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安潘:与乐山结下不解情缘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乐山日报
-->

■实习生张家华本报记者张清

说起温州人,人们常会联想到温州人卓越的商业头脑,敏感的商业嗅觉,勤劳、精明与敢为人先。和其他温州商人一样,今年46岁的陈安潘没有固守在自己的家乡温州,而是在高中毕业后就前往遥远的他乡寻找自己的财富之路,选择了在乐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选择乐山取得成功

陈安潘在1985年高中毕业后就离开家乡,前往国内各地推销电器。1987年,陈安潘第一次来到乐山,乐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条件,把陈安潘“留”下来了,这一留就是26年。

陈安潘刚开始在乐山开电器门市部。凭借着智慧、胆识、勤奋,陈安潘创业第一年便取得了上百万元的销售额。此后,陈安潘将资金更多地投入经营中,扩大经营范围。1993年,陈安潘创立了自己的乐山四方电工器材贸易有限公司。2004年7月,陈安潘与数位温州商会的老乡,共同投资成立了乐山中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006年,中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在乐山高新区内建设6000多平方米的科技孵化综合服务大楼和40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创建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基地和科技成果孵化的摇篮。2007年,科技园顺利建成投用,首批吸引了30多家企业,涉及现代物流、精密仪器、光伏光电和物联网络等高新项目。

如今,高新区科技园已被评为乐山科技创新基地、四川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和高校毕业生创业场所。

带领商会在乐山发展

现在的陈安潘,不仅仅是一位在乐山成功的温州商人,还担任着一个重要的职务——乐山市浙江温州商会会长。

“商会是一个沟通的平台,能够吸引更多有影响力、有实力的温州企业来乐投资,以壮大温商的队伍。同时通过商会这个平台,能够更多地为会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陈安潘介绍,目前乐山市浙江温州商会有会员150余人,会员企业300多家,会员企业在乐固定资产投资逾100亿元,投资主要涉及房地产开发、工业园区开发、工业生产、金融服务、餐饮娱乐以及传统的服装皮鞋、床上用品等领域;累计上交各项税收约10亿元,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逾万个,为促进乐山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了贡献。

“乐山的投资环境好,不管硬件还是软件都在提升,乐山的投资机会很多,关键看能否抓住,若是能‘抱团’发展,机会就会更多。”陈安潘告诉记者,商会的成立凝聚了在乐温州商人共谋发展。现在温州商会希望在乐山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温州会馆”,为商会活动、会员交流提供一个好场所,为商会对外交流搭建一个平台。

“温州商人在乐山发展,其中70%是做贸易。当今电商、房租高涨等因素已经给很多经营者造成很大的困难,许多在乐山经商的温州人都有转型的意愿。”陈安潘说,乐山有着很好的投资环境,投资者应当抓住机会,调整好发展思路,与乐山发展同步、共富。

与乐山结下不解情缘

记者在位于中心城区嘉州宾馆内的温州商会办公场所看到,墙壁上挂满了“2013年栋梁工程扶贫助学爱心单位”、四川省工商联“先进商会”、四川省扶贫基金会“栋梁工程扶贫助学先进单位”等荣誉。

据了解,今年4月芦山地震,陈安潘组织乐山市浙江温州商会开展募捐工作,短短一个工作日便募集了17万元善款交给灾区人民。近年来,乐山市浙江温州商会还为沙湾区沫若希望小学、马边荣丁报喜鸟希望小学、贫困大学生就学等社会公益事业奉献爱心。据商会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商会会员及会员企业为抗震救灾、扶贫助学、残疾儿童、孤寡老人向各类机构捐资捐物累计已达4000多万元。“温州人早将修桥补路等公益项目作为传统。我们在乐山发展,回报当地社会就是应该做的事情。”陈安潘说。

商会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服务会员、宣传政策、协调关系、发展经济作为主要职能。多渠道、多角度开展招商引资等服务工作,促进了乐山、温州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2009年,就促成了温商在五通桥区投资15亿元建设“置恒·新天地国际化城市综合体项目”。

“我就是乐山人。今后年纪大了也不准备回温州养老了。”谈及自己对乐山的感情,陈安潘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他说自己已经把乐山当作第二故乡,在乐山发展的这些年,与乐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是乐山的女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