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蒋依利:挑着扁担“闯”出一片天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乐山日报
-->

■实习生张家华本报记者张清

19岁,挑着所有家当来到峨眉山市,经过30年的打拼,浙江商人蒋依利目前在峨眉山城区拥有5家眼镜店,占了峨眉山市眼镜市场份额的近70%。在商业征程中,他从不停歇,于近期与朋友合伙开起了KTV。昨(8)日,由他发起、主要从事项目投资的峨眉山市浙商投资公司在峨眉山市成立,开启了更大的宏图。

近日,在峨眉城见到蒋依利,眼前的他正在眼镜店里忙着向顾客推荐合适的产品,整个过程耐心、细致,说着流利的四川话,如果不是之前联系过,还真以为他是乐山本地人。在送走顾客后,他才坐下来与记者交谈来到乐山后的商业人生。

挑着扁担“闯”峨眉

如今占领70%眼镜市场份额

蒋依利的一家眼镜店位于峨眉山市城区最繁华的报国路,装修精致,店面宽敞,分上下两层,商品柜里摆放着各式各样、各种品牌的眼镜。对于自己的实业,蒋依利轻描淡写:“光鲜的背后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心酸和艰难。”

1982年,17岁的蒋依利随同70余名老乡离开浙江老家来到当时的四川眉山县,以240元作为“创业基金”,开始在菜市场、街口这些人口密度大的地方摆地摊卖眼镜。一年后,蒋依利认为峨眉山市依托西南交大和峨眉山,是一个极有潜力的市场,于是他挑着所有家当来到了峨眉山市城区。

四川冬天的阴冷对于外地人来说难以习惯,初来四川的蒋依利坚持每天早上8点就外出卖眼镜,晚上10点收摊,这个习惯仍然保留到了现在。“刚来四川的时候,冬天下雨起雾,再加上人生地不熟,那时候真的很想回家,但是什么都没有做成就跑回家,我觉得是件很丢脸的事,所以咬咬牙坚持下来。”实际表明,蒋依利的“咬咬牙”是值得的。在摆了2年的地摊后,他租了一个十几平方米的门市,有六七个货柜;6年后,增加到十几个货柜;到现在,蒋依利在峨眉山城区拥有5家精装眼镜店,占了峨眉山市眼镜市场份额的近70%。

执着于事业发展

与朋友合伙开KTV

“从离开家到现在,我最自豪的事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财富。”在蒋依利看来,为了生存,就必须用脑想、用手抓,“为什么卖不出去?”“该怎么卖?”这些是蒋依利在从商途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此外,家乡的习俗和经商氛围也是影响蒋依利的重要因素。“我家乡的村子经济很好,村里一千个人就有一百个公司或者企业,产值小的几十万元,大的可达几千万元。每次回家,村里人都会问‘企业有多大’、‘有多少工人’、‘收入有多少’之类的话,这对我来说是无形的鞭策。”蒋依利说,这种鞭策,也是自己勇往直前的源源动力。

“包括我妻子,三十年如一日,每天都会来店上看店。这是我们浙江人的习惯,把事业看得跟命一样重要。”蒋依利说,在教育子女方面,我告诉孩子一定要对人厚道,不要太计较,在公司的发展中要做好品牌。对一个成功的商人来说,要不断创造人生价值。

说话间,蒋依利向记者提到,最近他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KTV。记者聊到成都KTV的运营模式,他随即掏出纸和笔进行记录。“我喜欢喝茶聊天,因为在聊天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很多线索、很多商机,我觉得你说的有用的东西我会吸取采纳。”蒋依利说。

爱上峨眉回报社会

带领商会扩大投资

目前的蒋依利拥有很多头衔:峨眉浙江商会会长兼党支部书记、峨眉山市政协委员。虽然事业有成,但蒋依利一家人现在仍然住在普通的小区,采用普通的装修。“浙江人不喜欢把钱买吃买享受,我们更喜欢把资金用来干实事,有朋友到我家发现我家很一般,开玩笑说我‘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蒋依利笑着说。

现在蒋依利几乎每天都会去峨眉山爬山,“我喜欢这里的空气,这里的环境,这里的气候,还有这里的人。”30多年在峨眉的生活,让蒋依利已经爱上了这片土地。作为回报,蒋依利所带领的峨眉浙江商会正源源不断地回报社会。据了解,峨眉浙江商会有80多个成员,经营范围主要涉及百货、床上用品、眼镜等行业,在峨眉山市的投资额达几十亿元,每年创造几千万元的税收,带动3000多人就业。同时,该商会每年还会向慈善组织、贫困学生开展捐助活动。

谈及目前的市场,蒋依利认为比较疲软,“现在网购的冲击对传统店铺特别大,经营者应该克服困难,保证价格合理,并且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蒋依利建议乐山本地的孩子冲出盆地,多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学习,然后回来建设家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