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春到嘉州千树万树海棠开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乐山日报
-->

■本报记者宋亚娟文/图

“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一年春又到,有“海棠香国”美誉的乐山城处处繁花朵朵,千树万树的海棠花下,嘉州人满怀欣喜,共赴春日这场美丽的“海棠盛宴”。

从凌云山上竖有“海棠香国”碑刻的海棠苑,到中心城区海棠公园,再到近年来有“乐山城市之肺”美称的嘉州绿心公园,在春日暖阳的映照下,海棠用她独有的气质和芬芳,滋养和吸引着“海棠香国”的儿女们。

B城里城外:海棠处处报春来

近年来,随着城市园林的科学化建设,有“海棠香国”之称的嘉州城再现当年的美景。如今,就算不到凌云山,生活在城区的市民,也能在生活起居之间,处处触摸海棠的美丽与动人。除了部分小区引进了海棠树外,一些街道的绿化区域内也有意识地培植了众多海棠。尤其是公共休闲场所,海棠的普及化,让整座城市散发出海棠的清香。

位于城区海棠路的海棠公园,一直是乐山人引以为傲的休闲公园。从公园入口进入,一旁的海棠树造型别致,被精心编织成一道道篱笆,海棠花从枝叶间探出脑袋,笑迎来客。绕公园人工湖环湖一周,海棠花的娇艳倒映于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成为摄影爱好者最钟情的画面。公园内的茶园也迎来了一年中的旺季,在用海棠树编织起来的拱形大门内,人们一边喝茶相谈甚欢,一边欣赏海棠公园的早春景色。

以前城区赏海棠只能到海棠公园,如今,随着嘉州绿心公园的建成,从海棠公园东南出入口进入,就可沿嘉州绿心公园,沿途欣赏海棠的美景。不过,相比海棠公园海棠树的密集,绿心公园的园林景观凸显多样化,除了部分路段栽种海棠之外,其他开花乔木如红叶李等为绿心增色不少。“季季有花赏,天天润心肺”,作为乐山市民休闲娱乐的天然“氧吧”,绿心公园所营造的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理想的休闲环境博得了乐山人的青睐,每天来此慢跑、锻炼的人不计其数。

畅游完绿心公园,还想寻踪海棠香迹,非乐山广场莫属。在广场停车场一旁,密植的百余棵海棠花目前正值盛开期。红艳艳的花朵整齐绽放,引得蜜蜂纷纷驻足流连,而枝头小鸟也欢喜跳跃,织就了一幅绝美的春色图。在广场四周,也少不了海棠的踪迹,它们或大或小,迎春而开,为春日的广场再添风景。

A凌云山赏海棠:在古迹中感悟乐山人文

初春时节,蛰伏了一个冬日的植物在暖阳下苏醒。沿凌云山向上攀登,迎春花的黄色花瓣昭示着一年之始悄然来临。

在凌云山这个“植物王国”,每到春天,苏园和海棠苑是游人必去的两个赏景处。看完神秘的大佛,沿大佛寺旁的石阶一路往上,苏园的红色外墙赫然醒目。苏园的景致宁静婉约,充满了江南园林的雅致之美。在一个圆形的人工湖内,各色金鱼悠然快乐,游人可一边在湖中的观赏亭内观景,亦可享受喂鱼的快乐。而园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早已挂上花朵的红梅,以及穿插其中的海棠花。一朵两朵三四朵,游人畅游其间,用相机记录下与春天相约的时光。

游玩苏园,只需花几分钟路程,穿过凌云寺,即可见到凌云塔下令人大开眼界的“海棠王国”。在这片竖有“海棠香国”碑刻的海棠苑内,数百株铁梗海棠迎春绽放,一时之间,红云朵朵,为高高矗立的凌云塔平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用海棠搭建的拱门造型别致,沿着深长的甬道,两旁的海棠花或者伸出红色的苞蕾,或者绽开笑脸,喜迎各地游人。从甬道出来,山坡上海棠树密集如织,张扬着不近人事的超然和优雅。与海棠共同迎接春天的,除了本地市民,更有外地客。一路上,记者与几拨从西藏到乐山旅游的游客相遇,他们纷纷为凌云山上的这些海棠花所陶醉,穿梭在海棠林里,感悟佛国天堂海棠仙子播撒下的美景。

C遍植海棠:重现“海棠香国”盛景

无论是在嘉州做过刺史的薛能感叹“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还是王象之在《舆地纪胜》载:“周回皆植海棠,花时太守必宴赏。花片飞坠,自溪流入城中”,昔日嘉州的海棠盛景可见一斑。资料显示,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编成的《嘉定州志》记载清楚:“州治枕海棠山,接高标之脉。甘棠楼,知州钟振题‘海棠香国’于此”,最早出现了“海棠香国”的提法。

古往今来,乐山人对海棠情有独钟,文人墨客纷纷咏叹,表达对海棠的喜爱和赞美。而大文豪郭沫若对嘉州海棠也情有独钟,他在1939年回到故乡重游乐山草堂寺(今草堂高级中学校址)时,写有《重游乐山草堂寺》诗一首,“何处海棠香讯在,草堂寺内几徘徊”。对于这段记载,不少乐山文人也津津乐道,常常引入有关海棠的文章之中。如今,作为一朵具有象征意义的“市花”,海棠所衍生出的海棠文化、海棠与城市建设、海棠与城市精神等课题,已经成为乐山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市作协副主席朱仲祥在早期一篇名为《海棠香讯今何在》的散文里,记录了嘉州人和自己对于海棠的由衷热爱之情。对海棠予乐山的意义,以及如何将海棠文化渗透到这座城市,朱仲祥提出了几点意见:要把市花“海棠”在各种场合不断强化,深深植入市民的文化自觉之中;继续在城内外遍植海棠,努力再造“海棠香国”的昔日景象;把海棠作为城市文化的标记,在商标、店招、企业和街道命名等标牌标识上更多体现;在龟城山开辟“海棠香国主题公园”,作为大佛景区配套景点;举办“海棠香国春游赏花”等文旅活动,不断丰富“海棠香国”的文化内涵,并赋予一定的经济意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