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勇立潮头击长空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乐山日报
-->

■本报记者程和平文/图

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原乐山市红十字会医院)始建于1924年,2008年更名为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2010年增挂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名称。历经了89年的沧桑风雨,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从弱到强不断走向辉煌,2002年8月,医院顺利通过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成为乐山市首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近年来,医院多次受到卫生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是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基金会、卫生部授予的“爱婴医院”,全国“巾帼文明岗”,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卫生单位”、乐山市“园林式单位”,中国医院协会理事单位、四川省医院协会副主任单位。

医院现占地37.5亩,编制床位800张,配备有中央空调、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中央传呼、24小时热水供应等良好的病房设施。开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急诊科、麻醉科、血透科、重症医学科等20多个临床科室和影像诊断科(CR、CT、MRI)、检验科、核医学科、营养科、病理科、功能检查科(彩超、多普勒等)、内窥镜室等医技科室,建成市级重点学科2个(内分泌科与肿瘤外科)、市级重点专科2个(心血管内科与五官科)。2012年年门诊、住院、大中手术量分别达到20万人次、1.5万余人次和一万多台次,彰显了该院的技术和管理实力,带动了区域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

科学管理质量立院

在这一项项业绩和殊荣的背后,有着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奋斗足迹。秉持“医疗为本、科学管理、质量立院、科技兴院”的办院宗旨,通过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医疗安全百日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创建“平安医院”等系列活动,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升病人就医体验,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学科建设、医疗安全、医院管理、医患关系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

采访中,该院院长齐建康告诉记者,医院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自我激励精神,一直把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质量控制,对缺陷进行分析评价,并制订持续改进的措施。医院每年都要进行医疗法律法规培训、“三基三严”培训、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并与四川大学华西附属医院建立了远程教育和远程会诊系统,有效提升了医务人员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诊疗技术水平。

长期以来,医院重视科研工作,建立并完善学科带头人制度,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引进,逐步建立起了一支医德医风好、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职工队伍和合理的人才梯队,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医院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治疗、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腹腔镜手术、肿瘤外科手术、臭氧治疗椎间盘手术、白内障复明手术等方面处于市内领先行列。其中肿瘤诊疗水平在全省肿瘤外科领域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大肠肿瘤(结肠、直肠癌)、乳腺肿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愈率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早在2005年,该院就率先引进国内先进的内放疗技术———在CT或B超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目前已成功开展近千例,效果显著。因操作技术成熟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009年2月,该项目获得四川省卫生厅放射治疗特别许可(川卫放证字(2009)第510000-000003),是目前四川省内获得批准开展该项技术项目的3家医院之一。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为此,医院成立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修订和完善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实施质量全程、全员控制,探索临床路径管理。同时,通过“三好一满意”、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等专项活动,坚持规范与提升相结合,在手术安全、合理用药、医疗技术管理、控制感染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重视纠纷预防,进一步畅通医患沟通渠道,建立有序、有效沟通机制,促进了全院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实力提升长远发展

人才是医院的核心。近三年来,医院开展科研项目10项,科研成果获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科研能力和论文水平明显提高。医院每年投入100多万元用于人才培养,通过外培、内训、严格坚持“三基三严”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医院肿瘤外科、外科、手术麻醉科已建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联合基地”。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医院内科开设9个二级学科,外科开设7个二级学科。以肿瘤外科、内分泌科为代表的市级重点学科,以眼科、心血管内科为代表市级重点专科,初步形成“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良好格局。

为进一步改善医院就医条件,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在抓好自身技术实力和医疗安全保障的同时,积极寻求医院拓展新思路。2009年,医院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到第5批中央投资项目,并经乐山市发改委批准立项,修建外科综合大楼。外科综合大楼总投资近6000万元,总体建筑为11层,其中地下1层,地上10层,建筑面积达17865平方米。项目于2010年8月30日正式进场施工,2012年9月通过工程竣工验收。

2012年11月,新建外科综合大楼正式搬迁投入使用。大楼布局合理,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备、温馨宽敞,极大地改善了医院的住院环境。大厅内有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方便患者查询。大楼各类标识清楚易辨,色彩和谐;主题墙和健康教育栏温馨美观,内容更贴近患者需要。外科大楼设有9个临床病区,分别是手术室(10楼)、重症医学科、手术麻醉科(9楼)、神经外科(8楼)、骨外科(7楼)、泌尿外科(6楼)、肿瘤科(5楼)、普外科(4科)、眼耳鼻喉科(3楼)、心血管内科(2楼);底楼是住院药房、出入院处、医保科和信息科,方便患者办理各类手续。

新建的外科大楼不仅配备有先进一流的净化手术间、重症监护室等医疗设施设备,还非常人性化地设置了方便完善的配餐间和晾衣间。病房内宽敞明亮,配套卫生间、储藏柜、数字电视、空调和病床隔离帘等,每个病区都设有VIP病房,能满足不同患者的就医需要。外科大楼的建成使医院的分区和流程更加合理,使病人就医体验得到极大地改善,环境更加的优美,为创建国家级三级综合医院提供了强大的软件和硬件实力保障。

目前医院配备有1.5T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64排128层螺旋CT、DRX光机、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清三晶片腹腔镜、德尔格麻醉机、呼吸机、超声骨密度仪、快速冷冻切片机、眼底532激光仪、钬激光碎石手术系统等大型先进的诊疗设备及各种生命监护仪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近400台(件)。已成功开展了系列腔镜手术、各种介入微创手术、各种肿瘤切除及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各种严重创伤救治、各种中毒急救等诊疗项目,其中开展的钬激光治疗泌尿系统结石、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及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手术填补了乐山市空白。

诚信履责惠及民生

经过多年发展,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已经实现从简单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的转变。“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加强技术投入、改善服务能力、完善服务功能、创造优美舒适的诊疗环境为目标,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据齐建康介绍,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医院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医疗为本,科学管理,质量立院,科技兴院”的办院方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公益性原则,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品牌建设为标准、以人才建设为重点、以提升质量为根本、以完善服务为目的、以强化管理为保障,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解放思想谋发展,科学发展促跨越”。当前医院面临的首要重点工作,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医改精神,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同时,以管理创新全面推动医院发展,巩固“二甲”成果,全力冲刺“三乙”创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创新的辉煌,将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建成环境宜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学科优势明显、人才队伍壮大、服务能力提升、公益性更加突出的现代化综合三级医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