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志在云端传奇永存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乐山日报
-->

■本报记者王京川

一生痴迷飞翔,又以飞翔姿态定格人生。

衣瑞龙走了,留下一段翱翔蓝天的不朽传奇。

敢为人先,艰苦探寻,追逐梦想,挑战极限——从尧茂书、衣瑞龙、王大康等乐山“水陆空”传奇人物的背影中,我们不难读出相似之处。

这一梦想的种子,也势必在嘉州大地萌芽开花,茁壮向上。

1扪心自问——“奥地利人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

和熙阳光不期而至,穿越云层遍洒三江。

微风吹拂,菜花金黄,风筝满天,这,本是一个滑翔的理想天气——可“飞人”之翼,已在5天前定格蓝天。

昨(2)日的市殡仪馆,闻讯赶来的市民和各地“伞友”排成长龙。这是“中国第一飞人”衣瑞龙远行的日子,他们来见老衣最后一面,为“飞人”送行。

从1988年乐山城南鹣子山上的笨拙首飞,到2013年汉源太皇山空中360度后空翻“绝唱”,25年,45岁到70岁,衣瑞龙经历了数百次试飞失败,好几次死里逃生,生命不息,奋飞不已,终于飞下众多名山,谱就“飞人传奇”。

 只是,这一次邂逅死神,幸运没能再度降临。此时,离衣瑞龙70大寿仅有35天。

1943年4月1日,衣瑞龙在辽宁大连呱呱坠地。身为工人的父母怎么也不会想到,孩子会在遥远的四川乐山度过生命大半时光,并痴迷飞翔为之献身。

1965年,唐山铁道学院内迁至峨眉山麓,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正在该校运输系就读的衣瑞龙也随之前来。此时的衣瑞龙是校体操队骨干,单双杠、吊环、鞍马样样都来,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很受老师和同学喜爱,也为他日后的飞翔打下基础。

1968年,衣瑞龙从交大毕业,分配回大连当了4年铁路板道工,又调到乐山嘉乐造纸厂任机械工程师。从此,他再没远离第二故乡。

“瑞”气祥云,“龙”翔九天,“衣”带渐宽终不悔——飞翔之梦,似乎在冥冥中为衣瑞龙注定。1967年冬,交大读书期间,他爬上峨眉山金顶,站在大雪纷飞的舍身崖旁:“太美了!当时我觉得自己就像站在天上,心想要是能从这山顶上飞下去,该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这个梦,在他脑中萦绕了19年。

1986年,一本《航空知识》杂志关于悬挂滑翔的介绍,让衣瑞龙豁然开朗:“对,无动力滑翔机!”身为机械工程师,他从只鳞片爪的文字、图片中搜寻一切可用的技术数据,然后进行反复推理、测算、试验,尝试不同材质、比例的三角翼滑翔搭配……

 正当他誓当“峨眉山滑翔第一人”时,本报(当年名为《乐山报》)刊登的一则消息深深刺痛了他:1986年10月,31岁的奥地利医学博士阿尔拉夫?斯坦兹尔驾驶悬挂式滑翔机飞下峨眉山,安全降落在罗目镇!

“奥地利人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由此,衣瑞龙更加疯狂地搜集各种资料,穷尽积蓄,四处奔波,寻找合适铝材,试验不同翼布,甚至还学会了钳工技术和缝纫手艺,为自制三角翼滑翔机不懈努力。

2惊为天人——“有个‘鸟人’从天上落下来了!”

1988年8月,45岁的衣瑞龙终于造出了自己第一架三角翼滑翔机。

他在乐山城转悠了好几圈,认定城南鹣子山适合首飞。于是,请两名同厂青工帮忙,他们一起把三角翼抬上山顶,等到了合适风向,衣瑞龙毫不迟疑,提起三角翼就向山下冲去。结果,可想而知——连续栽倒,最后一次倒是飞了一截,却在半山腰直接撞树,人也受了轻伤。

屡试屡败,屡败屡试。周围人从热情支持到冷嘲热讽,衣瑞龙的“飞翔梦”愈挫愈坚。

机遇降临:当年9月,法国人蒙特利埃市滑翔队来川交流,准备要飞峨眉山,队伍中还有1987年世界长距离滑翔冠军土道尔。得知消息,衣瑞龙兴奋地跳起来,迅速和相关方面取得联系,跟随法国滑翔队学习飞翔,请教技术。

更令他喜出望外的是,滑翔队领队、法国滑翔冠军基尔居然主动提出,要带衣瑞龙一起飞下峨眉山!

9月17日,衣瑞龙与基尔并排驾驶滑翔机从金顶冲出,第一次体会到腾云驾雾的快感。“好爽!”几分钟的慌乱过后,他开始兴奋地“云中漫步”,从空中俯览峨眉仙山和山下城镇。“这就是鸟儿的感觉吧?”

回到乐山,两年很快过去。按照法国朋友的指点,衣瑞龙重新自制滑翔机。可失败,还是失败……每次精疲力竭的失败过后,他都咬牙坚持,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1990年,柳暗花明。衣瑞龙的新三角翼滑翔机“雄风”号日渐成熟,连续试飞成功。“亚运会马上开幕,我要用从峨眉山飞下的壮举,为亚运加油,一展‘雄风’!”9月12日上山,守候5天。17日,他终于等到了适合的风向。“老衣加油,为中国人争气!”清晨7点45分,在金顶工作人员和游客的鼓励声中,衣瑞龙手握操纵杆,从舍身崖冲了出去,飞了!

飞行时间:30分钟;飞行落差:2500米。8点15分,峨眉山罗目镇和平村三组田间劳作的农民惊奇地大叫:“有个‘鸟人’从天上落下来了!”

47岁衣瑞龙首飞峨眉山的消息,迅速登上了《乐山报》、《四川日报》、《人民日报》,传遍神州,“飞人”之名不径而走。

此后22年,衣瑞龙接连29次从峨眉山金顶飞下,其中两次撞上山崖却又大难不死,顽强的意志、强烈的求生欲望、民众僧人的冒死救援,让他独自在家缺医少药躺了两个月后,神奇般死里逃生,接上断骨再造三角翼,重上蓝天!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创下前无古人、难有来者的飞翔纪录!

3老骥伏枥——“我要飞到不能飞为止!”

曾经,他对朋友、记者直舒心意:“在芸芸众生之上的孤独感,使我对飞翔充满了狂热。”

这种狂热,让他倾尽积蓄、废寝忘食。上世纪90年代中期,嘉乐造纸厂破产,他每月只拿120元生活费,“饭都吃不起了,还要坚持飞。”;

这种狂热,让他为了买一台法国二手滑翔机,毅然卖掉了家里的房子;

这种狂热,让他不惜离妻别子,也赢得了大江南北“粉丝”的敬佩和追捧。

成功飞下峨眉山后,衣瑞龙的飞翔“胃口”越来越大——

1991年,他从汉源海拔2000多米的龙塘山、马家山飞下;

1991年9月底,他应法国朋友之邀到桂林参加滑翔,独立爬上漓江上一座百米孤峰,一飞而下;又与法国朋友一起爬上月亮山,因风向太乱,下降中刚刚避过一座山崖又突遇高压线,幸亏紧急变线,从两排电线间飞快掠过,吓出了一身冷汗;随后,他们到漓江北边黄埔滩崖顶飞下,激起围观群众一片叫好。从阳朔返程时,他又顺道飞了湖南吉首。这段经历,被法国团队拍摄成为纪录片《桂林滑翔》;

1992年,他飞下海拔1140米的江油窦团山,带动当地成立了滑翔俱乐部;

1993年5月,他从海拔2506米的昆明西山一跃而下;

1993年9月10日,衣瑞龙参加泰山国际登山节,驾驶他的“心系奥运”号滑翔机,从海拔1532米的泰山之巅盘旋飞降;

1993年9月17日、21日、23日,7天之内,衣瑞龙马不停蹄,用自制三角翼滑翔机分别从最高海拔2160米的华山西峰、南峰、西峰成功飞翔,为中国申奥加油助威,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此后,2005年、2009年,衣端龙两次应邀,共完成5次飞下华山的壮举;

1996年8月,他从峨边彝族自治县背峰山成功飞下;

2006年10月,“中国首届鸟人飞行大赛”在湖南娄底湄江塞海湖上演。衣瑞龙带着他的橙色三角翼参赛。虽然风向不利于飞行,可他的飞行距离仍然达到9.236米,获得“最佳鸟人奖”。

“我要飞得更高!”历数曾经飞下的名山,海拔3099米的峨眉山傲视群峰。2008年,衣瑞龙将目光锁定海拔3236米的金口河大瓦山。11月29日下午3点50分,赶在大雪封山之前,65岁的衣瑞龙拖着滑翔机攀爬4个小时,从大瓦山山顶平台西北边缘的“仙姑洞”一跃而起,如“鸽子花”随风起舞。盘旋7分钟后,他在大天池畔的庄稼地里安全着陆。“这是我20年来飞越最陡峭、海拔最高,也是最雄伟、风光最好的山,我成功了!”衣瑞龙自豪高呼,“100多年前,美国探险家贝伯尔第一个成功登上了大瓦山顶,今天我是第一个从大瓦山顶成功飞了下来!”

2010年3月12日,将满67岁的衣瑞龙从海拔1142米的眉山市丹陵老峨山成功飞下;

2011年2月9日和2012年1月27日,衣瑞龙在乐山城南鹣子完成两次超低空飞行;

……

20多年过去了,省内省外,衣瑞龙扛着心爱的滑翔机一次次爬上山顶,从不同高度展示日益成熟的滑翔技巧,也吸引了一批批追随者,喜爱并参与这项“勇敢者的运动”。

2012年2月19日,冒着纷飞的大雪,接近69岁的衣瑞龙再次爬上峨眉山金顶,修缮滑翔跑道,为再飞金顶作好准备。他对四川日报记者说:“我要飞到不能飞为止!”3月初,他第29次也是最后一次从舍身崖冲入云海,平安降落。

“飞人”的传奇经历,不仅让他有越来越多的“粉丝”,也在一定程度提升着乐山的城市影响力。2008年8月4日,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来到乐山,衣瑞龙幸运地担任第147棒火炬手,代表乐山传递“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2011年,在我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乐山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中,衣瑞龙进入提名候选20人名单。

4超越梦想——“你觉得我还能飞几年?”

2013年初,山东卫视联系到衣瑞龙,准备做一期关于他飞行的节目。早在两年前,为了挑战自我,衣瑞龙曾设计出一套空中360度后空翻特技,不断看书学习,准备找机会一展身手。如今,机会来了。

“这个动作,国内还没有人做过。”面对徒弟的担心,衣瑞龙笑着反问,“我马上70岁了,你觉得我还能飞几年?”几经选择,他选定雅安市汉源县富泉镇香树村三组的太皇山作为特技练习地,准备自己先拍一个特技视频。太皇山名气不大,可它垂直600米的高差、平缓开阔的起降点,让老衣很满意——之前,他已在这里进行了3次成功滑翔。

1月29日,衣瑞龙从太皇山一跃而下,国内首次成功进行了空中360度后空翻特技。但由于天公不作美,随行徒弟拍摄的视频不够清晰。于是,他决定择机再上太皇山,二次挑战空中360度后空翻特技飞行。

 2月24日,农历蛇年元宵。一大早,衣瑞龙从乐山赶往雅安,与徒弟凌锡栋、攀枝花滑翔爱好者小李夫妇会合后,再到汉源爬上太皇山。

谁也不会想到,这次特技飞行,会是他的“绝唱”!

从网上疯传的当日视频记录中记者看到:下午5时31分,衣瑞龙冲出太皇山起飞点,平稳地飞向山下。随着滑翔机重心前压,衣瑞龙开始俯冲飞行、速度加快;

2分40多秒后,滑翔机抬头,衣瑞龙开始表演空中翻滚动作;

3分01秒,在翻过了180度后,意外出现:滑翔机没有按计划实现继续翻转,而是突然开始旋转,往下反复翻滚坠落!

3分33秒,滑翔机在空中旋转了20多圈,掉入汉源湖……

“遭了!快救人!”凌锡栋和小李夫妇赶忙打110报警,联系快艇参与营救。随后,汉源、西昌、乐山等地救援队伍迅速赶往出事水域,可惜,为时已晚。衣瑞龙为特技专门绑上的10公斤沙袋和30公斤重的滑翔机,将他无情拖向水底……

50个小时的救援、打捞工作后,26日晚,衣瑞龙遗体被打捞上岸,连夜送回乐山。

“飞人”失踪,引发全国媒体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报救援进展,近20家媒体齐聚汉源湖畔滚动报道,数以万计的网友通过微博、回贴为“飞人”点亮蜡烛祈福,期望老衣平安归来……

一生痴迷飞翔,又以飞翔姿态定格人生。

衣瑞龙走了,留下一段翱翔蓝天的不朽传奇。

敢为人先,艰苦探寻,追逐梦想,挑战极限——从尧茂书、衣瑞龙、王大康等乐山“水陆空”传奇人物的背影中,我们不难读出相似之处。

这一梦想的种子,也势必在嘉州大地萌芽开花,茁壮向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