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先春本报记者孙雁鸣文/图
进入新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是当今社会管理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近日,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峨眉仙山脚下却有着这样一群老人,他们依托老年协会和老体协群众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不仅做到了老有所乐,还做到了老有所为——
12月9日,前几天的冬日暖阳不见,天气阴冷。可是,在峨眉山市平兴乡太和度假村的池塘边,却是一番热火朝天景象。塘水偶被微风吹皱,水面上无数条鱼竿斜逸,丝线长垂,塘边围满了数十位老年人,他们或蹲、或坐、或站,将手里的钓竿伸向池塘钓鱼。
太和度假村老板告诉记者,今天举行的是老年人钓鱼比赛,主办单位是峨眉山市老年协会和老体协。“他们每年都要来这里举行钓鱼比赛,参加的人个个都很高兴。”
峨眉山市老体协主席吴国志介绍说,这只是仙山老人们全年开展的众多活动中的一项,还有更多、更精彩的活动。
“乐,是一种生活状态。是老年人最渴望的体验。因此,我们希望每一位老人都能做到老有所乐。”
峨眉山市老体协成立于1983年,老年协会成立于2006年,其间相差23年。但是,自从这两个群众团体因为具有相同的社会职能交集之后,就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和能量。
吴国志今年70岁,2011年12月,该市老体协改选,他被推选为主席。跟所有退休老干部一样,吴国志在接受采访时,首要谈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于老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峨眉山市主要领导在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后,对我们非常支持。活动经费在原来基础上增加20%,再加上对于全市18个乡镇老年工作指导和开展的活动费用,我们每年可供支配的经费达到了54万元。这让我们的活动有了保障。”说到这里,吴国志很有些自豪。
在这次钓鱼比赛中获得第三名的峨眉山市老干部唐泽超说,峨眉山市老体协和老年协会今年开展了68次活动,参加人数达到2700多人,可谓是规模空前。除每年举行的钓鱼比赛外,还开展了门球、棋牌、乒乓球、健身气功等活动。
“参加乐山市举行的第六届运动会,峨眉老体协获得了两枚金牌、两枚银牌和五枚铜牌。乐,是一种生活状态。是老年人在人生晚年最渴望的生命体验。因此,我们希望每一位老人都能做到老有所乐。”吴国志介绍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峨眉山市老体协和老年协会与很多地方不一样的是,他们没有设置城市和农村的界限,“打开山门”容许和接纳来自农村的老年人。只要是够年龄、有意愿的老年人,无论城乡户口,不管过去的身份,都可以加入“两个会”,一起活动,一起享受集体运动带来的快乐。
“目前,全市老年人入会率达到了82%,现在共有6万左右的老年人参加了各级、各会、各分支机构组织的各项活动。”峨眉山市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何玉金告诉记者。
“为,是一种生存态度。虽然离岗,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我们愿意尽余热,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贡献。”
在吴国志等一帮退休老人眼里,老年协会和老体协不只是满足老有所乐,更多的是要发挥老同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优势,为党政分忧,为社会做实事,真正做到老有所为。
采访中,何玉金给记者举了个例子:“罗目镇因建设拆迁,就有几户人不愿意搬。后来,该镇领导找到了老体协。有位老同志过去人缘好,前去反复协调。结果那几户人随后就进行了搬迁!——很难的工作就这样通了。”
吴国志介绍说,像这样的事情很多。大为镇峨胜水泥厂建设的搬迁难题,也是通过老同志出面解决。还有黄湾乡、符溪镇等地方的拆迁工作,都有老同志的身影。“为,是一种生存态度。虽然离岗,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我们愿意尽余热,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贡献。”吴国志坦然地说。
今年7月,龙门乡鸭池村一个叫杨洋的孩子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在那个贫穷的山区,既是好事也是令人忧愁的事。原来,杨洋家很穷,根本负担不起孩子去北京的费用,更不用说上学的花销。该市老年协会下属的龙门乡老协知情后,立即发动会员捐款。很快就凑起了2000多元,解决了孩子去北京的费用。“这样的孩子,就是将来国家的栋梁,我们应该帮助。”该市老体协会员何秋元说。
同时,会内互帮互助也蔚然成风。高桥镇万曹村102岁的谢盛全老人虽然年过百岁,但身体健康,在镇上开了个小卖部。今年重阳节,老人拿出400元,另加50条毛巾,请镇上的干部发给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我能活到今天这岁数,完全是因为社会好、制度好,党和政府待我们好,这点东西就是我的心意表达。”老人说。
老干部史生洪说,有了老体协和老年协会这个平台,让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慢慢适应了以平常心和大家一起共同生活、共同享受、共同作为,他认为非常好。
谈到今后的活动,吴国志说,接下来要继续抓好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在享受老年之乐之时,肩负起社会责任,让峨眉山市的老年人更具幸福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