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他就是卤肉王,喊他王卤肉也会答应”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乐山日报
-->

■本报记者刘英文/图

“大厨在民间,美味出私房。”好吃不过乐山,说不尽的乐山各色美食,道不完的乐山美食故事,而这些美味都来自乐山藏于民间形形色色的大厨们。如果你吃过让自己难忘的菜肴,如果有某家餐厅征服了你的味蕾,请你把线索提供给我们,《乐山日报》美食版将连续推出乐山“民间厨神”系列报道。

联系邮箱:290828073@qq.com微博互动:@乐山掌上商情美食交流QQ群:298201079

所属餐厅:顺城街王卤肉饭店

拿手菜:卤肉、圆子汤

推荐人:本地网友“八爪鱼”

推荐理由:“真正的民间美味,往往藏在偏街巷尾,就像我从小吃到大的王卤肉”

每天下午一两点,乐山冬泳队就在乐山城区肖公嘴开始了一天的锻炼。几乎每天,大家都会看到一个身姿矫健留着光头的中年人“扑通”着下水,“那就是卤肉王,喊他王卤肉也会答应”,熟悉他的人说,这个绰号由来与他的工作密不可分,他就是乐山城区顺城街王卤肉的老板兼厨师王晓林。从学徒到摆摊卖卤肉的王师傅再到现在食客熟知的“王卤肉”,当了半辈子厨师的王晓林感叹:“要让大家认可,离不开坚持二字,运动如此,做卤肉更是如此。”

16岁做学徒入行就是一辈子

“坚持”二字对于王晓林来说,体验特别深刻,坚持中有对未来的期待,也让他由此收获了不少快乐。20多年前,刚满16岁的王晓林就踏入了社会,对于那时的他来说,前途是充满未知和迷茫的。在亲戚的热心安排下,王晓林进入当地粮食局伙食团当学徒,每天做的事就是给厨师们打打下手、做杂事。“那段时间其实很苦,工资也不高,但自己还是一门心思想学门技术。”就这样,王晓林在师傅们做菜的时候就特别留心观察,手脚灵活又善于动脑的他很快就掌握了红、白两案的基本做法,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渐渐的喜欢上了厨师这个职业。

“我都没想到自己一干厨师就是这么长时间,虽然中间也换过很多份工作,但都没有脱离厨师这个行业。”王晓林说,自己先后也换过几个工作,但往往也都是围绕着案板灶台打转,并没有脱离厨师这个行当。日子久了,王晓林就萌生了自己开个小店的想法,就这样,他开始在乐山城区油榨街摆起了摊,卖自己最拿手的卤肉。

卤肉卖出名货真价实就是秘诀

乐山人喜欢吃卤肉,自然卖卤肉的摊子也不少,如何才能在众多的卤肉摊中脱颖而出?摆摊开始,王晓林就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要想留住客人,首先就要味道好。”作为一个民间厨师,王晓林经过反复尝试,调制了独门的卤水,浸入猪肉里,形成了自己的卤肉品牌,渐渐的累积了不少回头客,王卤肉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我后来逐渐发现,有人坐通城的车来买卤肉。”

卤肉卖出了名,王晓林又开始寻思着何不开个餐厅,“一盘卤肉一份菜,一家人的饭就都解决了。”王晓林觉得只有菜品多样才能满足更多消费者。餐厅开在偏僻的顺城街,店名取通俗易懂的王卤肉,既方便大家找也方便大家记。王晓林对自己的卤肉信心满满,尽管店面偏僻,但凭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信,开店至今12年生意一直比较兴旺。“我从初中开始就吃王卤肉,现在成都上大学了,放假回乐山必定会来尝尝,味道一直都没变过,非常好吃。”像大学生小波一样的忠实粉丝在王卤肉可不少见到。

“要说这卤肉受欢迎诀窍其实也不复杂,最关键的还是要货真价实且能持之以恒。”王晓林说,肉要精选五花肉,配料、卤制一步都不能马虎,要想把生意做得长久实诚绝对是第一位的,有着这样的经营理念难怪店里总是顾客盈门。

心态很年轻运动让自己更健康

从学徒到“卤肉王”,干了半辈子餐饮的王晓林不仅把生意做稳了,也把名气做大了,闲暇时也想做些让自己有乐趣的事,“做餐饮这行其实很累,就想运动调节一下。”在朋友的带动下,王晓林加入了乐山冬泳队,做什么事都喜欢坚持到底的他一游就坚持了7年,他不仅成为一名熟悉水性的运动健将,更把坚持的理念带给身边的每一位人。

多亏了运动,才让长久站灶台的王晓林至今身板硬朗。“没有其他大厨们那些腰酸背痛的职业病,全身上下都有使不完的劲儿。”王晓林说,挣再多的钱都不如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厨师这个行业让他觉得日子过得特别快乐,心态也更年轻了。除了每天必不可少的游泳,晚上还会和爱人去跳坝坝舞,周末约上三五朋友去郊外骑车,过一个民间大厨的幸福生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