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铁炉水上一只船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乐山日报
-->

■本报记者曾文文/图

犍为县罗城古镇,以“山顶一只船”而声名远播,享誉海外。在犍为县城东南37公里处的铁炉镇,其老街也是船形建筑,因三面环水,是名副其实的“水上一只船”。

1追溯历史400年

发源于沐川县与宜宾市屏山县交界处五指山北麓老关碉的沐溪河,自西南向东北缓缓流淌。在流经沐川县幸福、沐溪、新凡、炭库等乡镇后入犍为县铁炉乡,在铁炉集镇外绕一大弯继续北流汇入岷江。

铁炉乡,清代为铁炉场。古镇修建于何时,目前无确切时间可以考证。镇上曾有两座古寺庙均修建于明代,东皇宫修建于明朝嘉靖42年(公元1563年),岩泉寺修建于明朝隆庆5年(公元1571年)。据此可以推断,古镇创建于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铁炉场名称的来历,目前有两个版本。一是据民国《犍为县志·杂志》记载:“铁炉石,县南六十里有铁炉场,场有庙曰岩泉寺,寺侧一石似铁形如炉,径约五尺,露有五尺土面,乡人既呼其寺曰铁炉寺而又以名其场。”二是传说早年有一位铁匠最先来此建炉打铁,因其手艺高超,打出的农具远近闻名,四面八方的农民慕名前来购买。后来,铁匠铺越来越多,鼎盛时期有红炉上百家,生意十分红火。为尊铁匠祖师,大家共同出资修建了老君庙(又名铁炉寺),故此得名铁炉场。

旧时,雷波、沐川、马边、屏山等县山高坡陡,交通十分不便,进出货物全靠沐溪河水道航运,而铁炉场就是当时沐溪水道的中转站。从这里入岷江,上达乐山、成都,下到宜宾、重庆……从清代到民国,木材、茶叶、黄姜、白姜等农副产品和食盐、百货等商品进进出出,每日大小船只数十艘,南来北往的客商熙熙攘攘。

解放后,随着陆路交通条件逐步改善,加之1976年在沐溪河上修筑石坝建成铁炉电站,沐溪河航运被拦腰切断。但电站库区及大坝下游河道仍可通航,船只来来往往。

2走进“水上船”

铁炉集镇老街,东临沐溪河,西面和北面临兴隆溪。在兴隆溪与沐溪河汇合处,有一座建于清嘉庆25年(公元1820年)的单孔石桥横跨在兴隆溪上,是从北端进出老街的唯一通道。

老街为木结构小青瓦平房,长约500米,宽50余米。街道两头窄,中间宽,其形如梭。两边是凉厅街,为穿斗木构架,小青瓦屋面,具有典型的川西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凉厅街能遮阳挡雨,是人们进行商贸活动的场所。东、西凉厅街后面是商住两用房,前面临街的为商铺,商铺后面是住房。东凉厅街后面濒临沐溪河,住房后面是沿河吊脚楼。

东、西凉厅街之间,是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凉厅街分别有三条小巷通往沐溪河、兴隆溪。街道为船底,凉厅街为船舱,小巷似船桨,加上船头、船尾,又三面环水,整个老街就像停靠在水上的一艘小船。

目前,老街基本保持原样。街上有商铺100多家。每逢赶集,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3寻觅古遗址

铁炉集镇虽小,但古迹遗址众多。仅老街及附近就曾有5宫:东皇宫、万寿宫、文昌宫、南华宫、禹王宫。目前仅禹王宫、南华宫还留有部分遗迹。除文昌宫外,其余4宫的创建和维修时间在民国26年版的《犍为县志》有详细记载。东皇宫创建时间最早,为明嘉靖42年(公元1563年)。禹王宫修建时间最迟,为清嘉庆14年(公元1809年)。令人遗憾的是,相对保持完好的禹王宫,解放后改作学校。2005年,学校以排危为由,将庙宇大殿全部拆除,大殿两根整石雕成的龙柱被拉倒摔断……

在老街南北两端的沐溪河边,各有一座古迹斑斑的码头,至今保存完好。码头都是用条石砌成,上码头为三段石级台阶,下码头呈半圆形台阶。下码头旁,有一座修建于清朝嘉庆25年(公元1820年)的单孔石桥,石桥横跨在兴隆溪上,往前几米,便是兴隆溪与沐溪河交汇处。石桥虽已近200年,但仍完好无损。桥头南端紧挨下码头,有一株古朴沧桑的大榕树,枝繁叶茂,冠如巨伞。

沿兴隆溪往上500米,有一天然洞穴,古名“月岩”,当地人称古天洞,又名神仙洞。此洞因地壳运动天然形成,形似半月。洞内现存有石桌、石凳、石阶、石床等遗迹。

在洞顶石壁上,不知何年何人专为此洞所作并题刻的《古天洞记》,因洞内日晒雨淋不到而保存完好,字迹清晰。2000年,犍为县文管所将该题刻申报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乡境内还曾有岩泉寺、高峰寺等5寺以及水孔庙、川主庙等5庙,除岩泉寺部分遗迹尚存外,其余均无存。

4景前人自醉

1976年铁炉电站建成,大坝由条石砌成,呈弧形,全长近70米,高约7米。大坝漫水时形成一道非常壮观的瀑布,水小时如珠帘壁挂,水大时则飞瀑雷鸣。沿电站库区往上,沐溪河蜿蜒曲折,两岸青山连绵不断。河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渔舟点点。岸边,田园碧绿,青山绿水之间,座座农舍掩映其中,恍如世外桃源。清晨,站在古镇西边遥望对岸,晨雾缭绕,青山倒影在沐溪河中,犹如晨沐的玉女。夜观琵琶沱,则明镜高悬,清水荡漾,好一个月映琵琶。

每逢雨后,古天洞前,兴隆溪河床因地形垂直陡降,一帘瀑布飞流直下。“古天洞地开,飞瀑滴翠来,其声如雷鸣,可震三里,是谓仙境胜迹也。”道出了古天洞瀑布的壮观。

民国初年,本乡文人黄仲权根据美丽的自然风光,仿犍为著名的古八景,也为铁炉题了八景,分别是:朝阳春晓、圣岭莲花、高峰耸翠、古洞观瀑、鲨鱼鼓浪、琵琶映月、渔村晚唱、凉亭幽谷。如今,这些美景依然存在。还有今人黄坚专门为铁炉八景分别配诗一首以赞美之。这里,录其中两首与读者分享:

“霞落渔村醉夕烟,歌声缭绕水云天。繁星野火辉阑夜,梦里鱼儿入网间。”——渔村唱晚(打鱼村)。

“清风拂拂水莹莹,小憩凉亭最沁心。鸟语蝉鸣山叠翠,霞飞幽谷听迥身。”——凉亭幽谷(凉亭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