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钟成甲文/图
虽然嘴上说着“老婆与车概不外借”之类的段子,但当很多有车一族遇到朋友借车的情况,总还是有碍不过面子的时候。车借出去,面子照顾了,朋友高兴了,风险也随之而来,因为被借出的车辆一旦出现意外,“啥也没干”的车主很可能会背负连带责任。
案例:借车肇事赔偿60万元
先来看一起不久前发生在武汉市的典型案例。武汉的蔡先生在饭局上将车借给一位喝了酒的朋友开去接人,不料这个朋友在途中肇事,酿下1死3伤的惨剧。事后法院判决,肇事司机因犯下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入狱8年,而借车给他的车主蔡某,因草率借车之举,被判决与肇事司机承担连带承担,赔偿近60万元。
相信很多朋友看了这起案例,都会对自己借车的举动倒吸一口凉气。那么,在哪些情况下借车给朋友发生意外,车主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呢?
分析:是否担责要看有无过错
就此问题,相关法律做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一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
1.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3.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
4.其他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中则明确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可见,蔡先生之所以承担60万元高额赔偿,正是因为他明知朋友已经饮酒,仍将车借给朋友开去接人,对这起事故负有连带责任。
当心:哪些人车不能借?
相信读到这里,大家都已经明白一个道理——车不是橡皮擦,说借就借的。
在遇到朋友借车时,除了保证自己的车没有任何问题外,车主还必须明确一点,只借给靠谱的人。相反,有几类人是绝对不能借的。
新手和无证的不借。因为新手普遍缺乏经验,对新车的适应能力较差。再加上对突发事件缺乏足够的反应能力和处理技巧,往往特别容易造成事故。而无驾驶证、证件过期、吊销,或者类型不符合的,这种也不能借。
性格小气和暴烈的人不借。平时接触当中就显得小气计较、或者脾气暴烈的人,大家借车时应该慎之又慎。前者很有可能把你的油烧空了再还给你,一旦出事纠缠不清;后者则可能因为驾驶风格暴烈而招来麻烦。
如果你实在是受不了别人老来借车,让对方借车时填写一张借车协议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因为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觉得填这个麻烦而不再找你借车。就算真有人死皮赖脸的来借,协议上也清楚写好了责任和义务,这样自己也就不会吃亏或者背上责任了。
支招:借车前必须说清楚的事
但人在江湖走,哪个没有点难处的时候,如果一定要借,谨记下面几招,风险便会得到控制。
将车借出前,最好问清楚借车的时间和借车的目的,这样方便自己判断车借出去后所承担的风险大小。然后先检查一下自己的车有没有未处理的违章,这样可以清楚地了解朋友把车借走后是否有违章,也可以在借车之前与朋友把责任分清楚。朋友把车开走之前,千万不要怕麻烦,一起检查一下车辆的外观,让他也心里有个数,以免还车后因为出现损坏而说不清楚。
另外,要把自己车辆的情况跟借车人说明白,比如车有什么问题和特点、车辆的证件和保险单在哪里,这样即使借车人发生了事故,也可以不求助车主自己找需要的证件和单据,可以节省处理问题的时间。
最后,如果你在车借出前把油加满,再把车洗干净,相信你的朋友在驾驶你的爱车时也会加倍小心,因为你的这一行为向他传递了一个信息——你很爱惜你的车,而且这一举动也的确有助于增进友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