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清文/图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公告,市中区苏稽米花糖(苏稽香油米花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形式审查,并从2014年11月3日起予以公示两个月。公示期满后,经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评审,它将有望成为市中区首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我市的又一张美食名片。
传承100多年的嘉州味道
苏稽米花糖作为四川乐山的名特产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它选用上等糯米、优质花生、白砂糖、芝麻及上等的鲜猪边板油等无公害绿色原料,采用全手工制作,使其外观光润饱满,产品口感酥脆,口味香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成为馈赠亲友的绝好佳品。
据考证,苏稽米花糖是张吉武先生于1901年首创的,距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张吉武用他独到敏锐的眼光观察到苏稽有着得天独厚生产谷花糖的条件(盛产糯米、花生,适宜工艺的气候,水资源丰富等)。为谋生存,他倾其所有,在苏稽镇砂嘴街租下两间房,垒起炉灶,支起锅,就这样一家生产谷花糖的小作坊在苏稽诞生了。
苏稽场的人逢场都会购买一些谷花糖,喝着盖碗茶,跷着二郎腿,品着谷花糖,实在悠闲,谷花糖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佐茶佳品和逗乐趣食。具有“香、甜、酥、脆”独特风味的张记谷花糖在苏稽打响了,在当地赢得了美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谷花糖正式更名为香油米花糖。
抗日战争时期,香油米花糖随内迁至乐山的大学生们推广了出去。后来,全国各地前来购买香油米花糖的人络绎不绝,产品一度供不应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香油米花糖被冠以苏稽场镇的名字,称为“苏稽香油米花糖”。很多小商小贩开始推着载满米花糖的自行车走进城镇、乡村的大街小巷,扯着喉咙叫卖米花糖。“苏稽米花糖、香油米花糖”,随着一声声充满浓厚本土口音的叫卖声,苏稽当地和周边的老百姓逐渐将“苏稽香油米花糖”简称为朗朗上口的“苏稽米花糖”,两种喊法一直延续至今。
抗战结束,更有美国空军﹙当时援助我国抗日﹚索性用汽油桶装上满满一桶苏稽米花糖之后,锡焊封口,远涉重洋,带回美国。一传十、十传百,苏稽米花糖在国内,东南亚,远至欧美国家等地传开了。从此,苏稽米花糖走出了苏稽,闯出了国门,享誉海外。
米花糖产业年产值超亿元
1944年,以张吉武为主的生产苏稽米花糖的商户在政府的主导下,打破各自为政的模式,14家香油米花糖生产作坊并成一家经营,“私私合营”,成立苏稽糖果厂。2004年,乐山市市中区供销合作社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完成改制,原“乐山市苏稽糖果厂”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四川省乐山市光洪食品有限公司”。
据了解,目前,市中区全区苏稽米花糖生产企业获得QS认证的企业共有11家,生产加工作坊有数十家,年产值超亿元,产品销往国内20余个省、市,还远销至南洋各国和欧美国家。现在的许多超市中都可看到各种品牌的苏稽米花糖,它的包装更精美、品种更齐全。
优选糯米——清洗浸泡——蒸煮——摊凉搓散——晾晒(阴干)——分选——预炒——膨化——筛选——配料拌和——成型——包装——检验入库,在苏稽米花糖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延续了百年传统生产加工工艺,传承了中华饮食文化,获得了众多殊荣。
“苏稽牌”、“张吉武牌”、“苏卫牌”等产品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优质产品奖,首届中国商品博览会银奖,96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四川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银奖,四川省著名商标称号,“四川老字号”称号,中国特色食品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第二批保护与促进的“中华老字号”称号,受到中央电视台、《四川科技报》、四川新闻网等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申报地标产品促进持续发展
今年3月,市中区委、区政府为了打造地方名片,提升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苏稽米花糖这一传统美食,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助推产业发展,启动了苏稽米花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项目。成立了以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乐山市中区苏稽米花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区质监局,负责具体申报工作。
市中区苏稽米花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地理标志,以国家名义对某种产品的品质做出权威担保的产品识别符号,是某种产品具有特色、优良品质的证明,是一张天然的“镀金名片”,是一种品牌(区域品牌、文化品牌、民族品牌),与一般的名牌产品相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蕴涵更多的无形资产,被誉为打开国内外市场的“金钥匙”。某种产品一旦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附加值会有所提升。实现品牌价值后,企业因此获得较高利润,从而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苏稽米花糖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功后,一方面,可以将地理标志标准的实施管理与苏稽米花糖的标准化推进有机结合起来,设定准入门槛,严格规范苏稽米花糖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促进产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和制度功能,广泛建立和推广优质品牌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同时将产业与市场有机连接起来,让全产业链分享生产和销售产品各个市场环节的利益,有利于保护生产者的知识产权,发展地方品牌、增加生产者收入,带动产业发展,提高苏稽米花糖的质量和附加值及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历时半年多,市中区苏稽米花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先后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座谈,与相关专家交流,向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质检总局呈送申报请示,形成整套申报材料,经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受理、形式审查合格,于今年11月3日在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申报过程中,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了相关宣传活动,开通了微信平台(苏稽米花糖:sj-mht),创建了苏稽米花糖官方网站,在绿心路开展了绿心骑游宣传、广场公益推广活动,增进了公众对产品的了解,扩大了影响力。
市中区苏稽米花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市中区质监局将继续做好苏稽米花糖后续申报工作,着手完成《陈述报告》、技术审查会议等工作的筹备,力争在两个月公示期满后,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获得批准发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