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江帆文/图
入秋以来,几场秋雨,气温有所下降,在经历了炎夏的酷暑和湿闷后,人们备感秋季的凉爽和舒适。宜人的秋季,乐山市民都参加了哪些喜爱的健身活动,在健身时该注意哪些问题?记者进行了了解。
健身课堂深受喜爱
当华灯初上时,优美的舞曲在乐山体育中心健身广场回响,广场中间搭起的舞台上,华美动人、极具民族风情的大众舞教学表演,让大批舞迷如痴如醉。台下近千名市民踏着音乐节奏,跟随着台上舞蹈教师动作而舞姿翩迁。每天黄昏时分,免费的舞蹈教学总是吸引了不少舞蹈爱好者前来学习和观摩。
据了解,乐山市体育中心全民健身长廊从2002年开始免费向市民开放,全民健身活动就开展得如火如荼。健身舞、跳绳、交谊舞、篮球、羽毛球、徒步走……几乎所有常见的健身项目都能在这里见到。每天的清晨、傍晚,这里总是聚集着数以千计热爱运动的市民。种类齐全的健身器材,再加上整洁有序的环境,使这里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健身的乐园。
在享受健身长廊的同时,市体育中心内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还会热心地指导大家科学健身,开出运动处方,推出的系列健身课堂更是受到市民欢迎。市民黄女士说,“在市体育中心的健身广场上,每周一到周五的免费健身课堂常年开放,健美操、形体舞、体育舞蹈等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受到大家的欢迎。从市体育中心健身长廊这里学成出师的健身爱好者,不少已在市内其他社区开辟了一批新的晨晚练点,乐山的全民健身运动氛围浓厚,很多人喜爱运动,大家劲头都很足。
秋季健身结合进补
乐山的秋天,秋意斑斓。芬芳的桂花,沁人的空气,和煦的阳光,让人领略到乐山秋的美好。在凉风习习的秋季,骑行、登山等各种户外运动随处可见,很多市民三五结伴,在自然与城市之间进行运动健身的活动。市民彭女士说,秋高气爽,是徒步旅行的好季节,很多市民放慢脚步,选择在城区的城市绿心公园、白岩竹溪文化公园等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运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秋季进行运动锻炼,温度适宜,气候宜人,不仅能够领略美景,同时在运动过程中也能改善体质。在秋季进行运动锻炼,通过运动锻炼和低温的刺激,身体能够逐渐适应季节由秋向冬的变化,机体基础代谢率提高,身体耐寒抗病能力提高。通过合理有效的运动锻炼形式,放松身心,缓解工作的压力,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精力。很多市民表示,慢跑、健步走、爬山、骑行等都是很多市民在秋季喜爱的运动锻炼形式,既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又在挥洒淋漓汗水的同时,进行心灵愉悦的放松。
入秋以来,昼夜温差较大、空气干燥,让人感觉不适应,免疫力下降,健康指数自然下滑。因此,市民需要及时拟订完善的健身计划,结合秋季进补,愉快度过这个美好的季节。市体育中心社会体育指导员介绍,秋季进补讲究多,适宜多摄入蛋白质,日常应适当多吃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瘦肉、奶类、鱼虾类和豆类食物。适量饮茶,补充维生素,吃一些动物肝脏等食物。秋季进补应以清补、平补为主。此外,秋季进补还应因人而异,因此,身体虚弱、患有慢性疾病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
秋天运动选择适量
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锻炼。”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魏建琼介绍,气候宜人的秋季,让那些原本因为酷暑而疏于运动的人们又有了运动的兴致。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在户外运动的时间也有所增加。然而要注意的是,季节的更替会让人的生理机能发生变化,比如会出现秋乏、秋燥等现象,还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如何养生健身,秋季锻炼也有学问。
从夏天的不爱动到秋天的动起来,这其中还需把握好度,并非运动越多就越好。从中医理论讲,秋天是人体精气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建议运动量不宜过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慢跑、散步、登山、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等,适时有度地进行。这样既不会因出汗多而损耗元气,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素质。秋季气候渐趋干燥,在进行身体锻炼的前后要多喝些水,通过补充体内的水分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并提高口鼻黏膜的防御机能。
温馨提示:
秋季是健身的大好季节。不过,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这个时候更需要注意健身的方法,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秋天气温下降,肌体在这种环境下会引起血管收缩,关节活动能力减弱,极易造成肌肉、关节、韧带的损伤。专家提醒,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时间长短和内容可以因人而异,一般应该做到身体微微有些发热比较好。运动的幅度、强度都要适当,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运动时更要选择舒缓的项目,以免发生意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