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程和平文/图
挂号难,看病更难。作为诊疗活动的首要环节,挂号难自然也折射出看病难的现实。造成挂号难现象的原因,除了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导致医疗需求增多,同时医保政策逐步完善实施也使得更多群众能看得起病,因而出现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等因素外,还与市民“小病大看”,盲目信任大医院、看病过分依赖专家有直接关系。一方面,市民的健康保健意识普遍提高了,但另一方面,很多市民又缺乏正确的疾病预防知识和就医常识,因此出现了无论大病小病,都喜欢集中往大医院跑的情况。
本刊上期就挂号难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探访,很多热心市民也纷纷打进电话畅谈了自己的就医感受,并积极为缓解挂号难问题建言献策。针对挂号难的现象,我市各大医院又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市民心中究竟期待什么样的就医环境?本期将继续关注挂号难以及如何缓解的相关问题。
患者反映:
专家号确实有点难挂
结合记者的调查探访和市民的反映发现,在我市中心城区几家大医院中,乐山市人民医院挂号看病普遍比较难,特别是在周一到周三上午的时间段,前来挂号看病的市民可谓人头攒动,接踵摩肩。其中儿科挂号看病尤其麻烦,要想挂到当天的一个专家号,家长不得不在凌晨三四点钟就赶往医院排队。
对于这点,市民张大爷特别有感触。张大爷的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留下老两口照顾小孙孙。前段时间,小孙孙着凉感冒了,到小诊所拿了药后还是不见好转,病情还越发严重了,并发了气管炎,整夜整夜的咳嗽,这可把张大爷老两口急坏了。电话里,儿子儿媳一个劲儿地埋怨为什么不去大医院找专家看,张大爷只得带着小孙孙去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挂号就诊。谁知,一大早赶去,竟已挂不到专家号了。听同去看病的家长说,要想挂专家号,就得夜里三四点钟排队。“我第二天凌晨4点钟赶到医院排队,就看到已经有人在我之前排队了,结果我还只挂到张明宪的第4个号。”
张大爷的挂号经历,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共鸣。对于这一情况,乐山市人民医院门诊大科护士长赵鸿鹰表示“可能存在”。据赵鸿鹰介绍,医院儿科确实比较拥挤,专家号也确实比较紧俏,尽管医院一再增加专家号源的投放,并改进了就医流程,但还是供不应求。“在儿科,每看一个患儿,花费的时间要比看一个成人患者的时间长,这是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决定的。患儿因为年龄小,不能清楚地表述病症,有的患儿甚至还不会说话,这就必须靠医生专家通过望闻问切来判断病情。在做一些常规检查时,患儿也不像成人那样配合,因此花费的时间更长更多。”
医院做法:
多举措增加医疗服务量
据了解,为缓解儿科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近年来,乐山市人民医院不断通过增派医生、返聘专家坐诊等方式增加号源投放,儿科从最初的一天只有一名专家坐诊,增至目前的一天5名专家坐诊。为方便患儿就诊,就连周末也安排有两名专家坐诊。医院规定门诊时间为早上8点半,但儿科门诊的很多专家医生都将上班时间提前到了早上7点半,为的是尽可能多地看病人。
为了将有限的专家号全部留给候诊患者,该院儿科挂号窗口绝不预留第二天的号票,更不允许内部人员“倒号”、预留“人情票”。为方便市民和患者监督,该院儿科就诊实行统一窗口挂号,有效杜绝了插队挂“人情号”的可能。为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就诊效率,该院儿科还启用了自动叫号系统,患儿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票号合理安排候诊时间,一旦错过叫号时间,该号则自动转入第二轮排队叫号中。
在乐山市中医医院、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名医馆,记者看到挂号看病的患者也排起了长队。为了缓解挂号难、看病难,乐山市中医医院将挂号时间提早到每天早上7点半,并设置了电话预约和网上预约服务系统。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也是将专家挂号时间进行了提前,其中钟友鸣的挂号就诊时间提早到早上6点半。采访中,记者得知,虽然名医馆的部分中医专家每天的号量进行了限制,但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号,很多专家都要忙到下午一两点钟才能吃午饭。
小病就诊:
最好就近选择社区医院
乐山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张箭认为,造成挂号难,尤其是专家号难挂的原因,除了医疗资源供求不平衡的原因外,患者过分依赖大医院、依赖专家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趋势。一些普通病、小病也挤着找专家看,不仅导致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浪费,还让那些真正需要找专家看病的患者得不到诊治的机会。张箭建议市民,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其实没有必要非找专家,如胃病、发烧、感冒、妇科检查、孕期检查、皮肤病、慢性鼻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的常规检查,尤其是第一次因上述疾病就诊时,完全没有必要挂专家号。首诊、小病选择普通号或者选择社区医院就医更有优势。对于常见病、慢性病等,市民最好就近选择社区医院。
如何解决挂号难、看病难这一顽症,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在目前的条件环境下,只有疏堵结合,合理引导,才能有效缓解这一现象。怎么才能做到疏堵结合呢?首先,就是要逐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做到能看病,看好病,群众才相信,才能形成小病在社区(医院),大病去医院(更高级的医疗机构),康复回社区(医院)的局面,才能缓解大医院看病难难题。其次,医疗机构要不断改进服务流程,包括挂号叫号服务流程、看病诊断服务流程、检查取单服务流程等,让患者少排队、少跑路,缩短就诊时间。该负责人特别指出,除了目前实行的医院就医“一卡通”外,有望在将来通过全市,甚至全省医疗系统资源共享实现真正看病就诊“一卡通”。“另外,不断加强群众的健康教育和就医知识引导也非常重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