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痴迷收藏30年“钱币达人”藏币上千种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乐山日报
-->

■本报记者邓里文/图

民间有谚:乱世黄金,盛世古玩。如今,“投资收藏”已成人们生活之余的热门话题。我市民间收藏家姚进,30多年来醉心钱币收藏,收藏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收藏了上千种各朝钱币。“积累、淘宝、收藏、分享”八个字,概况了姚进的钱币收藏生涯。日前,记者走进姚进的收藏世界,分享他收藏的快乐。

钱币收藏多达千种

小时候受父亲的影响,姚进对古玩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他真正玩起收藏钱币,还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姚进告诉记者,当时他在外贸工作,经济条件还算可以,有了一定经济基础,自身又爱好收藏钱币,便与钱币收藏结下了不解之缘。

姚进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多年的精品钱币,年代齐全,种类繁多,保存完整,各式各样的钱币收藏多达1000多种,包括: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边区货币、晋冀鲁豫边区货币,抗日战争时期货币,其中有中国银行、中央银行、地方银行、苏联红军司令部、冀南银行等发行的钱币以及私人钱庄的“兑换券”等。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北方地区建立了多个长期稳固的抗日根据地。为了粉碎国民党政府的封锁,支持抗日战争和建设事业,各个抗日根据地都发行了自己的钱币。为阻止敌人的全面进攻、为根据地的大发展、为三大战役的胜利和百万雄师过长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记录了日本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和血腥侵略,同时,也为发行全国统一的人民政权货币,即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姚进多次谈到,收藏钱币的目的在于更多地了解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据他介绍,有些钱币虽然不值多少钱,但它的背后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具有收藏的特殊意义。

古玩市场四处“淘宝”

由于工作的原因,姚进年轻时经常有外出的机会。每次出差完成工作之后,当同事们都去景区玩耍或逛商场时,姚进总会独辟蹊径去当地的古玩市场转悠“淘宝”,对收藏钱币总是独具慧眼。

“记得有一次出差,看到刚发行的一套纪念币,标价600多元人民币,这个数目在当时来说算比较高的价格了,我们当时平均的工资才100多元钱每月。想了想,还是狠下心来买了一套,现在想起来真是觉得很值!”姚进告诉记者,直到现在,他仍然保持有一到异地就有逛当地古玩市场的习惯。在姚进的家中,记者看到,钱币的系列藏品琳琅满目。他告诉记者,确实在家中办过小型展览会,邀请了一些收藏同行和亲戚朋友们参观和分享。但是,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曾经把藏品用糨糊粘贴在展板上,破坏了好些收藏品。说起这件事,姚进心痛不已。

姚进介绍,从多年收藏经验来看,老版钱币的价格浮动很厉害。“就拿浙江地方银行的一分、五分等的纸币来说,有平版的、凸版的,也有蓝色字和红色字的,版本不同,价格差异也大。而且,它是至今钱币中最小型的袖珍钱币,每一枚都非常珍贵。对钱币收藏的鉴别中,钱币的新旧对价格的影响很大,崭新的钱币一般价格较高,如果是旧的钱币,哪怕是看着很新的钱币上有一道折痕,其价格也会大打折扣。”现在乐山很多钱币爱好者经常请他一齐鉴赏。

收藏钱币承载历史

谈及几年后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54岁的姚进告诉记者,退休后,他将把收藏钱币和研究钱币背后的历史与经济内涵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由于没有足够资金和精力,很希望有热心于钱币收藏的团队能够帮助我,把我收藏的这些钱币向市民公开展示,与同行们分享收藏的快乐。”姚进表示,他将在钱币收藏道路上坚定走下去,继续丰富收藏品种,对繁荣乐山的收藏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钱币、古玩的收藏和买卖,它虽然属于民间行为,但是对钱币的收藏和研究活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由爱好产生兴趣,由兴趣激发研究,由研究形成学问。”看得出,姚进对自己这份爱好非常满意,他这种自得其乐的收藏精神,体现了乐山收藏人的文化素养和自我追求的乐趣。它不但能够美化生活,也能提升个人修养,在我市“美丽人文”建设中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