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个现代农业企业的选择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乐山日报
-->

■实习生冉磊本报记者陈兴鑫文/图

11月25日,中心城区里仁街,别具特色的绿宝利康“厨房食品”店热闹开张。

与传统的农贸市场截然不同:干净、整洁、亮堂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新鲜的有机蔬菜琳琅满目。当然,最令人吃惊的还是菜价:蕃茄每斤5元,小白菜每斤4元,四季豆每斤4元。

这是绿宝利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乐山设立的首家“厨房食品”。随后开张的还有绿宝利康嘉州新城店、致江路店、乐山一中店。

如此“坚挺”的菜价,市民是否购买?作为乐山都市农业的领头羊,绿宝利康为何坚定不移向市场迈进?

选择:从田间走向餐桌

去年莴笋行情大好,种植户一拥而上,造成今年的莴笋滞销,每斤售价不到0.2元。“除去种子、农药、化肥,每斤卖上0.2元就够成本了。”市中区车子镇的种植大户李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能够产出近万斤莴笋,如果每斤卖价0.2元,共收入2000元,不亏就行了。”

农业种植面临的高风险,让菜农有些“受伤”。对于从事现代农业的企业,在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的双重挑战下,如何走出困境、把握机遇?

“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就不会有园区的今天。”绿宝利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强发自内心的感激。

4年前,绿宝利康选择了市中区土主镇铁牛村,投资近8000万元,流转土地800亩,建成三大板块:蔬菜高科技博览园、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万头规模的猪场。其中,政府补助资金2000多万元。省农业厅领导多次赴园区调研,认为这是川内功能最好、设计最优的蔬菜育苗中心。

当地农民进园区务工,也有一笔收入。高峰时节园区吸纳200多人务工,平时也有几十人,企业每年仅支付土地流转和农民务工的费用就在200万元以上。

“我们要让大家真正地吃到绿色蕃茄的味道。”这是绿宝利康创始人当年做农业的初衷。那么,消费者是否会为此而买单呢?

企业每亩地需投入1000多元的租金,6000多元的人工成本。那么,只有利用高科技的种植方法,选用优质的品种,才能实现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如果遇上大的自然灾害,企业则面临血本无归的困境。

绿宝利康曾与中心城区的各大商场达成合作,通过商超渠道为市民提供优质蔬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合作,效果却不大理想。

绿宝利康经过认真调查,最终决定围绕市场做文章,做老百姓的菜篮子,在中心城区开近百家“厨房食品”店,完善产业链,真正把安全的蔬菜从田间送到市民的餐桌。

“每个店以社区为单位,服务半径500米范围内,服务人口200户人。”王强算了一笔账:一家三口每天的蔬菜、肉、蛋、油消费30元,每月900元。如果一个店满足200户,一个月的营业额18万元,一年的营业额324万元,以8%的年利润率计算,每个店赢利30万元左右。如果开100家店,一年赢利3000万元。

为了抵御风险,绿宝利康还决定多元化发展,通过“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向水果、花卉领域进军,破解农业企业成长的难题。

希望:为土地“松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部署。对于绿宝利康来讲,这为公司发展壮大燃起了种种希望。

对于农业生产企业,历来受到金融行业的“冷落”:企业希望做大做强,找到银行贷款发展壮大生产。但是,银行需要企业提供可靠的抵押物。流转土地算不算?答案可想而知。

此路不通,另寻他路。找担保公司,各项手续纷繁复杂,融资成本高,对于本就微利经营的农业企业来讲,更是一笔不少的负担。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给现代农业注入了希望与梦想。对于扎根乐山农村的的现代农业企业,希望为土地“松绑”,让流转土地获得资本的青睐,在金融领域不再受“冷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