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积极调整身心教你应对“长假综合征”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乐山日报
-->

■本报记者程和平文/图

阅读提示:往年长假后,许多重回工作岗位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节后的一段时间内,心情烦躁、萎靡不振,精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很低,甚至久久不能进入状态。同时伴有头疼、失眠、嗜睡、胃口不佳等种种不适,严重时还出现抑郁、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这就是所谓的“长假综合征”。这是因为长假娱乐过度,身体没有得到充分休息,人体生物钟被打乱,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入正常生活状态时,生物钟调节不过来,松弛下来的“弦”一时适应不了紧张繁忙的工作,因而产生种种不适症状。

今天是“十一”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相信很多上班族又开始遇到“老生常谈”的问题——“长假综合征”。7天长假,让人们从平日繁忙的生活节奏中解脱出来,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度过假期,但就是在享受长假快乐的同时,由于生活不规律、作息不稳定,各种各样的“长假综合征”又在困扰着人们。那么,我们该如何尽快摆脱困扰投身正常生活呢?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营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为你讲解支招。

“长假综合征”,你中了几个

睡眠紊乱综合征。7天长假,许多人都选择走亲访友或外出旅游。回来后,有些人却是夜里精神抖擞,熬到早晨才能睡着;白天头昏脑胀,提不起精神来。很多人不免心中纳闷,过去从来都不失眠,为何休息放松了几天后反而会患上失眠了呢?另外,7天长假,对于一些“网虫”来说简直就是难得的机会。平时在单位,工作时间不允许上网,回家后也不能玩得太久。7天长假,几乎每天都泡在网上,甚至通宵达旦上网玩游戏。几天下来,眼睛酸涩,两眼血红。这不但影响正常生活,使眼、脑充血,周身血液循环失调,出现头昏、头痛、眼花、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如果上网或休闲场所有吸烟者,久处污染环境中,还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消化不良综合征。在长假里,串亲戚、朋友聚会样样都离不了饭局,天天是鸡、鸭、鱼、肉等美味佳肴,顿顿吃得是满嘴流油。再加上各种美味的零食,一天到晚嘴闲不着。几天下来,有些人便觉得毫无胃口,吃不下东西了,肚子胀满不适,胃部隐隐作痛,再好的饭菜也不想吃,甚至看见就恶心。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国家级营养师张艳解释说,在鸡鸭鱼肉等鲜味食品中,含有丰富的麸酸钠,会大大刺激人的味觉。麸酸钠进入人体后又分解成谷氨酸和酪氨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如过剩,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转化为有害物质随血流到脑部,干扰大脑神经细胞正常代谢,使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导致头昏脑涨、眼球突出、上肢麻木、下颌发抖、心慌气喘、心跳过速、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增高等一系列症状。

情感失调综合征。有些人能忙不能闲,平时腿上好像上了发条,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按说放假歇歇了,可他们好像有种“失落感”,呆在家里度日如年。几天下来,不但没休息好,反而觉得浑身不舒坦,焦虑不安、心神不宁、郁郁寡欢。长假过后,还有一些人心里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甚至有茶饭不思、身心俱疲、精神涣散等症状,全然没有上班时的朝气。市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室硕士研究生余会平认为,这就是节后“情感失调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生活小诀窍,预防“长假综合征”

按摩、散步、减压对付睡眠紊乱和疲劳。长假玩乐过度,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结果“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余会平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休息或给身体补充营养得到解除,要做到早睡早起,起居有序,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长时间用脑,大量消耗能量导致大脑血液和氧供应不足,削弱了脑细胞的正常功能,集中表现为头昏脑胀、失眠多梦等,缓解的方式是让大脑放松休息,可轻轻按摩头部、散步闲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听听音乐等;心理疲劳则由过节压力感造成,应设法减轻心理压力,严重者应赶快去看心理医生。

适当运动对付神经性厌食。过节往往出现一天不停嘴的现象,吃多了,就容易撑着,引起神经性厌食。对患有神经性厌食的人,张艳建议,可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尽量吃清淡一点的饭菜,让塞满鱼肉的肠胃也歇歇;最佳的方法是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轻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胃口也会调整到正常状态上来。

想象放松对付“上班恐惧”。余会平提醒市民,节后应尽可能停止各种应酬,抓紧时间自我调节,规律睡眠、饮食,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做出相应的调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一旦出现紧张、忧虑、厌倦工作的不良心态,也不要着急,白天工作时可以喝点茶、咖啡提神,也可以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轻松而有趣的事情,来缓解紧张带来的不适感;中午可小憩一会儿,晚上争取早睡;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百优解、索里昂等药物,改善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