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宋亚娟文/图
古镇搜索
华头镇在夹江县的最南端,大旗山与峨眉山余脉尖峰山之间有块山间盆地,清清的稚川溪从盆地流过,华头镇就在溪边。由于山高林深,生态优美,又有800多米的海拔,华头的夏日少有30度以上的气温,格外凉爽,是一处洗肺的天然氧吧。
去往华头交通便捷,从乐山出发,沿乐雅高速公路到夹江木城镇出口下,顺着路边的指示牌大约开车40分钟左右即可达到华头镇。
水边的集镇
今年的夏天多雨,整整一个6月,基本是在雨水中度过的。驱车行进在木城镇到华头镇的盘山公路上,浓密的林荫湿漉漉的,每一片叶子都透着新生的喜悦。藏在深山中的华头,当喧嚣的市井之音从这个已有300余年历史的古镇中传出,记者一行不禁喜出望外:当天正是华头的赶集日。
华头镇的车站在镇口最显眼处,如今的乡镇公交已经很气派了,崭新的大巴车,每天定点发班,连通了古镇与外面的世界。几辆小型面包车也忙碌不停,接送临近的乡民方便赶集。
古人建镇,总是选择上风上水的地方,利于人们安居乐业。华头古镇也是这样,发源于峨眉山余脉的稚川溪,流到古镇已有50来米宽,至今还有房子大的巨石矗立河中。甚至有的人家依照石型在石头上修建了吊脚楼,成为古镇华头的一景。而在水中一些大石头上,还有许多人工凿就的石洞,据说是古人修建水磨房或水碓房的遗址。
临稚川溪而下,古镇的老街鳞次栉比,由于地处深山,这个百年老镇的民居还保留着最初的模样,朴素得像一帧泛黄的老照片。古街分为正街、背街,但街名叫正街村,背街村。一栋栋木制的板楼以石板路作为地标,挤挤挨挨。这样的木楼,一楼作为商用,卖小吃副食,或者进行小商品交易,二楼一人多高的隔层里,则作为家居场所。一名卖豆花饭的大妈告诉记者,只有赶集日他们才会开张营业,老街热闹得很。
和乐山几乎所有的乡镇集市一样,华头的集市生活充满了浓郁的乡村色彩。行走古街,时不时见到火爆的茶馆业,赶集的乡民们三五一群地凑到一起打二七十,打发寂寞的时光。
尽管雨很快下起来了,但集市仍旧没有散场的意思,背着背篓买菜买小孩衣物的,坐在小饭馆里喝小酒的,挤在茶馆里打牌的,古镇的生活鲜活丰富,让人感叹川人未曾改变过的小日子里浸泡出的小滋味。
镇·桥·传说
正街村上河巷,沿着这条路往上,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铁索桥出现在眼前。1988年被列入夹江县文物保护单位的铁索桥横跨稚川溪两岸。在桥头位置,还有6块记录建桥史实的石碑,和一对写了对联的石柱。只不过年代久远,碑上的字迹多已脱落,许多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在上河巷巷尾居住的黄淑琴热情地当起了记者的向导,“你看这座山像什么,另外两座呢?”站在铁索桥上,黄淑琴指着远处被云雾笼罩的青山问记者。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果然三座貌似农事所用的铧头状青山赫然在目。黄淑琴说,由于“铧”同“华”音,人们将这个古镇取名为华头。
连日的大雨,稚川溪已经涨水,奔腾的水浑浊不堪。黄淑琴把一肚子关于华头的传说和故事向记者娓娓道来,“河里不仅有溶洞,还有一条神奇的大鱼。”根据黄淑琴的描述,在华头人印象中,居于河中的那方巨石据说下面有个大溶洞,可以通往另外一个世界。而在铁索桥下的一块大石头里,据说还藏着一条神奇的大鱼,它很少现身,而如果现身的话,那铁索桥将面临断裂的威胁。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在华头人眼里,已经历经百年的铁索桥,目前由于承载时间过长,摇晃度比以前大多了,他们希望相关单位能及时修缮加固。
走过铁索桥,桥头一个姓邓的大爷和老伴把刚刚蒸出的发粑摆了出来,5毛钱一个,酸甜入口。邓大爷告诉记者,他们在桥头做生意好几十年了,年年都会碰到外地的回头客到他这里买发粑。
豆腐干一条街
华头有一宝,豆腐干里品味道。华头豆腐干,是每个前往华头探幽的人必买的土特产。与华头中学相邻的学前巷,是华头的豆腐干一条街。密集在这条巷子的三四家豆腐干作坊,生意火爆。尤其是第二家“张疯子豆腐干”,目前已经申请了商标专利,生意供不应求。
主持“张疯子豆腐干”品牌的老板实际上叫张崇兴,已经在华头经营了40多个年头豆腐干生意的老人对自己的品牌十分自豪。“华头人有做豆腐干的习俗,我们小时候镇上起码有20%的人家在做豆腐干。”张崇兴说,年轻的时候,他就跟着镇上的豆腐干作坊学习做豆腐干。“小小一块豆腐干,藏着很多秘密,”张崇兴告诉记者,豆腐干好吃,除了豆子的质量、水源、火候无一不可缺少。他们家现在采用的水源是屋后的山泉水,干净而且口感很好。
在张崇兴宽敞的作坊外,还堆放着很多圆木。“这些都是加工豆腐干所需的柴火,只有运用原始的方法,豆腐干才会好吃。”张崇兴向记者解释。
来到豆腐干一条街已是下午1点,张崇兴家的豆腐干已经销售告罄。“每天生产1000多块豆腐干,根本不够卖。一天如果能生产5000块豆腐干,可能才赶得上市场的节奏。”张崇兴说,目前他们的作坊还需要扩大规模,再招几个工人。按照一块豆腐干8毛的价格,“张疯子豆腐干”可谓市场大有“钱”景。
据了解,在今年6月央视7套播出的“乡土”栏目之“这里是乐山之乐山寻古”中,夹江华头豆腐干闪亮登场,而张崇兴和他的“张疯子豆腐干”成为厚厚的一笔。-->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