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原”战略——立足乐山辐射川南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乐山日报
-->

■本报记者倪珉文/图

2014年初以来,全国楼市低迷数月,楼市开始周期性调整的趋势已经明确。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一句话来形容乐山楼市——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在国家宏观调控未见松动,信贷政策紧缩、开发成本高企、区域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乐山房企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大鱼吃小虾、“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等现象越来越显著。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在乐山楼市的刀光剑影中,保利、万达、伊藤(世豪)等全新项目的进驻,让市场在不断转变;同时,在营销层面,随着多家全国性营销机构的深入,市场也加剧了乐山楼市的升级、理念的革新。

作为这些机构的重要代表——中原地产显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期,我们邀请到中原地产大四川部营运总监朱海川,为购房者们详细解读一下中原品牌、中原模式、结缘乐山以及关于后市的分析。

■关于品牌

记者:拥有多年地产运营经验的您,是怎样结缘中原地产的呢?中原地产吸引您的地方在哪里?它的品牌文化能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吗?

答:我是2011年进入中原的,但是和中原最早有接触到合作差不多有10年时间了。吸引我的地方,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一个是“大”,一个是“无”。

中原的“大”很好解释,中原集团创立于1978年,涉足物业管理、测量估价、按揭代理、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大型综合性企业,旗下拥有旗舰品牌中原地产,及利嘉阁地产、宝原地产、森拓普等多家子公司及附属品牌,是房地产代理行业及相关服务领域的先行者和市场引领者。就房地产这一块,在港、澳、大陆的一、二、三线城市影响力都是很大的。

“无”就很有意思了,他是中原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它最早由老子提出。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靠万民自我实现无为无不为。

中原的创始人施永青先生是中原“无为而治”的创始人,大点来说:就是中原地产可以寻找一批带有“中原DNA”的人,让他们自由发挥,“要到什么地方发展,就去什么地方发展,他只是带了一点养料跟自己的DNA,就在当地生根发芽”。

正是如此,中原地产在全国各地的公司都各具特色,施先生称之为“杂交”:“现在中原有不同的种,有上海种、广州种、北京种、四川种,每一个种在不同的地方不断的尝试,你学的东西可以给我参考、交换,这是我们学习的过程。”

细点来说,在中原,每个人的工作就像在创业,自由地挥洒。给你一座城,给你一笔钱,或者给你一些项目,请你做出成绩来。

记者:众所周知,中原最早是做二手房市场的,并且被地产界称为“数据帝”。对于这一点,您是怎样看待的?同时,市场也对中原地产的整合运营模式颇感兴趣,能详细谈谈吗?

答:最近有一本书很火,叫《大数据时代》,每当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起我们走过的路,和即将要走的路。其实我们中原自有的一个数据中心,就是一个大数据,我们每天收集政策、土地、市场信息也是大数据,中原的企业战略要参考大数据,在我们报告的标准模版中,也需要根据过去的市场情况推演未来的市场情况,由此在为我们客户服务的时候,提出更加精准的方向。

关于营销,还有营销的未来,我只相信一点,“终端为王”。数据、后台是中原的起点,二手房,起步快,在盈利的同时,可以做到终端的收集,然后再推进新房业务把握住第二终端,两者有机结合,即可稳握终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香港,新房实在太少,每年二手房的成交数量占到整个市场商品房成交数量的95%以上,可以预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那么快,二手房是未来的趋势。

■关于市场

记者:作为较早一批进入乐山的全国性营销机构,中原地产为何会在省内众多三四线城市中相中乐山市场?与乐山结缘,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答:对于三四线城市的进入,其实在沿海多个省市,中原早已开始了这项工作。来到乐山,有几个原因,首先乐山及川南是二线市场发展较好的一个区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而且乐山也是辐射川南的一个战略要地,得乐山,也可得川南。还有个契机,就是我们和本地房企签约了战略合作。2011年,我们签约了多个项目,为此四川中原很快成立了乐山项目部,来到了这里。

记者:目前,中原地产正在乐山稳健发展,能给我们介绍梳理一下相关情况吗?

答:2011年6月来乐山,用了大半年做市场,做数据。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市场,是中原的根基。后来差不多有一年,都在做和邦集团项目的前期规划,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项目开盘推迟了。再后来才做了海天·假日半岛项目,项目当时的区位和竞品,都面临很大的压力,所以才做了些品牌运作,比如“水上大冲关”、“好音乐海天夜”,还有即将开幕的“海天水上乐园。”现在来看,我们做得不错,每个月海天·假日半岛的销量都能排在市场前面。

因为大市场不是那么乐观,所以现在我们走得很稳,没去盲目扩张。利用中原的专业优势,稳扎稳打做好每一个项目!是对公司负责,对客户负责!

■关于后市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总会有购房者在询问,“到底什么时候是最佳的购房时机、房价到哪个位置最为靠谱”。那么,对于当前的楼市,您持怎样的看法?乐山楼市,真的到了抄底的时间了吗?

答:首先来看近期市场,2013年1月到现在,乐山市场量价呈一个明显的下行趋势,尤其2014年初,半年量价记录持续跌新。4月乐山主城区仅成交600余套房源,是近2年最低谷。“五一”黄金周各大开发商又小火一把,加上时代青江开盘,市中区的成交总量翻了一番。侧面说明在乐山,刚需的人还是有很多,只是近期压抑下来了。

年初的时候,我们做了个推算,今年乐山市中区所有项目的预期供应量总和是200万平方米,而2013年乐山全年商品住宅供应了148万平方米,去化136万平方米。由此可见,预期超额部分就达到了去年的35%。当然,这只是个模型预测,实际各个楼盘推盘也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这些新增供应主要体现在城南和青江新区。这些项目都集中在5月前后亮相开盘,而更大体量的住宅将会在下半年入市。

所以,无论是销售压力还是资金压力,下半年才是各大开发商最难过的时候,也是抄底的最佳时机。

记者:市场上有句俗话,叫做“不破不立”。那么所谓的“行业洗牌”,将会在未来的乐山市场中如何体现?“洗牌”之后,您预计乐山楼市将迎来怎样的变化呢?

答:洗的牌,首先是品牌。2014年前,乐山房地产主力为本土开发商,岷江东岸的两家、城南一家,还有一家近年崛起的,可以说各占一分天下。2014年始,“万达猜想”传言是落户青江,世豪、保利等外来房企又集中入侵,本土房企首次面临边缘化危机,临近项目借势受益。

洗的牌,还有区域。举个简单的例子,2014年青江新区起来了,将带走近30%的市场份额,随着嘉州春天售罄,通江区域的市场份额直线下滑,因学区房、江景房、小户型的区域概念,对通江在售项目影响不算大,相较主打低价、江景、宜居的岷江东岸,将进一步遭遇分流。

过去的岷江东岸、城南、通江三足鼎立,将会变成以青江新区领衔,岷江东岸、城南随其后的市场格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