但容易秋乏,还会经常生病。秋天是瓜果蔬菜丰收的季节,老人应该学会做自己的营养师,每天可以吃二三十种食物,尤其是应季蔬菜。还可以自己调制八宝粥,里面放一些大枣、小米、红豆、绿豆、芸豆、花生、桂圆等,再配上一点小素菜,如洋白菜、萝卜条等。有的老人特别爱喝铁观音等苦味特别大的浓茶提神,需要提醒的是,这些茶在泻火的同时,也特别容易伤胃。所以,老人最好秋天开始换茶,改喝普洱,因为普洱属于发酵茶,口感比较平和,属性也比较温和,可达到养胃的功效,还有一定的降血脂功效。
进补食物推荐
秋季进补到底吃什么好呢?上述两位专家向普通的进补者推荐以下食品。
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功效。
莲子:能祛余暑,滋补强身。
山药:适用范围广,不论男女老幼、体健体弱,都可食用。
白扁豆:煮粥或煎汤服,可健脾胃、增食欲。
藕:熟藕能健脾开胃,适宜秋天进补。
牛羊肉:秋天食用牛羊肉可温补气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