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兴鑫/文杜余鑫/图
今年年底,西南首条城际铁路客运专线——成绵乐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将正式通车。未来将有能力实现公交化运营,最快10分钟一趟,2014年底全面投入运营后,时速250公里的动车将把成都、绵阳、德阳、眉山、乐山等城市快速串联起来,形成1小时甚至30分钟生活圈。
乐山即将迎来高铁时代,怎样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发展好“高铁经济”?11月21日,我市召开“高铁经济”专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就这一话题进行研讨,共同探讨乐山旅游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产业:区域合作同城发展
成绵乐城际铁路,将四川最具活力的成、德、绵、乐、眉五大城市串连起来,不仅增强成都经济区各城市的联系,缓解各区域间交通往来迂回绕行的现状,还将进一步加快成都经济区一体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市发改委负责人认为,随着高铁的通车,成德绵眉乐同城化进一步加快,将推动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利于乐山在产业布局、城市建设上与成都经济区无缝对接,提升乐山的发展潜力和城市竞争力。目前,“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乐山处于两大经济带的战略交汇之地,是两大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点,一旦具备较强的辐射能力,就能带动两大经济带实现联动发展。拥有四川大件运输第一港——乐山港,将成为商品的重要集散地。
但是,高铁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高铁将给相关产业、市场带来发展机遇,提升城市辐射能力和节奏,改善市民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由于交通的便利、沿线规模大、实力强的城市获得利益会更明显,这就是典型的“虹吸效应”。
目前,成都经济区将重点打造三大产业联动区:一是以成都、德阳、绵阳城市为节点,以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为重点的成德绵产业联动区;二是以成都、德阳、资阳城市为节点,以汽车、机车和机械加工为重点的德成资产业联动区;三是以成都、眉山、乐山、雅安城市为节点,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重点的成乐产业联动区。
市发改委负责人建议,要在把握高铁沿线区域发展动态,全面分析高速铁路对我市产业影响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乐山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促进产业链及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优化乐山产业布局。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跨度转移趋势,积极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和我国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交通:满足旅客“零换乘”
成绵乐客专通车后,成德绵乐眉五市将形成一个新的“1小时经济圈”。18分钟到眉山、半小时通绵阳、1小时达峨眉。往北,可逛李白故里、赏三星堆,品绵阳米粉、江油肥肠;往南,黄龙溪、乐山大佛、峨眉山,老妈兔头、东坡肘子……让您一路尽兴。
与会专家认为,这条铁路将带来新型城市关系的构建、时空距离的缩短、生活方式的革新,让乐山进入全新的“通勤时代”。值得关注的是,这条横卧在成都平原的“飞龙”,或实行公交化运行。为方便市民乘车,成绵乐客专公司还将推出网络订票,市民拿着身份证“刷卡”,就可直接进站。
事实上,成绵乐城际铁路的通车,对于乐山而言是迎来高铁时代的第一个阶断,目前还只是一条“断头”高铁,只解决乐山北上成都,进而连接西安、郑州、北京的问题。五年以后,成贵铁路通车可解决南下贵阳、广州,这是第二阶段;十年以后,雅乐铁路客专及川藏铁路建成,标志着第三个阶段完成。届时,乐山才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高铁来了,乐山交通怎么办?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认为,首先要应对传统道路客运格局的改变。成绵乐城际铁路的开通直接影响乐山(峨眉)至成都、眉山、德阳等15条道路客运班线的运营,预计企业利润每年减少约2500万元。针对高铁带来的冲击,拟通过调整客运运力结构、转移到中短途客运阵地、发展旅游包车客运等方式,巩固并扩大到高铁辐射不到的客运市场,成为高铁的延伸工具,从而为自身赢得新的市场空间。
其次,高铁开通后,作为南端止点的乐山市,客流量必将大幅增长。为了满足巨大客流量的“零换乘”,市交委积极做好公共交通、旅游客运与高铁的对接。一是构建三站合一的交通枢纽。在青江新区,与成绵乐城际铁路乐山站成品字形排列的公交客运总站和长途客运总站正加快建设,并将先后于明年初和国庆节前建成投用。二是做好城市公交的对接。成绵乐城际铁路开通后,立即开行7条公交线路到成绵乐客专乐山站,包括1路、3路、22路、2条夜间公交车、601旅游公交专线、602岷江旅游环线公交。下一步,待长途客运总站、站前广场等基础设施完善后,根据公交规划调整,新增公交线路连接高铁站。三是做好旅游客运的对接。大力发展包车定制服务,计划到明年陆续开通覆盖高铁站至周边11个区县景区、景点的来回直通车。四是做好出租汽车的对接。目前我市有746辆出租车。为应对高铁开通带来的旅客量增加,将逐步调增出租汽车运力、扩大规模,并在成绵乐铁路乐山站设置出租汽车专用停车上下旅客区,疏运旅客到达中心城区或景区。
旅游:让游客“快进慢游”
风的速度,呼啸而来。全长312公里的成绵乐城际铁路,将四川最具吸引力的三大景区:大成都、大峨眉、大九寨连在一起。乐山大佛、峨眉山、东坡祠、神奇九寨……直到李白故里,沿线站站串起,各有千秋风情。带着游玩的心情,想在哪站下,就在哪站下。便利之外,提速更快。绵阳游客到峨眉山,坐上动车,一个多小时,时间缩短了一大半。
旅游,成了高铁为沿线城市带来的最直接效益。市旅游体育委负责人认为,高铁开通将拓展乐山的旅游市场,扩大旅游客源,增加周末游短线游的数量,使“快进慢游”成为现实,同时对原有的出行方式产生较大冲击,从而促进沿线各城市商务旅游和休闲旅游发展,旅游地产也具备了极大的升值潜力。
市旅游体育委负责人建议,要重点对高铁辐射范围内潜在的客户群体进行重点开发与研究,开发符合异地商旅要求和高铁沿线居民周末休闲的高铁一日游、两日游旅游产品,开发文化慢游、休闲慢游、健康慢游、会议慢游、美食慢游等多条主题旅游线路,解决“留得住”、“深度游”的问题,将乐山、峨眉建设成为旅游集散中心,同时带动周边区县游。
乐山旅游如何搭乘高铁,实现创新升级和全域发展?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建议,一是加快打造吸引力强、留得住人的旅游产品和不同需求的精品线路。公司重点规划推荐四个与高铁紧密关联的文旅项目:乐山“大未来”国际旅游度假区、“大峨眉”智慧旅游文化创意园区、峨眉山文化演艺产业、旅游汽车租赁产业。二是加快构建配套完善、方便快捷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全市无障碍旅游。比如,建立高铁站与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旅游直通车,为旅客提供在全市多景点之间的“一站直达”转接送服务;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合作,实现景区与高铁和机场的无缝对接。三是加快构建网络营销体系和旅游服务体系,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
峨眉山-乐山大佛景管委会负责人认为,近期加快制定高铁旅游产品线路、完善配套服务、加强旅游宣传推广;中期进一步丰富乐山旅游产品、完善休闲度假功能、建立城际高铁旅游联盟;远期加强资源整合和深度合作,加快乐山国际旅游目的地、乐山大佛景区国际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当前,要进一步完善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嘉定客栈争取年底前开业运营,加快嘉定院子招商进程,在嘉定坊形成100个客房的接待能力;与西南铁旅深度合作,12月初启动“乐山大佛高铁直通车旅游”项目,年底前在乐山高铁站设立“乐山大佛旅游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服务。
生活:打造成渝“后花园”
如果说过去30年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单体城市为核心,那么后一轮的城市化,将主要以城市群崛起为标志,而推动城市群崛起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就是交通格局大提升。高铁时代的到来,无疑让成绵乐地区在城市群构建上成为可能。
乐山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乐山可以成为成渝两地的“后花园”。随着青江新区的打造和高铁的通行,乐山进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重庆三小时经济圈,吸引成渝两地市民及游客来乐山消费成为可能,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乐山商业对外开放、提升层次带来机遇。
市商务局负责人认为,我市每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超过3000万人次,有着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但是游客消费场所局限于景点、酒店,乐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尚未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力。因此,要商旅互动,发挥乐山资源禀赋优势。比如,要高起点建设青江新区,打造乐山现代商业中心。构建“一主两副四区”市级、区级商业中心体系,促进高端商业集聚。结合17条商业街区的打造,凸显“江、山、佛、人、城”特色资源,将餐饮、游览、休闲、娱乐、购物和住宿等元素和功能有机结合。加强特色产品、旅游产品进站区、进景区、进线路。
市住建局负责人表示,要结合“双百”区域中心城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重点围绕商务、居家、休闲、度假、康养的需要,抓紧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切实增强城市建设与高铁时代来临、旅博会召开、旅游业发展的契合度。要加快青江新区“商贸城”、岷江东岸“历史城”、苏稽片区“文化城”、临港新城“产业城”的规划建设,真正形成具有相当规模、一定看点,留得住游客、吸引到投资的城市新区。要加快老霄顶片区、肖公嘴周边、竹公溪沿岸等的打造步伐,推进嘉州绿心公园、嘉州长卷天街的建设速度,打造特色更加鲜明的游、购、娱新亮点。要进一步加强高铁时代来临后,房地产业机遇与挑战的研判,积极引导开发企业在思想理念、经营模式和产品结构上进行更大的转变,在推进传统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的同时,立足乐山三江汇流、气候温润、生态宜人、景点众多,坐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独特优势,沿岷江、青衣江、峨眉河等优质水岸线板块,大力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和文化地产,有针对性地加大小户型、精装房供给总量,提升承接各类人群来乐休闲、居住能力,构建城市慢生活,打造成渝“后花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