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爱粮节粮传承美德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乐山日报
-->

■本报记者张清见习记者郑旭

今(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发展可持续粮食系统,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本周也是“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爱粮节粮传承美德”。如何爱粮节粮、传承美德,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粮食局、部分餐饮企业及学校相关负责人,听取他们心中的想法。

粮食部门:

科学储粮保证粮食安全

“爱粮节粮在当今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市粮食局副局长唐辉荣介绍,我国人口多,土地面积少,同时,目前大多数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或就近进厂,引发了“粮二代”断档的危机。农村存在的“撂荒”、“种懒庄稼”现象,也导致粮食单产下降。

我市2012年粮食产量118万吨,据社会粮源供需平衡调查显示,去年我市粮食实际消费需求量是176万吨,从市外调入玉米量约40万吨,稻谷、小麦各约10万吨。

唐辉荣介绍,现在粮食部门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四级储备粮体系,国家对粮食实行最低收购价格制度,有力地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粮食部门要加强粮食储存管理,科学储粮,保证粮食质量,不造成粮食浪费。为了减少粮食储存损耗,国家施行了中央和地方以及老百姓三方共同出资的小粮仓计划。近年来,全市每年共发放7000个小粮仓,减少农村粮食储存过程中的虫害、鼠害。目前正在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种粮大户搞好收购、储存等服务,保证粮食质量。

唐辉荣表示,结合今年“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主题,市粮食局将做好宣传工作,引导人们爱惜粮食、节约粮食,避免过度加工导致粮食营养流失。

餐饮企业:

“文明餐桌行动”爱粮节粮

爱粮节粮,餐桌是主要平台之一。我市餐饮企业在这方面的认识和做法如何,昨(15)日,记者来到中心城区王浩儿渔港进行了了解。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王浩儿渔港餐饮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税宗元向记者谈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珍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为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企业向食客们发出了文明餐桌行动倡议:理性消费,按需点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做到不剩饭、不剩菜,吃不完就打包,积极营造温馨、文明的就餐环境,体现“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传统美德。

税宗元告诉记者,公司规定,凡是发现员工在用餐中倾倒粮食的,都会给予20元的罚款处罚。记者看到,在厨房外,员工用餐盛饭的地方,张贴着非常醒目的温馨提示,上面写到“饱时不忘饿时饥,饭菜得来实不易,吃多少,打多少,不乱扔,不倾倒,从我做起很重要!节约用餐最美,铺张浪费最丑。”

与此同时,员工们在服务中均引导顾客吃多少点多少,不剩菜、不剩饭,剩菜打包,免费为顾客提供环保打包餐盒。科学饮食,合理搭配,注重营养,不暴食。

加强引导:

节约粮食从娃娃抓起

15日午饭时间,记者在市实验小学看到,学生们剩饭、倒饭的现象很少见,该校食堂内,洗碗槽内的饭粒很少。

“为鼓励同学们做勤俭节约好少年,学校今年春季开始就推出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大力倡导师生勤俭节约。”市实验小学政教处副主任张玺说:“开学第一课,辅导员们在给队员进行理想教育的同时,也把勤俭节约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开学典礼上,校长对全校同学提出了养成勤俭节约好习惯的要求,食堂里挂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标语,工作人员对各班午餐剩余饭菜的数量和重量进行统计,公示每日浪费之最,警醒师生们要节约每一粒粮食。”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在学生中进行节约教育很有必要。”张玺谈道,如今,“节约”已经成为实验小学的主题教育词之一,学校将继续利用好红领巾电视台等宣传阵地,对孩子们进行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的教育,及时报道勤俭节约的好人好事,推行勤俭节约之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