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兴鑫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乐山出口型企业普遍感觉到,以低成本生产推动外贸高速发展的时代正在离去。面对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如何调整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这道摆在外向型企业面前的题目,正促使他们积极地寻找发展新动力。
调结构
“两条腿”走路
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国际市场,乐山企业的脚步一刻也不停息。今年4月举行的“广交会”上,乐山小微企业表现不俗:三缘电机厂、东川机械、经轮纺织、成发纸机、藤久工艺品都接到不少订单。
三缘电机厂自主研发的“智能型碾米粉碎组合机”,功能和安全性能大大提升,成功进入东欧和东南亚市场,上半年累计出口136万美元。经轮纺织与阿联酋客商签订纺织品出口贸易合同,实现自营出口,
国际宏观经济趋紧,电子行业更新换代加剧,乐山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刻感受到竞争的激烈,在市场疲软、成本上升、挤压赢利空间的情况下,公司仍然保持了80%的开工率。公司瞄准三星、苹果等手机巨头,转变思路,调整产品结构,规避风险,脱离困境。
用工是制造业最大成本,但招工难,人才流动频繁,推高了用工成本。“平均每月工资2000多元,都招不到人。”中威鞋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何大兴感受深刻,作为承接成都市鞋业转型的项目,中威鞋业落户峨眉山,今年3月试生产,力争今年实现出口一千万美元。何大兴介绍,作为国际知名女鞋的“贴牌”生产企业,位于成都的公司总部将建一个研发中心,将峨眉山作为自创品牌加工基地。
随着用工成本、原材料的上涨,外资逐渐将目光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对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也要瞄准国内市场,依靠自主品牌,赢得新的市场份额。
新需求
见证市场新趋势
作为乐山出口创汇第一大户,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上半年实现草甘膦出口1.4亿美元,同比增长138.7%。公司与全球农化巨头澳洲纽发姆公司保持稳定合作关系,获得了长期的外销渠道。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草甘膦自主登记和商标注册,并且在欧洲、南美、澳洲等国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下一步开拓全球市场奠定了基础。
“我们的订单供不应求。”7月28日,成发纸机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产品已成功进入印度、越南等国家,目前正与俄罗斯等国洽谈,今年上半年实现出口124万美元,同比增长218%。
从4月份举行的广交会订单结构,看未来市场趋势——技术含量高、有品牌、能满足刚性需求、市场定位准的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配件、机械设备等产品成交保持增长;但附加值低、同质化高、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化工、轻工类产品成交有所下降。
从市场分布看,上半年我市与95个国家和地区有对外贸易,与美国双边贸易额为1.22亿美元,增长228%,成为最大贸易伙伴;同期双边贸易额上千万美元的还有马来西亚、南非、巴西、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8个国家和地区。从出口产品结构看,出口工业制成品比重达97%,产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据乐山海关分析,由于国际市场变化,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需求疲软、订单减少,出口数量和价格双双萎缩,可能会影响到我市电子类产品生产企业。当前应加快推进外贸产业多元化发展,在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盐磷化工产业的基础上,支持鞋类、服装业做大做强,有效解决产业布局单一带来的问题。同时,积极引进新项目、大项目,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增长。
抱团出击
开拓国际市场
“越南的高速公路、住房、港口建设等基础建设如火如荼,钢铁需求巨大,但其国内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在越南调研多次后,乐山市兴德轧辊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慎忠发现,目前越南的轧辊产品主要从美国、日本和我国进口。我国的轧辊价格平均每吨比其他两国低2000美元,以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占据了越南轧辊市场份额的70%以上。
瞅准商机,曾慎忠与一家外贸中间商签订了500吨轧辊的授权委托销售协议。然而一年过去了,订单只完成了几十吨。与其他生产商一样,曾慎忠遇到了外贸销售瓶颈。巨大的利润空间就在眼前,2011年5月,曾慎忠“大胆”在越南建立贸易机构,成为我市第一家在东盟设立贸易机构的企业。
据市商务局调研显示,我市企业通过边贸、代理等方式进入东盟市场的小农机、锅炉、橡塑机械、建筑阀门、纺织、日用品等产品出口额达5000多万美元。
帮助乐山企业“走进东盟”,市商务局依托乐山兴德轧辊机械有限公司在越南设立的驻越贸易机构,建设乐山东盟商务平台。为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贸易机构,对开办费、场地租金、交通费等费用原则上给予全额财政补贴,对东盟进出口贸易采取人民币结算的企业,将提高其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助比例等一系列优惠奖励措施。
市商务局局长章晓红介绍,将围绕“平台、队伍、功能”做强做大,深化越南东盟窗口“三外联动”、“凝聚川军”的作用,并以此为模板,探索建立更为广阔的海外营销平台,推动“乐山造”集群“走出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